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一種風窗支柱加強筋板有效
| 申請號: | 201721123063.1 | 申請日: | 2017-09-04 |
| 公開(公告)號: | CN207173743U | 公開(公告)日: | 2018-04-03 |
| 發明(設計)人: | 王飛;王義斌;楊黃銳;魏勇波;龍曲波;劉祥 | 申請(專利權)人: | 東風(武漢)實業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B62D25/08 | 分類號: | B62D25/08 |
| 代理公司: | 武漢智嘉聯合知識產權代理事務所(普通合伙)42231 | 代理人: | 黃君軍 |
| 地址: | 430040 湖北省*** | 國省代碼: | 湖北;42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支柱 加強 | ||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汽車零部件,尤其涉及一種風窗支柱加強筋板。
背景技術
隨著生活水平的不斷提高,汽車在各個家庭越來越普及,現在汽車的安全性也越來越受到重視。風窗支柱加強筋板作為車身結構中的重要組成部分,現在國內外各汽車企業都對其做出了新的改善,包括材料的選擇,零件結構的設計。
風窗支柱加強筋板目前基本使用高強板,我們目前接觸到的風窗支柱加強筋板使用的是進口CP1000材料,相關材料在國內使用非常少,目前國內也沒有相關材料替代方案。我們發現其凸起處出現較明顯的開裂問題,在對這些凸起處進行CAE分析,減薄在0.06左右。
實用新型內容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是針對上述現狀,提供一種更加牢固、不易發生開裂的風窗支柱加強筋板。
本實用新型采用的技術方案:一種風窗支柱加強筋板,包括加強筋板本體,所述加強筋板本體包括上端部和側壁,其中,
所述上端部為凸臺形,包括基部,斜肩部和頂部,
所述基部為水平面,位于所述上端部的兩端,
所述斜肩部是由從所述基部背向的兩端相向、傾斜往上延伸形成,所述斜肩部與其相連的所述基部的夾角在148°-152°之間,
所述頂部是由從所述斜肩部的上端水平相向延伸形成;
所述側壁是由沿所述上端部的兩側邊豎直向下延伸形成。
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通過設置基部與相鄰的斜肩部的夾角在148°-152°之間,顯著降低了減薄率,有效解決了開裂問題,使成型性顯著提高。
附圖說明
圖1為本實用新型提供的一種風窗支柱加強筋板的結構示意圖;
圖2為圖1一種風窗支柱加強筋板的側視圖。
具體實施方式
以下結合附圖對本實用新型的原理和特征進行描述,所舉實例只用于解釋本實用新型,并非用于限定本實用新型的范圍。
如圖1和圖2所示,本實用新型提供的一種風窗支柱加強筋板,包括加強筋板本體1,加強筋板本體1包括上端部2和側壁3,其中,
上端部2包括基部20,斜肩部21和頂部22,
基部20為水平面,位于上端部2的兩端,
斜肩部21是由從基部20背向的兩端相向傾斜往上延伸形成,斜肩部21與其相連的基部20的夾角在148°-152°之間,
頂部22是由從斜肩部21的上端水平相向延伸形成;
側壁3是沿上端部3的兩側邊豎直向下延伸形成。
優選地,基部20與其相鄰的斜肩部21之間設有第一連接面201。
優選地,斜肩部21與頂部22之間設有第二連接面211。
優選地,第一連接面201和第二連接面211均為圓弧形。
優選地,斜肩部21與基部20的夾角為150°。
優選地,基部20上還設有通孔202。
繼續參見圖1,在斜肩部與基部的夾角為150°時,利用CAE得到該加強筋板的部分區域的減薄率分布圖,如圖1所示的三個不同區域A、B、C,其各自的減薄為:A:-0.0312,B:-0.0286,C:-0.029。可見,各區域的減薄均下降至0.03左右,本領域技術人員所熟悉,減薄率越低,其成型性越好。
綜上所述,通過設置斜肩部21與其相連的基部20的夾角在148°-152°之間,有效解決了開裂問題,使成型性顯著提高。
以上僅為本實用新型的較佳實施例,并不用以限制本實用新型,凡在本實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則之內,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換、改進等,均應包含在本實用新型的保護范圍之內。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東風(武漢)實業有限公司,未經東風(武漢)實業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721123063.1/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