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一種箱包制作工藝中的絲印裝置有效
| 申請號: | 201721103834.0 | 申請日: | 2017-08-31 |
| 公開(公告)號: | CN207267383U | 公開(公告)日: | 2018-04-24 |
| 發明(設計)人: | 闕凱;闕宇;闕小鴻 | 申請(專利權)人: | 福建鐵工機智能機器人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B41F15/06 | 分類號: | B41F15/06;B41M1/12 |
| 代理公司: | 泉州市博一專利事務所35213 | 代理人: | 方傳榜,蔡俊旭 |
| 地址: | 362000 福建省泉州*** | 國省代碼: | 福建;35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箱包 制作 工藝 中的 絲印 裝置 | ||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箱包制作領域,尤其是指一種箱包制作工藝中的絲印裝置。
背景技術
絲網印刷由五大要素構成,即絲網印版、刮印刮板、油墨、印刷臺以及承印物。絲網印刷基本原理是:利用絲網印版圖文部分網孔透油墨,非圖文部分網孔不透墨的基本原理進行印刷。印刷時在絲網印版一端上倒入油墨,用刮印刮板在絲網印版上的油墨部位施加一定壓力,同時朝絲網印版另一端移動。油墨在移動中被刮板從圖文部分的網孔中擠壓到承印物上。由于油墨的粘性作用而使印跡固著在一定范圍之內,印刷過程中刮板始終與絲網印版和承印物呈線接觸,接觸線隨刮板移動而移動,由于絲網印版與承印物之間保持一定的間隙,使得印刷時的絲網印版通過自身的張力而產生對刮板的反作用力,這個反作用力稱為回彈力。由于回彈力的作用,使絲網印版與承印物只呈移動式線接觸,而絲網印版其它部分與承印物為脫離狀態。使油墨與絲網發生斷裂運動,保證了印刷尺寸精度和避免蹭臟承印物。當刮板刮過整個版面后抬起,同時絲網印版也抬起,并將油墨輕刮回初始位置。至此為一個印刷行程。
由于絲網印刷技術的各種優點,現在在箱包上印圖案的工藝已經普遍采用了絲網印刷技術,現有通過手工在箱包上印制多色圖案的工藝主要包括如下步驟:
一、根據該多色圖案的顏色種類所分成的若干個圖層分別制作對應圖層的絲網印版;
二、在絲印夾具上固定好要印制底層色的第一個絲網印版,根據該多色圖案要印在箱包上的位置在印刷臺上放置好待印箱包,將該待印箱包調正之后做好位置線;
三、將對應顏色的油墨倒入該第一個絲網印版內,利用刮板將其內的油墨從該第一個絲網印版上的通孔擠壓出去,印到待印箱包上;
四、將該待印箱包取出進行晾干,晾干之后將該待印箱包對照位置線放至原位,將第一個絲網印版替換成要印制次層色的第二個絲網印版,再倒入對應顏色的油墨進行第二次印刷;
五、直至該多色圖案已被完全印刷到待印箱包上,絲印完成。
該工藝可以完成多色圖案的絲網印刷,但是其需要精準的位置線,才能避免不同的圖層相錯位。若是批量生產同一款箱包,該位置線的制作固然耗費不了多少時間成本,該工藝完全可以滿足。
但是該工藝滿足不了多樣化的箱包生產,比如私人訂制箱包,客戶提供一張多色圖案,需要該圖案以不同的角度印制在箱包上,需要該圖案印制在箱包上不同的位置,如正面、背面、側面等。若要滿足該客戶的需求,則需要做多個不同的位置線,好讓箱包可以根據需要擺放在不同的位置以完成絲印,如此便大大提高了時間成本,不利于企業的發展。
實用新型內容
本實用新型提供一種箱包制作工藝中的絲印裝置,其主要目的在于克服現有絲印工藝滿足不了多樣化的箱包生產的缺陷。
為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本實用新型采用如下技術方案:
一種箱包制作工藝中的絲印裝置,包括絲印夾具、印刷臺以及夾設于所述絲印夾具上的第一絲網印版,所述第一絲網印版通過所述絲印夾具可上下移動地裝設于所述印刷臺上,還包括設置于所述印刷臺下方的投影儀,所述投影儀能夠將帶有所需圖案的箱包樣品圖投影并顯示在所述印刷臺上,平鋪于所述印刷臺上側的待印箱包能夠與所述箱包樣品圖的投影相重疊;所述第一絲網印版上通孔所形成的圖形與該箱包樣品圖中圖案的投影相重疊。
進一步的,所述印刷臺包括用于放置所述待印箱包的透明臺面,所述透明臺面內設有投影幕布。
進一步的,所述透明臺面為設有夾層的透明鋼化玻璃臺面,并且所述投影幕布夾設在所述夾層內。
和現有技術相比,本實用新型產生的有益效果在于:
本實用新型中,不需要像傳統技術那般要先做好位置線,才能對待印箱包進行精確的定位,只需要通過投影儀將箱包樣品圖投影在印刷臺上,用戶便能依照該投影位置放置待印箱包,從而完成定位,簡單方便;而由于本實用新型不需要做位置線,因此要印制具有多樣化的箱包時(如需要圖案以不同的角度印制在箱包上,需要圖案印制在箱包上不同的位置等),用戶只需要改變投影儀投影的圖像,再根據改變的投影位置放置其他待印箱包便可完成定位,相比于傳統技術而言,大大降低了時間成本,提高了生產效率。
附圖說明
圖一為本實用新型在進行步驟1時的結構示意圖。
圖二為本實用新型在進行步驟2和4時的結構示意圖。
圖三為本實用新型在進行步驟3時的結構示意圖。
圖四為本實用新型在進行步驟5時的結構示意圖。
圖五為本實用新型在進行步驟6時的結構示意圖。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福建鐵工機智能機器人有限公司,未經福建鐵工機智能機器人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721103834.0/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印刷膠輥
- 下一篇:一種絲印機輔助支撐治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