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一種掛車制動燈控制電路有效
| 申請號: | 201721125512.6 | 申請日: | 2017-09-04 |
| 公開(公告)號: | CN207207879U | 公開(公告)日: | 2018-04-10 |
| 發明(設計)人: | 周慧勤;陳宇果;陳培可;呂萬寶;阮昆;曹桐軍;張蘭蘭 | 申請(專利權)人: | 安徽江淮汽車集團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B60Q1/44 | 分類號: | B60Q1/44;B60Q11/00 |
| 代理公司: | 北京維澳專利代理有限公司11252 | 代理人: | 趙景平,張春雨 |
| 地址: | 230601 安徽*** | 國省代碼: | 安徽;34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掛車 制動 控制電路 | ||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汽車燈光控制技術領域,尤其涉及一種掛車制動燈控制電路。
背景技術
汽車制動燈作為車輛后方信號燈,是用于向后方其他車輛明示本車制動減速的指示,是整車重要信號裝備之一。目前,傳統的汽車制動燈控制是在駕駛員踩下制動踏板之后點亮制動燈,從而警示后車前車正在進行制動,這種制動燈點亮方式在一些特殊情況中會存在問題。在一些特殊工況中駕駛員可能會利用發動機本身的排氣制動系統來制動,可能不直接踩制動踏板,這種情況下,制動燈不會被點亮。一些掛車的駕駛員在紅綠燈路口停車時,常常會出現直接使用掛車手剎,即駕駛室內部專門給掛車使用的掛車手拉制動開關,來對掛車進行駐車,以減少整車摩擦片的使用頻率,由于沒有踩制動踏板,掛車手拉制動開關無法點亮制動燈,會給后車造成一定的安全隱患。
實用新型內容
本實用新型提供一種掛車制動燈控制電路,解決現有掛車在特殊工況下掛車制動燈不亮,易造成安全事故的問題,能提高車輛行駛的制動安全。
為實現以上目的,本實用新型提供以下技術方案:
一種掛車制動燈控制電路,包括:蓄電池、點火鎖、第一繼電器、壓力開關和制動燈;
所述第一繼電器的線圈端與所述壓力開關的一端相連,所述壓力開關的另一端與所述點火鎖的ON擋電源相連,所述第一繼電器的輸入端與所述蓄電池的正極相連,所述第一繼電器的輸出端與所述制動燈的輸入端相連;
所述壓力開關用于檢測掛車制動手閥拉起后制動氣路的壓力,并在所述壓力大于設定壓力閾值時閉合,以導通所述第一繼電器的線圈端與所述點火鎖的ON擋電源的電連接;
在車輛行駛,且所述壓力開關閉合時,所述第一繼電器閉合使所述制動燈點亮。
優選的,還包括:制動開關和第二繼電器;
所述第二繼電器的線圈端與所述制動開關的一端相連,所述制動開關的另一端與所述點火鎖的ON擋電源相連,所述第二繼電器的輸入端與的所述蓄電池的正極相連,所述第二繼電器的輸出端與所述制動燈的輸入端相連;
在車輛行駛且所述制動開關閉合時,所述第二繼電器閉合使所述制動燈點亮。
優選的,還包括:第一二極管和第二二極管;
所述第一二極管的陽極與所述第一繼電器的輸出端相連,所述第一二極管的陰極與所述制動燈的輸入端相連;
所述第二二極管的陽極與所述第二繼電器的輸出端相連,所述第二二極管的陰極與所述制動燈的輸入端相連。
優選的,還包括:整車控制器和加速度傳感器;
所述整車控制器的第一輸入端與所述加速度傳感器的輸出端相連,所述加速度傳感器用于檢測掛車車速的加速度;
在所述制動開關閉合或所述壓力開關閉合的設定時間內,所述整車控制器判斷所述掛車車速的加速度是否小于零,如果否,則發送故障信息報文。
優選的,還包括:電流傳感器;
所述電流傳感器的輸出端與所述整車控制器的第二輸入端相連,所述電流傳感器用于檢測所述制動燈的電流值;
在所述制動開關閉合或所述壓力開關閉合時,所述整車控制器判斷所述制動燈的電流值是否小于設定電流閾值,如果是,則發送故障信息報文。
優選的,還包括:組合儀表;
所述組合儀表通過CAN總線與所述整車控制器相連,所述組合儀根據所述故障信息報文顯示和/或語音播報故障信息。
本實用新型提供一種掛車制動燈控制電路,通過壓力開關對掛車制動氣路的壓力進行檢測,在壓力大于設定壓力閾值時,壓力開關閉合,使制動燈點亮,解決現有掛車在特殊工況下掛車制動燈不亮,易造成安全事故的問題,能提高車輛行駛的制動安全。
附圖說明
為了更清楚地說明本實用新型的具體實施例,下面將對實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圖作簡單地介紹。
圖1:是本實用新型提供的一種掛車制動燈控制電路示意圖。
附圖標記
BAT 蓄電池
J1第一繼電器
J2第二繼電器
K1壓力開關
K2制動開關
D1第一二極管
D2第二二極管
L1左制動燈
L2右制動燈
具體實施方式
為了使本技術領域的人員更好地理解本實用新型的方案,下面結合附圖和實施方式對本實用新型實施例作進一步的詳細說明。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安徽江淮汽車集團股份有限公司,未經安徽江淮汽車集團股份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721125512.6/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一種適用于女性防彈衣的三維前胸片結構
- 下一篇:襪機生克罩眉毛聯動機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