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一種漿液雙向攪拌槳有效
| 申請號: | 201721076103.1 | 申請日: | 2017-08-25 |
| 公開(公告)號: | CN207203889U | 公開(公告)日: | 2018-04-10 |
| 發明(設計)人: | 遲棧洋;吳镕基;路八智;劉陳;蘇寶龍;程華花;宋瑩;朱伯麟;楊文閣;王宗磊;金國龍 | 申請(專利權)人: | 金川集團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B01F7/00 | 分類號: | B01F7/00;B01J19/00;C02F1/66 |
| 代理公司: | 甘肅省知識產權事務中心62100 | 代理人: | 尚鵬 |
| 地址: | 737103*** | 國省代碼: | 甘肅;62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漿液 雙向 攪拌 | ||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機械和設備領域,具體涉及一種漿液雙向攪拌槳。
背景技術
在酸水中和處理工藝中,中和工序需要使用硫酸鈣與酸水進行反應,反應后形成漿液,且需要溢流至下一級反應罐中,在這個過程中,需要有攪拌槳使漿液保持流動且均勻。目前反應罐中使用的攪拌槳大部分是開啟折葉渦輪式,這種攪拌槳雖然能夠滿足目前的工藝生產要求,但仍然存在以下缺點:一方面漿液在攪拌過程中,只朝著一個方向流動,攪拌不夠均勻。另一方面在單一方向攪拌的過程中,會造成溢流到下一級反應罐的漿液大部分是較黏稠的漿液或清液,大大影響了中和工序的反應效率。
實用新型內容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是為了解決在現有技術中攪拌槳單一方向的攪拌使得攪拌不夠均勻,嚴重影響中和工序以及反應效率的問題,提供了一種漿液雙向攪拌槳。
為了達到上述目的,本實用新型采用以下技術方案:一種漿液雙向攪拌槳,包括攪拌軸,攪拌軸上裝有攪拌轂,攪拌轂上固定有傾斜的內圈槳葉,內圈槳葉的另一端固定連接有環板,環板上設置有傾斜的外圈槳葉,內圈槳葉與外圈槳葉的傾斜角度相反,且內圈槳葉、外圈槳葉的縱向軸線均與攪拌軸垂直。
作為本實用新型進一步改進,內圈槳葉與水平面之間的夾角以及外圈槳葉與水平面之間的夾角均為45°。
作為本實用新型進一步改進,內圈槳葉的一端與攪拌轂焊接,內圈槳葉的另一端與環板焊接,環板與外圈槳葉焊接。
本實用新型相對于現有技術,具有以下有益效果:本實用新型的漿液雙向攪拌槳,利用攪拌轂與環板固定內圈槳葉與外圈槳葉,內圈槳葉、外圈槳葉具有兩個方向的攪拌能力,漿液鼓液的方向相反,增加了固液接觸時間,使固液混合更加充分,保證了反應效率。
附圖說明
圖1為本實用新型的結構示意圖。
圖2為攪拌液體的流動方向示意圖。
附圖標記含義如下:1. 攪拌軸;2. 攪拌轂;3. 內圈槳葉;4. 環板;5. 外圈槳葉。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結合附圖和具體實施方式對本實用新型作進一步改進。
如圖1-2所示,一種漿液雙向攪拌槳,包括攪拌軸1,攪拌軸1上裝有攪拌轂2,攪拌轂2上焊接有傾斜的內圈槳葉3,內圈槳葉3的另一端焊接有環板4,環板4上焊接有傾斜的外圈槳葉5,內圈槳葉3與外圈槳葉5的傾斜角度相反,且內圈槳葉3與水平面之間的夾角以及外圈槳葉5與水平面之間的夾角均為45°,內圈槳葉3、外圈槳葉5的軸線均與攪拌軸垂直。內圈槳葉3與水平面之間的夾角以及外圈槳葉5與水平面之間的夾角均設為45°可使雙向攪拌效果更好。
攪拌時,攪拌軸1帶動攪拌轂2轉動,此時,由于內圈槳葉3與外圈槳葉5傾斜角度不同,內圈槳葉3與外圈槳葉5具有兩個方向的攪拌能力,實現了液體的雙向攪拌。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金川集團股份有限公司,未經金川集團股份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721076103.1/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一種無機物料的混合裝置
- 下一篇:一種建材原料粉碎布料設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