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一種雙通道內窺式成像系統(tǒng)有效
| 申請?zhí)枺?/td> | 201721071176.1 | 申請日: | 2017-08-25 |
| 公開(公告)號: | CN209018670U | 公開(公告)日: | 2019-06-25 |
| 發(fā)明(設計)人: | 遲崇巍;王麗 | 申請(專利權)人: | 北京數字精準醫(yī)療科技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A61B1/06 | 分類號: | A61B1/06;A61B1/05;A61B1/04 |
| 代理公司: | 北京三友知識產權代理有限公司 11127 | 代理人: | 郭曉宇;湯在彥 |
| 地址: | 101500 北京*** | 國省代碼: | 北京;1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內窺鏡部 成像部 光源部 白光 光耦合部 內窺鏡 送入 本實用新型 圖像處理部 彩色圖像 成像系統(tǒng) 熒光圖像 內窺式 雙通道 熒光 成像區(qū)域 激光融合 實時顯示 熒光試劑 照射成像 可見光 反射 成像 激光 采集 圖像 融合 幫助 | ||
本實用新型提供了一種雙通道內窺式成像系統(tǒng),包括光源部、光耦合部、內窺鏡部、成像部以及圖像處理部;光源部,用于產生白光和對應于熒光試劑的激光;光耦合部,連接于光源部和內窺鏡部,用于將光源部產生的白光和激光融合到一起并送入內窺鏡部;內窺鏡部,連接光耦合部和成像部,用于照射成像區(qū)域,采集成像區(qū)域反射的光并送入成像部;成像部,連接內窺鏡部,用于將內窺鏡部送入的光分為熒光和可見光,并分別生成熒光圖像和彩色圖像;圖像處理部,連接成像部,將成像部生成的熒光圖像和彩色圖像進行處理后融合在一起,實時顯示處理后的圖像。本實用新型能夠實現(xiàn)基于內窺鏡的白光和熒光同時成像,提高了白光內窺鏡的對比度,幫助識別特定的區(qū)域。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光學分子成像及內窺鏡領域,尤其涉及一種能夠同時熒光成像和可見光成像的雙通道內窺鏡成像系統(tǒng)。
背景技術
白光內窺鏡是一種常見的檢查工具,具有侵入性低、創(chuàng)口小等優(yōu)勢。白光內窺鏡通常能夠提供清晰高質量的彩色圖像,方便檢查病變部位而且不需要開腹,但由于一些病變部位或者重要的結構和正常部位具有相似的形狀、顏色等,僅僅通過彩色圖像區(qū)分病變部位和正常部位存在一定困難。
近年來,光學分子影像技術逐漸成為研究熱點,其能夠在分子水平上觀測細胞結構變異,其中熒光分子成像技術作為光學分子影像學的一個重要的分支,憑借高特異性、高空間分辨率、高時間分辨率、快速簡便等優(yōu)勢,取得了良好的發(fā)展,近年來熒光分子成像技術應用于病變組織識別上也取得了較好的進展。
應該注意,上面對技術背景的介紹只是為了方便對本實用新型的技術方案進行清楚、完整的說明,并方便本領域技術人員的理解而闡述的。不能僅僅因為這些方案在本實用新型的背景技術部分進行了闡述而認為上述技術方案為本領域技術人員所公知。
實用新型內容
本實用新型實施例公開一種雙通道內窺式成像系統(tǒng),實現(xiàn)了白光和熒光雙通道內窺成像,提高了現(xiàn)有白光內窺鏡的對比度,以利于識別特定的病變區(qū)域。
為了達到上述目的,本實用新型實施例提供一種雙通道內窺式成像系統(tǒng),包括光源部、光耦合部、內窺鏡部、成像部以及圖像處理部;所述光源部,用于產生白光和對應于熒光試劑的激光;所述光耦合部,連接于所述光源部和所述內窺鏡部,用于將所述光源部產生的白光和激光融合到一起并送入所述內窺鏡部;所述內窺鏡部,連接所述光耦合部和成像部,用于照射成像區(qū)域,采集所述成像區(qū)域反射的光并送入所述成像部;所述成像部,連接所述內窺鏡部,用于將所述內窺鏡部送入的光分為熒光和可見光,并分別生成熒光圖像和彩色圖像;所述圖像處理部,連接所述成像部,用于將所述成像部生成的熒光圖像和彩色圖像進行處理后融合在一起,并實時顯示處理后的圖像。
進一步地,在一實施例中,所述光源部包含:白光光源以及激光光源;所述白光光源由LED冷光源或添加可見光帶通濾光片的鹵素燈構成;所述激光光源由發(fā)射出對應于熒光試劑激發(fā)波段的二極管激光器構成。
進一步地,在一實施例中,所述光耦合部包括:白光光源接口、白光光纖、激光光源接口、激光光纖、光纖耦合器、多模光纖、勻光棒以及內窺鏡光源接口;所述白光光源接口與所述白光光源相連接,并經過所述白光光纖引出白光送入所述光纖耦合器;所述激光光源接口與所述激光光源相連接,并經過所述激光光纖引出激光送入所述光纖耦合器;所述光纖耦合器連接所述白光光纖和激光光纖,用于將所述白光和所述激光融合在一起,經由所述多模光纖送入所述勻光棒中,經過所述勻光棒的均勻準直作用后通過所述內窺鏡光源接口送入所述內窺鏡部中來照射成像區(qū)域。
進一步地,在一實施例中,所述光耦合部包括:第一凸透鏡、第二凸透鏡、第一分光片、第三凸透鏡以及內窺鏡光源接口;所述白光光源發(fā)出的白光經過所述第一凸透鏡聚光后送入所述第一分光片中,所述激光光源發(fā)出的激光經過所述第二凸透鏡聚光后送入所述第一分光片中;所述第一分光片將聚光后的白光和激光融合成一束光線,該光線經過所述第三凸透鏡聚光后通過所述內窺鏡光源接口送入所述內窺鏡部中來照射成像區(qū)域。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北京數字精準醫(yī)療科技有限公司,未經北京數字精準醫(yī)療科技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yè)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lián)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721071176.1/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一種新型耐高溫內窺鏡攝像頭
- 下一篇:一種五官科用觀察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