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一種鋼絲的防漏防錯檢測裝置有效
| 申請號: | 201721100055.5 | 申請日: | 2017-08-30 |
| 公開(公告)號: | CN207249140U | 公開(公告)日: | 2018-04-17 |
| 發明(設計)人: | 魏海軍 | 申請(專利權)人: | 成都日晗精密機械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G01V9/00 | 分類號: | G01V9/00 |
| 代理公司: | 上海世圓知識產權代理有限公司31320 | 代理人: | 陳穎潔,王佳妮 |
| 地址: | 610199 四川省成都市成都經*** | 國省代碼: | 四川;5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鋼絲 防漏 檢測 裝置 | ||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夾具領域,具體涉及一種鋼絲的防漏防錯檢測裝置。
背景技術
異型鋼絲即非圓端面鋼絲,由于其斷面形狀復雜、尺寸精度高、形狀免切削和長度無線長等特性,因而具有廣泛的用途。在生產制造中,需要對異型鋼絲和管件進行焊接,因而就需要有專門的檢測裝置進行檢測,現有技術中的檢測裝置只是將防漏作為檢測點,在異型鋼絲上,無法起到防錯或者防轉的效果,當錯放或者放反后,就無法避免,導致漏焊。
實用新型內容
本實用新型針對上述問題,提供一種鋼絲的防漏防錯檢測裝置。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可以通過下述技術方案來實現:一種鋼絲的防漏防錯檢測裝置,包括相間隔設置的兩組檢測組件,每組檢測組件包括第一支撐座、第二支撐座、鋼絲定位塊和鋼絲限位塊,第一支撐座和第二支撐座一前一后放置,鋼絲定位塊安裝于第一支撐座上,鋼絲限位塊安裝于第二支撐座上,鋼絲定位塊的頂部形成橫向布置的橫向卡槽,鋼絲限位塊的頂部形成與橫向卡槽相垂直的縱向卡槽,橫向卡槽和縱向卡槽相配合而形成L形槽道,其中,一組檢測組件的鋼絲限位塊的頂部沿著縱向卡槽的延伸方向形成一凸塊,該凸塊上設有一上下貫穿的通孔,凸塊上安裝防錯防漏檢測開關,防錯防漏檢測開關從凸塊的下面從下往上穿至于通孔內。
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由支撐座支撐的鋼絲定位塊和鋼絲限位塊構成L形槽道,用于卡住鋼絲端部的垂直折彎部分,這樣在焊接鋼絲和管件時,如漏裝或者錯裝鋼絲時,凸塊上的防錯防漏檢測開關無法感應到,就無法將信號傳輸至上位機,無法焊接,可以起到防漏及防錯的雙重效果。
附圖說明
圖1為本實用新型的結構示意圖。
圖2為本實用新型中鋼絲和管件的焊接示意圖。
圖中部件標號如下:
1第一支撐座、2第二支撐座、3鋼絲定位塊、4鋼絲限位塊、5橫向卡槽、6縱向卡槽、7凸塊、8防錯防漏檢測開關、9鋼絲、10管件、11底板。
具體實施方式
以下結合附圖詳細說明本實用新型的具體實施方式,使本領域的技術人員更清楚地理解如何實踐本實用新型。盡管結合其優選的具體實施方案描述了本實用新型,但這些實施方案只是闡述,而不是限制本實用新型的范圍。
如圖1所示,本實用新型一種鋼絲的防漏防錯檢測裝置,包括相間隔設置的兩組檢測組件,每組檢測組件包括第一支撐座1、第二支撐座2、鋼絲定位塊3和鋼絲限位塊4,第一支撐座1和第二支撐座2一前一后放置,鋼絲定位塊3安裝于第一支撐座1上,鋼絲限位塊4安裝于第二支撐座2上,鋼絲定位塊3的頂部形成橫向布置的橫向卡槽5,鋼絲限位塊4的頂部形成與橫向卡槽5相垂直的縱向卡槽6,橫向卡槽5和縱向卡槽6相配合而形成L形槽道,其中,一組檢測組件的鋼絲限位塊4的頂部沿著縱向卡槽的延伸方向形成一凸塊7,該凸塊7上設有一上下貫穿的通孔,凸塊7上安裝防錯防漏檢測開關8,防錯防漏檢測開關8從凸塊7的下面從下往上穿至于通孔內。
兩組檢測組件的L形槽道用于卡住鋼絲9兩端的垂直折彎部分,這樣在焊接鋼絲9和管件10時,參見圖2,如漏裝或者錯裝鋼絲9時,凸塊7上的防錯防漏檢測開關8無法感應到,就無法將信號傳輸至上位機,無法焊接,可以起到防漏及防錯的雙重效果。
在具體實施時,兩組檢測組件一起安裝于一底板11上,便于移動。各部件為模塊化設計,第一支撐座1、第二支撐座2、鋼絲定位塊3均呈L型塊狀且L型塊上設有多個安裝孔,鋼絲限位塊4呈條形塊狀且條形塊上設有多個安裝孔,這樣就能非常便捷的實現快速安裝。
應當指出,對于經充分說明的本實用新型來說,還可具有多種變換及改型的實施方案,并不局限于上述實施方式的具體實施例。上述實施例僅僅作為本實用新型的說明,而不是對本實用新型的限制。總之,本實用新型的保護范圍應包括那些對于本領域普通技術人員來說顯而易見的變換或替代以及改型。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成都日晗精密機械有限公司,未經成都日晗精密機械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721100055.5/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