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一種用于耳機前腔的排氣結構有效
| 申請號: | 201721133291.7 | 申請日: | 2017-09-04 |
| 公開(公告)號: | CN207304842U | 公開(公告)日: | 2018-05-01 |
| 發明(設計)人: | 梅慶開 | 申請(專利權)人: | 深圳市魅動智能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H04R1/10 | 分類號: | H04R1/10 |
| 代理公司: | 深圳市德錦知識產權代理有限公司44352 | 代理人: | 丁敬偉 |
| 地址: | 518000 廣東省深圳市寶安*** | 國省代碼: | 廣東;44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用于 耳機 排氣 結構 | ||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耳機領域,尤其是用于耳機前腔的排氣結構。
背景技術
目前,隨著社會的發展,人們生活水平逐漸提高,人們對耳機的要求也是越來越高,降噪耳機已成為耳機行業的一種趨勢,運用的行業、及領域都越來越多,聲學及降噪效果的好壞直接影響到降噪耳機的銷售量。
實用新型內容
本實用新型為解決現有技術中耳機排氣效果不好導致耳機降噪效果不好的技術問題,提供一種用于耳機前腔的排氣結構,所述耳機前腔內設有排氣孔,所述排氣孔連接有導管,所述導管將前腔中的氣流導出前腔。
進一步地,所述導管設于耳機的后腔內,所述導管一端與排氣孔連接,另一端穿過后腔外壁暴露于后腔外。
進一步地,所述導管與排氣孔為密封連接。
進一步地,所述導管為L型導管。
一種耳機,所述耳機包括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耳機前腔的排氣結構。
本實用新型實施例的有益效果為:
在本實用新型中,耳機中的氣流會通過前腔的排氣孔傳遞到L型導管,L型導管會對氣流起到一定的緩和作用,氣流通過導管傳遞到與喇叭后腔無關的腔體中去,氣流最終通過耳殼與耳殼裝飾片、耳殼支架等部件的裝配間隙中散播出去,這樣就消除了氣流對喇叭膜片的擠壓,從而提升聲學及降噪效果。
附圖說明
圖1為本實用新型一種具體實施方式的結構示意圖。
圖中:1為耳殼、2為排氣孔、3為L型導管。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將結合本實用新型實施例中的附圖,對本實用新型實施例中的技術方案進行清楚、完整地描述,顯然,所描述的實施例僅僅是本實用新型的一部分實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實施例。基于本實用新型中的實施例,本領域普通技術人員在沒有作出創造性勞動前提下所獲得的所有其他實施例,都屬于本實用新型保護的范圍。
需要說明,若本實用新型實施例中有涉及方向性指示(諸如上、下、左、右、前、后……),則該方向性指示僅用于解釋在某一特定姿態(如附圖所示)下各部件之間的相對位置關系、運動情況等,如果該特定姿態發生改變時,則該方向性指示也相應地隨之改變。
另外,若本實用新型實施例中有涉及“第一”、“第二”等的描述,則該“第一”、“第二”等的描述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為指示或暗示其相對重要性或者隱含指明所指示的技術特征的數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隱含地包括至少一個該特征。另外,各個實施例之間的技術方案可以相互結合,但是必須是以本領域普通技術人員能夠實現為基礎,當技術方案的結合出現相互矛盾或無法實現時應當認為這種技術方案的結合不存在,也不在本實用新型要求的保護范圍之內。
下面結合附圖對本實用新型作進一步闡述。
在此說明,圖1中耳殼1上的腔體為耳機的后腔。
一種用于耳機前腔的排氣結構,所述耳機前腔內設有排氣孔2,所述排氣孔2連接有導管,導管為L型導管3,將前腔的氣流緩和地導出到與前腔無關的腔體中。
導管設于耳機的后腔內,導管一端與排氣孔連接,另一端穿過后腔外壁暴露于后腔外;導管與排氣孔為密封連接,保證氣流只能從導管中流出,而不能從排氣孔與導管中的間隙中流出,有效防止因為排氣孔與導管之間的縫隙導致排氣效果不良。
其中,排氣孔的位置在前腔中尤為重要,排氣位置決定了排氣效果,排氣效果不好,耳機的喇叭膜片同樣會受到不同程度的擠壓,同樣會對聲學造成一定的不良影響。
排氣孔的位置在距離喇叭中心點27mm的位置。
本實用新型具體的工作原理為:當人將頭帶式降噪耳機正確地戴到頭上時,耳套受到頭部兩側的擠壓會產生氣壓,如果沒有此排氣結構的話,產生的氣壓會對喇叭膜片產生擠壓,喇叭膜片受到擠壓,發音就會不正常,我們就會聽到異響,如啪啪聲等,此排氣方式正是基于解決此問題而設計,氣流會通過前腔的排氣孔傳遞到L型導管,L型導管會對氣流起到一定的緩和作用,氣流通過導管傳遞到與喇叭后腔無關的腔體中去,氣流最終通過耳殼與耳殼裝飾片、耳殼支架等部件的裝配間隙中散播出去,這樣就消除了氣流對喇叭膜片的擠壓,從而提升聲學及降噪效果。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深圳市魅動智能股份有限公司,未經深圳市魅動智能股份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721133291.7/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