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一種砂漿拌合裝置有效
| 申請號: | 201721088092.9 | 申請日: | 2017-08-29 |
| 公開(公告)號: | CN207206746U | 公開(公告)日: | 2018-04-10 |
| 發明(設計)人: | 包光華 | 申請(專利權)人: | 包光華 |
| 主分類號: | B28C5/16 | 分類號: | B28C5/16;B28C7/06;B28C7/12 |
| 代理公司: | 南京縱橫知識產權代理有限公司32224 | 代理人: | 董建林 |
| 地址: | 212000 江蘇省鎮江*** | 國省代碼: | 江蘇;32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砂漿 裝置 | ||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一種物料拌合裝置,尤其涉及一種砂漿拌合裝置。
背景技術
砂漿成型時需要將水泥、砂和水進行充分攪拌為流體態后進行成型。現有的砂漿拌合裝置為機械帶動攪拌槳在砂漿鍋內攪拌,通常攪拌不徹底,且需要將砂漿鍋卸取下來后添加物料;另一方面砂漿攪拌需先將水泥和砂攪拌后再添加水,干攪過程中容易造成灰塵污染。
發明內容
本發明為了解決現有技術中砂漿攪拌不充分、攪拌過程易造成灰塵污染的問題,提供了一種砂漿拌合裝置。
本發明為了解決上述問題,所采取的技術方案為:一種砂漿拌合裝置,包括砂漿鍋和攪拌機,所述砂漿鍋上端開口處設有蓋體,所述蓋體上設有加料桶和加水筒,所述攪拌機包括用于攪拌砂漿的攪拌部,所述攪拌部為中心軸對稱設置的槳形結構,所述槳形結構包括連接中心軸的槳葉和連接槳葉外端的弧形圈,所述槳葉外端為所述槳葉遠離中心軸的一端;所述槳形結構置于所述砂漿鍋內。
進一步的,所述砂漿鍋為中心對稱結構,對稱軸與所述槳形結構的中心軸重合。
進一步的,所述弧形圈貼合所述砂漿鍋內壁。
進一步的,所述加水筒上設有量水刻線。
進一步的,所述加料桶上端設有閉合蓋。
進一步的,所述加水筒與砂漿鍋側壁距離大于加水筒與砂漿鍋對稱軸的距離。
進一步的,所述加水筒底端開口處設有底板,所述底板與驅動裝置連接,所述驅動裝置上設有定時器。
本發明所產生的有益效果:本發明中的拌合裝置設有蓋體,防止了干攪過程中灰塵飛揚至砂漿鍋外;本發明中蓋體上設有加水筒,可省去將蓋體打開后再加水的步驟;本發明中的槳形結構中槳葉外圍設有與砂漿鍋內壁貼合的弧形圈可使砂漿鍋側壁上的砂漿得到攪動。
附圖說明
圖1本發明中拌合裝置的結構示意圖;
圖2本發明中砂漿鍋的結構示意圖;
圖3本發明中攪拌機的機構示意圖;
圖中1、砂漿鍋,2、攪拌機,3、蓋體,4、加料桶,5、加水筒,6、槳葉,7、弧形圈,8、中心軸。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結合附圖和具體實施方式對本發明做進一步詳細的解釋說明,但應當理解為本發明的保護范圍并不受具體實施方式的限制。
如圖1所示,一種砂漿拌合裝置,包括砂漿鍋1和攪拌機2,所述砂漿鍋1上端開口處設有蓋體3,所述蓋體3上設有加料桶4和加水筒 5,所述攪拌機2包括用于攪拌砂漿的攪拌部,所述攪拌部為中心軸 8對稱設置的槳形結構,所述槳形結構包括連接中心軸8的槳葉6和連接槳葉6外端的弧形圈7,所述槳葉6外端為所述槳葉6遠離中心軸8的一端;所述槳形結構置于所述砂漿鍋1內。所述砂漿鍋1為中心對稱結構,對稱軸與所述槳形結構的中心軸8重合。所述弧形圈7 貼合所述砂漿鍋1內壁。可保證槳葉6攪拌到砂漿鍋1各角落,防止出現攪拌死角和攪拌不均勻現象。
為了防止灰塵由加料桶4開口飛出,所述加料桶4上端設有閉合蓋。
為了防止加水時水粘到裝置壁上而導致流入砂漿中的實際水量減少,所述加水筒5與砂漿鍋1側壁距離大于加水筒5與砂漿鍋1對稱軸的距離。
所述加水筒5底端開口處設有底板,所述底板與驅動裝置連接,所述驅動裝置上設有定時器,所述加水筒5上設有量水刻線。攪拌前將水放入加水筒5中,并定時,攪拌到一定時間后,驅動裝置打開加水筒 5底端底板,水加入砂漿中。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包光華,未經包光華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721088092.9/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