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一種光纖端面研磨用連接器組件中轉架有效
| 申請號: | 201721109995.0 | 申請日: | 2017-08-31 |
| 公開(公告)號: | CN207326707U | 公開(公告)日: | 2018-05-08 |
| 發明(設計)人: | 陳嘉泓;陳衛中;陳培培 | 申請(專利權)人: | 綿陽市光聯科技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B24B37/04 | 分類號: | B24B37/04;B24B37/34;G02B6/38 |
| 代理公司: | 暫無信息 | 代理人: | 暫無信息 |
| 地址: | 621000 四川*** | 國省代碼: | 四川;5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光纖 端面 研磨 連接器 組件 中轉 | ||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光纖端面研磨用連接器組件中轉架,結構包括:底端部定位支撐板、不銹鋼承載立柱、纖頭固定盤承接板、中心隔離柱、內側端限位盤及外限位盤。本實用新型將成束結扎且需要研磨處理的各光纖連接器進行有序限位并分別隔離,避免成束結扎的各光纖連接器相互纏繞造成絞線、斷纖現象,提高待研磨光纖連接器取拿及裝配的快速性,提高研磨效率。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光纖連接器生產技術領域,特別涉及一種光纖端面研磨用連接器組件中轉架。
背景技術
光纖連接器廣泛應用于光通訊領域,對于推動工業發展及社會發展有著極大作用。光纖連接器生產工藝中,光纖連接器組件中各光纖端面平整度與信號傳導效率有著極大關系,因此,光纖連接器生產過程中均需要進行經過粗磨、精磨及拋光處理。現有技術在進行光纖連接器端面研磨時,大多是將各光纖連接器固定于研磨盤上進行成組批量研磨,以提高研磨效率。而研磨過程中,將預先組裝好的各光纖連接器成組纏繞于固定架上,然后轉運至研磨機工位,逐一進行研磨,上述方式在進行光纖連接器組件裝配和轉運時,容易發生絞線現象,致使光纖連接器的引線部分容易發生斷裂,造成的大量的廢品產生,而且分布混雜光纖連接器分布,也不利于待研磨光纖連接器的快速裝配,影響研磨效率。
基于以上分析,我公司成立研發小組,經過長期的試驗測試和科學研究,設計一種光纖端面研磨用連接器組件中轉架,將成束結扎且需要研磨處理的各光纖連接器進行有序限位并分別隔離,避免成束結扎的各光纖連接器相互纏繞造成絞線、斷纖現象,提高待研磨光纖連接器取拿及裝配的快速性,提高研磨效率。
發明內容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是,針對現光纖連接器研磨工藝段存在的技術問題,設計一種光纖端面研磨用連接器組件中轉架,將成束結扎且需要研磨處理的各光纖連接器進行有序限位并分別隔離,避免成束結扎的各光纖連接器相互纏繞造成絞線、斷纖現象,提高待研磨光纖連接器取拿及裝配的快速性,提高研磨效率。
本實用新型通過以下技術方案實現:
一種光纖端面研磨用連接器組件中轉架,其特征在于,結構包括:
底端部定位支撐板(1);
不銹鋼承載立柱(2),插入式裝配于底端部定位支撐板(1)上與所述不銹鋼承載立柱(2)固定連接;
纖頭固定盤承接板(3),通過固定于所述不銹鋼承載立柱(2)內側的卡位臺(21)裝配于所述不銹鋼承載立柱(2)上;
中心隔離柱(4),插入式裝配于所述纖頭固定盤承接板(3)中心位置;
內側端限位盤(5),套設于所述中心隔離柱(4)頂部與所述中心隔離柱(4)固定連接;
外限位盤(6),通過鎖扣連接件裝配于所述不銹鋼承載立柱(2)頂端與所述不銹鋼承載立柱(2)固定連接;
所述內側端限位盤(5)設置于所述外限位盤(6)中心位置,且與所述外限位盤(6)為同心結構;
所述內側端限位盤(5)外側周方向設置有呈中心布設的8個一級外限位槽(51);
所述外限位盤(6)內側周設置有與一級外限位槽(51)相配合的8個二級內限位槽(62);
所述外限位盤(6)外側周設置有8個二級外限位槽(61);
所述一級外限位槽(51)、二級內限位槽(62)及二級外限位槽(61)的軸向中心線位于同一平面;
所述外限位盤(6)上位于二級外限位槽(61)與二級內限位槽(62)之間的位置設置圓環形隔檔(10),圓環形隔檔(10)的豎向厚度大于外限位盤(6)豎向厚度3~5cm。
進一步,所述纖頭固定盤承接板(3)上表面鋪設有硅膠層(31)。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綿陽市光聯科技有限公司,未經綿陽市光聯科技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721109995.0/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