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汽車后副車架有效
| 申請號: | 201721105519.1 | 申請日: | 2017-08-31 |
| 公開(公告)號: | CN207208192U | 公開(公告)日: | 2018-04-10 |
| 發明(設計)人: | 閔海軍 | 申請(專利權)人: | 上海匯眾汽車制造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B62D21/00 | 分類號: | B62D21/00 |
| 代理公司: | 上海專利商標事務所有限公司31100 | 代理人: | 陳亮 |
| 地址: | 200122 上海市*** | 國省代碼: | 上海;3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汽車 車架 | ||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汽車零配件領域,特別涉及一種汽車后副車架。
背景技術
在汽車后副車架中,為了裝配各種部件,經常需要用到內支撐管對前梁裝配點進行支撐。
圖1為現有技術中汽車后副車架中前梁裝配的結構示意圖。圖2為現有技術中汽車后副車架中前梁裝配的整體剖視圖。如圖1、圖2所示,中間支撐管10支撐住前梁前片11和前梁后片12,位于前梁前片11和前梁后片12之間。中間支撐管10的底部是與襯套13的端面連接裝配,其頂部是車身縱梁14。中間支撐管10的頂部通過螺栓15裝配后,與車身縱梁14之間具有最小20mm的間隙要求,這種結構導致前梁截面的高度不足,無法有效利用前梁的截面。
鑒于此,本領域技術人員亟待改進汽車后副車架支撐管的結構,以解決上述技術問題。
實用新型內容
本實用新型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是為了克服現有技術中汽車后副車架中支撐管對前梁裝配點進行支撐時無法有效利用前梁截面的缺陷,提供一種汽車后副車架。
本實用新型是通過下述技術方案來解決上述技術問題的:
本實用新型公開了一種汽車后副車架,包括前梁前片、支撐管和前梁后片,其特點在于,所述支撐管支撐住所述前梁前片和所述前梁后片,且所述支撐管的頂端凸出于所述前梁前片和所述前梁后片;
所述支撐管的頂部與所述前梁后片之間焊接,所述支撐管的底部卡入所述前梁前片內。
根據本實用新型的一個實施例,所述支撐管的頂部與所述前梁后片之間采用弧焊連接。
根據本實用新型的一個實施例,所述支撐管的底部設置有一臺階部,所述前梁前片的底部設置有一圓孔,通過所述臺階部卡入所述圓孔,使得所述支撐管的底部與所述前梁前片連接。
根據本實用新型的一個實施例,所述臺階部與所述圓孔為間隙配合。
根據本實用新型的一個實施例,所述支撐管的底部與所述汽車后副車架的襯套端面匹配連接。
根據本實用新型的一個實施例,所述襯套設有裝配孔,所述裝配孔的內壁面具有裝配螺紋,所述支撐管上靠近底部的內壁面具有內螺紋,所述襯套和所述支撐管通過螺栓與所述裝配螺紋、所述內螺紋擰緊而連接為一體。
根據本實用新型的一個實施例,所述支撐管的上部與所述汽車后副車架的車身縱梁之間具有一間隙,所述間隙大于等于20mm。
本實用新型的積極進步效果在于:
本實用新型汽車后副車架通過對支撐管的結構進行改進,增大了前梁的截面高度,優化了總成的模態。同時,其只需要從底部裝配螺栓,不再需要頂部同時裝配螺母,簡化了裝配難度。此外,底部臺階形式的配合方式可以保證尺寸的精度。
本實用新型汽車后副車架中的支撐管增加了前梁的截面高度,使總成的模態達到設計目標,同時新結構的支撐管取消了裝配螺母,可以有效地降低裝配難度。
附圖說明
本實用新型上述的以及其他的特征、性質和優勢將通過下面結合附圖和實施例的描述而變的更加明顯,在附圖中相同的附圖標記始終表示相同的特征,其中:
圖1為現有技術中汽車后副車架中前梁裝配的結構示意圖。
圖2為現有技術中汽車后副車架中前梁裝配的整體剖視圖。
圖3為本實用新型汽車后副車架中前梁裝配的結構示意圖。
圖4為本實用新型汽車后副車架中前梁裝配的整體剖視圖。
圖5為圖4中A部分的放大圖。
圖6為本實用新型汽車后副車架中前梁前片后片的結構與原有結構的對比圖。
具體實施方式
為讓本實用新型的上述目的、特征和優點能更明顯易懂,以下結合附圖對本實用新型的具體實施方式作詳細說明。
現在將詳細參考附圖描述本實用新型的實施例。現在將詳細參考本實用新型的優選實施例,其示例在附圖中示出。在任何可能的情況下,在所有附圖中將使用相同的標記來表示相同或相似的部分。
此外,盡管本實用新型中所使用的術語是從公知公用的術語中選擇的,但是本實用新型說明書中所提及的一些術語可能是申請人按他或她的判斷來選擇的,其詳細含義在本文的描述的相關部分中說明。
此外,要求不僅僅通過所使用的實際術語,而是還要通過每個術語所蘊含的意義來理解本實用新型。
在汽車后副車架中,前梁截面的高度對于總成的模態有很大影響,在其他參數不動的情況下,截面高度越高,后副車架整體模態越好。因此,增高前梁截面十分重要。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上海匯眾汽車制造有限公司,未經上海匯眾汽車制造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721105519.1/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副車架安裝結構
- 下一篇:一種車輛前機艙縱梁組件和具有其的車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