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一種可調式聯合回熱系統有效
申請號: | 201721108889.0 | 申請日: | 2017-08-31 |
公開(公告)號: | CN207298903U | 公開(公告)日: | 2018-05-01 |
發明(設計)人: | 馮煜珵 | 申請(專利權)人: | 馮煜珵 |
主分類號: | F22D1/32 | 分類號: | F22D1/32;F01D15/10 |
代理公司: | 暫無信息 | 代理人: | 暫無信息 |
地址: | 200434 上海市*** | 國省代碼: | 上海;31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調式 聯合 系統 | ||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火力發電領域,尤其涉及一種可調式聯合回熱系統。
背景技術
當前,我國電力主要是由火力發電機組承擔調峰,火力發電機組低負荷運行已成為常態。隨著我國《電力發展“十三五”規劃(2016-2020年)》的正式發布,“加強調峰能力建設,提升系統靈活性”已然成為火力發電機組的重任之一,這意味著對火力發電機組的深度調峰及系統靈活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事實上,火力發電機組在低負荷運行,是存在環保、安全、經濟性等諸多難題,包括SCR脫硝裝置需退出運行問題、鍋爐水動力不穩定問題、鍋爐燃燒不穩定、循環效率低問題等。
對于上述低負荷產生的SCR脫硝需退出運行問題、鍋爐水動力不穩定問題、循環熱效率低問題,中國專利ZL201110459533.2公開了一種可調式給水回熱系統,即相對傳統的汽輪發電機組來說,高壓缸上設置的末級抽汽壓力比高壓缸最高抽汽壓力要高;并在該末級抽汽管道上設置抽汽調節閥,然后通過給水加熱器來回熱給水。運行過程中,通過該閥門可對末級抽汽進行調節,從而保持抽汽調節閥后的壓力在機組變負荷時基本不變,并通過末級給水加熱器維持鍋爐的給水的溫度基本不變。
然而,該專利提供的系統及方法仍存在不足之處,機組在各負荷階段,該級抽汽需進行節流維持抽汽調節閥的壓力,尤其是在較低負荷時,其抽汽過熱度會相對較大,導致增設的給水加熱器換熱溫差較大,不可逆損失增加,換言之,增設的可調式末級抽汽并未得到非常有效的利用;另外一方面,由于該級抽汽溫度較高,會導致相應的管材及給水加熱器成本增加,尤其是隨著機組參數的不斷提高,例如700℃機組,由于對應的抽汽溫度過高,會導致給水加熱器在現有制造工藝下難以實現。
實用新型內容
有鑒于此,為了綜合解決上述低負荷階段所面臨的問題以及公開的可調式給水回熱系統的不足之處,本實用新型提供了一種可調式聯合回熱系統。
本實用新型提供一種可調式聯合回熱系統,其特征在于:包括
汽輪機的高壓缸;
在所述高壓缸上的附加可調式后末級抽汽口,所述附加可調式后末級抽汽口的抽汽壓力高于所述高壓缸非可調式末級抽汽壓力(根據凝水、給水介質流向進行排序,相當于傳統機組上不進行調節的末級抽汽);
以所述高壓缸的附加可調式后末級抽汽為熱源的換熱器;
以所述換熱器的排汽為熱源的附加可調式后末級給水加熱器,與末級給水加熱器串聯連接;
附加可調式后末級抽汽管道,通過所述附加可調式后末級抽汽管道將所述附加可調式后末級抽汽口、換熱器以及所述附加可調式后末級給水加熱器串聯連接;
設置在所述附加可調式后末級抽汽管道上的可調式抽汽調節閥,用于對所述附加可調式后末級抽汽管道的抽汽進行調節,以控制所述可調式抽汽調節閥后的抽汽壓力來控制所述附加可調式后末級給水加熱器的出口溫度,來滿足所需要的最終給水溫度。
優選地,所述可調式抽汽調節閥設置于所述附加可調式后末級抽汽口與所述換熱器之間的附加可調式后末級抽汽管道上。
優選地,還包括至少一個水側調節閥,所述水側調節閥與所述附加可調式后末級給水加熱器并聯連接。
優選地,所述換熱器可以是一個換熱器,也可以是由多個換熱器組成的換熱器組。
優選地,換熱器組可以是兩個及兩個以上的換熱器并聯或串聯組合,也可以是三個及三個以上換熱器以串聯和并聯相結合的方式連接組成。
優選地,所述換熱器加熱的工質為鍋爐熱二次風或鍋爐熱一次風或鍋爐送粉或三者的組合或其中二者的組合。
優選地,所述換熱器增設旁路,所述換熱器前后增設隔絕閥,以便運行過程中換熱器出現泄漏等故障,可通過旁路進行切換運行。
本實用新型的可調式給水及送風回熱系統,具有如下優勢及效果:
1、附加可調式后末級抽汽經過換熱器換熱后,其過熱度可得到有效的利用,通過加熱鍋爐的熱一次風或/與熱二次風或/與鍋爐送粉,將抽汽的熱量通過熱風或送粉,被攜帶至鍋爐,使輸入鍋爐的熱量成分發生變化,換言之,替代了部分燃料,因此可實現機組經濟性的大幅提升。另外一方面,若加熱熱一次風,則由于熱一次風溫度的提高,在確保輸送煤粉安全的基礎上,可實現制粉系統干燥出力的提升及煤粉燃燒效果的提升;相應的,若加熱熱二次風,則由于熱二次風溫度的提高,可使得鍋爐燃燒性能進一步提升。尤其是在機組低負荷運行時,熱一次風、熱二次風溫本身就低,此時,熱一次風溫、熱二次風溫相對提高量就大,因此,該系統在低負荷下的效益相對更大。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馮煜珵,未經馮煜珵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721108889.0/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