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新型加熱器有效
| 申請號: | 201721093399.8 | 申請日: | 2017-08-29 |
| 公開(公告)號: | CN207150868U | 公開(公告)日: | 2018-03-27 |
| 發明(設計)人: | 王相 | 申請(專利權)人: | 山東鑫達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H05B6/02 | 分類號: | H05B6/02 |
| 代理公司: | 北京中索知識產權代理有限公司11640 | 代理人: | 宋濤 |
| 地址: | 261057 山東省濰坊市經濟*** | 國省代碼: | 山東;37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新型 加熱器 | ||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加熱設備技術領域,具體地說,涉及一種新型加熱器。
背景技術
目前,在許多工廠中,給液體或固體物料加熱是十分常見的。但是現有的液體和固體物料加熱裝置,一般用燃煤、燃氣或者電阻絲加熱換熱器,再通過水或者導熱油作為介質進行傳熱,將加熱器內的熱量傳導出來,對液體或者固體加熱?,F有的這種加熱方式存在以下缺陷:
1、現有的換熱器殼體換熱效率面積小,換熱效率低;
2、熱效率低、加熱速度慢、能耗高;
3、燃煤會產生廢棄廢渣,污染環境,燃氣容易爆炸,電阻絲加熱無法保溫等缺點。
實用新型內容
本實用新型所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是:提供一種熱效率高、能耗低、且重量低的新型加熱器。
為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本實用新型的技術方案是:
一種新型加熱器,包括筒體,所述筒體的兩端分別連接有封頭,所述筒體的內壁上一體間隔連接有多道內翅片,所述內翅片沿所述筒體的軸向延伸設置,所述內翅片為發泡金屬材料的內翅片,所述內翅片的發泡孔與所述筒體內腔連通。
優選的,所述內翅片為發泡鐵材料的內翅片。
優選的,所述內翅片均朝向所述筒體的軸心設置。
優選的,所述內翅片遠離所述筒體內壁的一端與所述筒體的軸心之間留有一定距離。
優選的,所述內翅片的厚度自靠近所述筒體內壁的一端至遠離所述筒體內壁的一端逐漸縮小。
優選的,多道所述內翅片在所述筒體的內壁上均勻間隔設置。
優選的,所述內翅片與所述筒體的內壁燒結連接。
優選的,所述筒體上設有電加熱裝置。
優選的,所述電加熱裝置為電磁加熱線圈。
采用了上述技術方案后,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本實用新型的新型加熱器,所述筒體的內壁上一體間隔連接有多道內翅片,所述內翅片沿所述筒體的軸向延伸設置,內翅片的設置,大大增加了筒體與筒體內流經物料的換熱面積,提高了筒體的換熱效率,從而提高了設備整體的熱效率,另外,內翅片為發泡金屬材料的內翅片,發泡材料的內翅片重量輕,內翅片的發泡孔與筒體內腔連通,筒體內流經的物料能夠流經發泡孔,充分增大換熱接觸面積,使加熱器既提高了熱效率,又不至于太重。
本實用新型的新型加熱器,電加熱裝置為電磁加熱線圈,電磁加熱線圈利用電磁感應原理將電能轉換成熱能,由整流電路將市電轉換成直流電壓,再經過控制電路將直流電壓轉換頻率為20至40KHZ的高頻電壓,高速變化的電流通過線圈會產生高速變化的磁場,當磁場磁力線通過金屬時,會在金屬體內產生無數的小旋渦流,使筒體本身自行高速發熱,從而加熱筒體內部的物料。此種電加熱方式,熱損失低,加熱效率高,也不會產生廢氣廢渣污染環境。
附圖說明
下面結合附圖和實施例對本實用新型作進一步說明:
圖1是本實用新型的新型加熱器的實施例一的結構示意圖;
圖2是圖1的橫向剖視圖;
圖3是本實用新型的新型加熱器的實施例二的橫向剖視圖;
圖中:1-筒體;2-封頭;3-內翅片;31-發泡孔;4-電磁加熱線圈。
具體實施方式
實施例一
參照附圖1和圖2,本實施例的新型加熱器,包括筒體1,筒體1的上下兩端分別連接有封頭2,筒體1的內壁上一體間隔連接有多道內翅片3,內翅片3沿筒體1的軸向延伸設置,多道內翅片3在筒體1的內壁上均勻間隔設置。內翅片3為發泡金屬材料的內翅片,內翅片3的發泡孔31與筒體內腔連通。
內翅片3在寬度方向上均朝向筒體1的軸心設置。內翅片3的厚度自靠近筒體1內壁的一端至遠離筒體1內壁的一端相等,內翅片3整體呈平板結構。
內翅片3遠離筒體1內壁的一端與筒體1的軸心之間留有一定距離。
內翅片3與筒體1的內壁燒結連接。
筒體1上設有電加熱裝置,電加熱裝置可采用電磁加熱線圈4,電磁加熱線圈4電連接電路板(圖中未示出),電路板通過整流電路將市電轉換成直流電壓,再經過控制電路將直流電壓轉換頻率為20至40KHZ的高頻電壓,給電磁加熱線圈供電。
實施例二
參照圖3,本實施例的新型加熱器的結構與實施例一的結構基本相同,不同之處在于:內翅片3的厚度自靠近筒體1內壁的一端至遠離筒體1內壁的一端逐漸縮小,此種結構的內翅片3,與筒體1內壁的連接強度更大,內翅片3與筒體1內壁的接觸面積更大,換熱效果更好。
以上所述為本實用新型最佳實施方式的舉例,其中未詳細述及的部分均為本領域普通技術人員的公知常識。本實用新型的保護范圍以權利要求的內容為準,任何基于本實用新型的技術啟示而進行的等效變換,也在本實用新型的保護范圍之內。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山東鑫達能源科技有限公司,未經山東鑫達能源科技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721093399.8/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