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一種煙氣凈化設備有效
| 申請號: | 201721113703.0 | 申請日: | 2017-09-01 |
| 公開(公告)號: | CN207614386U | 公開(公告)日: | 2018-07-17 |
| 發明(設計)人: | 劉培升 | 申請(專利權)人: | 劉培升 |
| 主分類號: | B01D5/00 | 分類號: | B01D5/00;B01D53/00;B01D46/12 |
| 代理公司: | 北京盛凡智榮知識產權代理有限公司 11616 | 代理人: | 張蕾 |
| 地址: | 053704 河北省*** | 國省代碼: | 河北;13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凈化網 煙氣凈化設備 本實用新型 集液池 煙氣 進氣口 低沸點有機物 便于維修 集中收集 凈化效果 冷凝 凈化率 木焦油 通氣口 多層 罐體 木醋 阻攔 回落 | ||
本實用新型公開了一種煙氣凈化設備,其特征在于,包括:罐體(1)、進氣口(2)、集液池(3)、凈化網(4)、通氣口(5)。本實用新型有益效果是:1通過多層凈化網層層阻攔,使得大量煙氣充分與凈化網接觸,提高了凈化效果,使得凈化率達到95%以上,同時還能將煙氣中的部分低沸點有機物冷凝,形成具有一定經濟價值的木焦油、木醋,通過液體自身的重力回落到到集液池中集中收集;2結構簡單,便于維修,易推廣。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凈化設備,具體涉及一種煙氣凈化設備。
背景技術
實木木炭生產過程中會產生大量的煙氣,傳統木炭加工多采用小土窯,煙氣難以收集,從而產生大量的污染。連排窯比單體小土窯有所改進,廢氣排放較集中,容易收集處理。但目前仍缺乏針對木炭窯廢氣的處理裝置。
實用新型內容
為全面解決上述問題,尤其是針對現有技術所存在的不足,本實用新型提供了一種煙氣凈化設備能夠全面解決上述問題。
為實現上述目的,本實用新型采用以下技術手段:
一種煙氣凈化設備,包括:罐體、進氣口、集液池、凈化網、通氣口,所述罐體設置于集液池上端與集液池連接,所述進氣口設置于罐體外部下端與罐體連接,所述凈化網設置于罐體內部進氣口上端與罐體連接,所述凈化網上設有通氣口,所述凈化網設有若干個,所述相鄰凈化網之間的距離為20厘米,所述相鄰的兩個通氣口不對稱,所述通氣口的開孔為2厘米。
進一步的,所述集液池外部一側設有放液閥。
進一步的,所述集液池內部上端設有過濾網。
進一步的,所述集液池外部上端設有觀察口。
本實用新型有益效果是:
1本實用新型通過多層凈化網層層阻攔,使得大量煙氣充分與凈化網接觸,提高了凈化效果,使得凈化率達到95%以上,同時還能將煙氣中的部分低沸點有機物冷凝,形成具有一定經濟價值的木焦油、木醋,通過液體自身的重力回落到到集液池中集中收集。
2本實用新型結構簡單,便于維修,易推廣。
附圖說明
圖1是本實用新型的結構示意圖。
圖中:1-罐體,2-進氣口,3-集液池,4-凈化網,5-通氣口,301-放液閥,302-過濾網,303-觀察口。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結合附圖對本實用新型做進一步說明。
如圖1所示,本實用新型包括:罐體1、進氣口2、集液池3、凈化網4、通氣口5,所述罐體1設置于集液池3上端與集液池3連接,所述進氣口2設置于罐體1外部下端與罐體1連接,所述凈化網4設置于罐體1內部進氣口2上端與罐體1連接,所述凈化網4上設有通氣口5,所述凈化網4設有若干個,所述相鄰凈化網4之間的距離為20厘米,所述相鄰的兩個通氣口5不對稱,所述通氣口5的開孔為2厘米。
具體實施過程:
通過加壓冷凝后的煙氣通過進氣口2進入罐體1內,進入的煙氣通過凈化網4吸收凈化,然后通過通氣口5進入下一層凈化網4,通過多層的凈化網4的凈化,最終無污染的煙氣從罐體1的上端排出。
煙氣中的部分低沸點有機物冷凝,形成具有一定經濟價值的木焦油、木醋,通過液體自身的重力回落到到集液池3中集中收集,當木焦油、木醋收集到一定程度后可以通過放液閥301外排,木焦油、木醋在落入集液池3中前,過濾網302可以把木焦油、木醋中雜質過濾掉,提高集液池3中木焦油、木醋的純度,定期觀察集液池3中液體的存儲量可以通過觀察口303觀察,直接打開觀察口303就可以直接查看集液池3的內部情況。
上述具體實施方式僅僅是為清楚地說明本實用新型所作的舉例,而并非對實施方式的限定。對于所屬領域的普通技術人員來說,在上述說明的基礎上還可以做出其它不同形式的變化或變動,這里無需也無法對所有的實施方式予以窮舉,而由此所引申出的顯而易見的變化或變動仍處于本實用新型的保護范圍中。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劉培升,未經劉培升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721113703.0/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