[實用新型]一種自動上料移位鉚接機有效
| 申請號: | 201721134801.2 | 申請日: | 2017-09-06 |
| 公開(公告)號: | CN207357966U | 公開(公告)日: | 2018-05-15 |
| 發明(設計)人: | 杜傳陽;楊健 | 申請(專利權)人: | 惠州市大度科技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B21D39/00 | 分類號: | B21D39/00;B21D43/02;B21D43/00 |
| 代理公司: | 深圳市千納專利代理有限公司 44218 | 代理人: | 潘麗君 |
| 地址: | 516008 廣東省惠州市仲愷高新*** | 國省代碼: | 廣東;44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自動 移位 鉚接 | ||
1.一種自動上料移位鉚接機,包括鉚壓機(1),其特征在于:所述鉚壓機(1)設有可上下移動的鉚壓頭(101),所述鉚壓頭(101)的正下方設有移料機構(3),所述移料機構(3)包括Y向移動組件(31)和Z向移動組件(32),所述Y向移動組件(31)和Z向移動組件(32)可滑動式連接,Y向移動組件(31)可帶動Z向移動組件(32)向鉚壓機(1)方向前后移動,Z向移動組件(32)可向鉚壓頭(101)方向上下移動;所述鉚壓機(1)的一側設有上料機構(2),所述上料機構(2)與移料機構(3)連接,所述移料機構(3)與鉚壓機(1)之間設有吸料機構(4)。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自動上料移位鉚接機,其特征在于:所述Y向移動組件(31)包括外滑座(311)、內滑座(312)和第一驅動氣缸(313),所述外滑座(311)與工作臺固定連接,內滑座(312)的兩側邊卡在外滑座(311)上的卡槽內,并與外滑座(311)可滑動式連接;所述第一驅動氣缸(313)與外滑座(311)固定連接,其輸出端與內滑座(312)固定連接。
3.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自動上料移位鉚接機,其特征在于:所述內滑座(312)呈L形,所述內滑座(312)上設有橫向滑槽和豎向滑槽,所述Z向移動組件(32)設置在內滑座(312)上,并可在內滑座(312)上移動。
4.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自動上料移位鉚接機,其特征在于:所述Z向移動組件(32)包括定位柱(321)、定位柱安裝座(322)、丄形滑塊(323)和第二驅動氣缸(324),所述定位柱(321)可壓縮復位插設在定位柱安裝座(322)的一端,定位柱安裝座(322)的兩側可滑動式卡接在內滑座(312)的豎向滑槽內,所述定位柱安裝座(322)的另一端與H形連接件(325)可轉動連接,H形連接件(325)的另一端與丄形滑塊(323)可轉動連接,所述丄形滑塊(323)的兩側邊可滑動式卡接在內滑座(312)的橫向滑槽內,所述第二驅動氣缸(324)與內滑座(312),其輸出端與丄形滑塊(323)固定連接。
5.根據權利要求4所述的自動上料移位鉚接機,其特征在于:所述上料機構(2)包括振動盤(201)和直振通道(202),所述直振通道(202)的一端與振動盤(201)連接,另一端設置在直振承托座(33)上,所述直振承托座(33)與承托座安裝板(34)通過滑塊滑軌可滑動式連接,所述承托座安裝板(34) 與外滑座(311)固定連接。
6.根據權利要求5所述的自動上料移位鉚接機,其特征在于:所述直振通道(202)的外端部上設有擋料塊(203),所述擋料塊(203)上設有物料到位感應器(204)。
7.根據權利要求6所述的自動上料移位鉚接機,其特征在于:所述吸料機構(4)包括吸料機構固定座(401),所述吸料機構固定座(401)上設有可向移動機構(3)方向移動的滑軌滑塊組件(402),吸料機構固定座(401)的側邊設有左右移動氣缸(404),所述左右移動氣缸(404)的輸出端與滑軌滑塊組件(402)的滑塊固定連接。
8.根據權利要求7所述的自動上料移位鉚接機,其特征在于:所述滑軌滑塊組件(402)的滑塊上設有上下移動氣缸(403),所述上下移動氣缸(403)的輸出端固定連接有吸盤連接板(405),所述吸盤連接板(405)的末端設有吸盤(406)。
9.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自動上料移位鉚接機,其特征在于:所述鉚壓機(1)的一側設有鉚釘漏斗(102),所述鉚釘漏斗(102)的下端部連接有鉚釘導向通道(103),所述鉚釘導向通道(103)延伸至鉚壓頭(101)側邊,所述鉚釘漏斗(102)側邊設有控制鉚釘漏斗(102)開或關的漏斗開關(104)。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惠州市大度科技有限公司,未經惠州市大度科技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721134801.2/1.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