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一種臭氧漂白裝置有效
| 申請號: | 201721094890.2 | 申請日: | 2017-08-30 |
| 公開(公告)號: | CN207347824U | 公開(公告)日: | 2018-05-11 |
| 發明(設計)人: | 張立龍;邵思成;陳克利;袁海闊 | 申請(專利權)人: | 昆明理工大學 |
| 主分類號: | D21C9/10 | 分類號: | D21C9/10;D21C9/18;D21C9/00 |
| 代理公司: | 暫無信息 | 代理人: | 暫無信息 |
| 地址: | 650093 云*** | 國省代碼: | 云南;53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臭氧 漂白 裝置 | ||
1.一種臭氧漂白裝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排漿器(1)、壓力調節閥(2)、環形承載臺(3)、電機Ⅰ(4)、中心管分管(5)、掛漿網膜(6)、液位傳感器(7)、恒壓泵(10)、紅外水分儀(11)、箱體(12)、中心管(13)、電機Ⅱ(14)、積漿錐形池(15)、萬向聯軸器(18);
所述箱體(12)包括密封箱蓋(8)、箱底(9),箱底(9)設有漏孔,漏孔的直徑為2~5mm,
箱底(9)下方安裝環形承載臺(3),環形承載臺(3)下方安裝積漿錐形池(15),積漿錐形池(15)底部通過管道與排漿器(1)連接,且管道上安裝有壓力調節閥(2),箱底(9)上方安裝電機Ⅰ(4),中心管(13)的一端與電機Ⅰ(4)的輸出軸連接,電機Ⅰ(4)帶動中心管(13)旋轉,中心管(13)的另一端伸出密封箱蓋(8),中心管(13)為上端開口的中空管,恒壓泵(10)與中心管(13)上方的開口連通,中心管(13)上安裝一層以上的掛漿層,每一層設置有4個以上的掛漿網膜(6),掛漿網膜為扇形,掛漿網膜中心軸(17)安裝在掛漿網膜(6)上,掛漿網膜中心軸(17)的一端與萬向聯軸器(18)連接,萬向聯軸器(18)安裝在中心管(13)上,掛漿網膜中心軸(17)的另一端與電機Ⅱ(14)的輸出軸連接,電機Ⅱ(14)帶動掛漿網膜(6)圍繞掛漿網膜中心軸(17)旋轉,電機Ⅱ(14)通過潤滑球Ⅱ(20)與箱體(12)內壁上設置的滑道相配合,并沿滑道移動,每一層掛漿層的上方對應安裝一層中心管分管層,每一層有4個以上的中心管分管(5),中心管分管(5)一端固定在中心管(13)上并與中心管(13)連通,中心管分管(5)為中空管且管上開有孔(16),中心管分管(5)另一端通過潤滑球Ⅰ(19)與箱體(12)內壁上設置的滑道相配合,并沿滑道移動,箱體(12)外側壁上安裝有紅外水分儀(11)和液位傳感器(7)。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臭氧漂白裝置,其特征在于:中心管分管(5)排出漿料和臭氧的速率是勻速的。
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臭氧漂白裝置,其特征在于:萬向聯軸器(18)為十字軸式。
4.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臭氧漂白裝置,其特征在于:孔(16)的直徑為1~3cm,孔與孔之間沿軸線間隔5~10cm。
5.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臭氧漂白裝置,其特征在于:潤滑球Ⅰ(19)和潤滑球Ⅱ(20)的直徑為4~5cm,滑道為與潤滑球相匹配的半球形凹槽。
6.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臭氧漂白裝置,其特征在于:中心管分管(5)和掛漿網膜(6)之間的垂直距離大于掛漿網膜(6)的弧長的1/2且小于弧長的2/3。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昆明理工大學,未經昆明理工大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721094890.2/1.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一種煤礦機電傳輸運動裝置
- 下一篇:一種便攜式煙氣處理裝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