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一種透射式大氣能見度儀用光學窗口除塵可調風簾裝置有效
| 申請號: | 201721066027.6 | 申請日: | 2017-08-24 |
| 公開(公告)號: | CN207336364U | 公開(公告)日: | 2018-05-08 |
| 發明(設計)人: | 張溫暖;張馳 | 申請(專利權)人: | 北京賽達創科氣象科技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G01N21/59 | 分類號: | G01N21/59;B08B5/02 |
| 代理公司: | 北京中理通專利代理事務所(普通合伙) 11633 | 代理人: | 劉慧宇 |
| 地址: | 100037 北京市西城*** | 國省代碼: | 北京;1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透射 大氣 能見度 用光 窗口 除塵 可調 裝置 | ||
一種透射式大氣能見度儀用光學窗口除塵可調風簾裝置,涉及氣象領域中氣象光學視距的測量裝置,解決現有大氣能見儀接收器外側的玻璃窗易受空氣中的粉塵會在玻璃窗上沉積,造成測量光的非正常衰減,影響測量精度等問題,該光學窗口除塵可調風簾裝置位于接收器上,包括軸流風扇、支撐板、通風過濾網、風扇底板、風扇罩、風道和可調出風口;軸流風扇固定在風扇底板上,風扇罩罩在軸流風扇外部并固定在風扇底板上,通風過濾網固定在風扇底板上;風扇底板下部通過支撐桿安裝在接收器后端的底板上;在接收器頂面安裝風道,風道的一端與風扇罩的出風口貫通,風道的另一端安裝可調出風口。本新型提高大氣能見度儀的測量精度,使其能夠適應常年戶外工作。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氣象領域中氣象光學視距的測量裝置,具體涉及一種透射式大氣能見度儀用光學窗口除塵可調風簾裝置。
背景技術
氣象光學視距測量裝置主要用于飛機跑道、航運、海航等領域當時氣象條件下的最大光學視距,是這些領域中氣象參數的重要參數之一。氣象光學視距測量通常采用以下幾種方法:
1.目視觀測(主觀觀測):是指人工觀測,目視觀測結果會因觀測條件不同結果相差很大,比如觀測點高度,觀測范圍和觀測者的視力和訓練和心理狀態等。
2.器測:借助物理測試儀器定量化測量氣象光學視距,主要方法包括前向散射法和透射法。前向散射測量法通過測量接收器附近的散光強度獲得數據,該數據僅代表測量點附近的測量結果,因此測量值的不確定度較高。透射式大氣能見度儀通常包括一發射器和一接收器,通過測量光通量的衰減來獲得能見度數據,主要優點是點到點測量,因此測量精度明顯高于散射測試方法。
無論是哪種透射式大氣能見度儀在接收器內都需要設置光學透鏡,在光學透鏡外側有玻璃窗保護。由于能見度儀通常在室外的各種粉塵的露天環境下工作,空氣中的粉塵會在玻璃窗上沉積,造成測量光的非正常衰減,影響測量精度。
實用新型內容
本發明為解決現有大氣能見儀接收器外側的玻璃窗易受空氣中的粉塵會在玻璃窗上沉積,造成測量光的非正常衰減,影響測量精度等問題,提供一種透射式大氣能見度儀用光學窗口除塵可調風簾裝置。
一種透射式大氣能見度儀用光學窗口除塵可調風簾裝置,該光學窗口除塵可調風簾裝置位于接收器上,所述光學窗口除塵可調風簾裝置包括軸流風扇、支撐桿、通風過濾網、風扇底板、風扇罩、風道和可調出風口;
所述軸流風扇固定在風扇底板上,風扇罩罩在軸流風扇外部并固定在風扇底板上,通風過濾網固定在風扇底板下部;所述風扇底板下部通過支撐桿安裝在接收器后端的底板上;在接收器頂面安裝風道,所述風道的一端與風扇罩的出風口貫通,風道的另一端安裝可調出風口。
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本實用新型中,在大氣能見度儀光學窗口前加裝除塵可調風簾裝置,人為可控地定向朝光學窗口吹風,即形成風簾,且此風簾的位置可以調節,從而防止空氣中的粉塵在光學窗口上沉積,提高大氣能見度儀的測量精度,使其能夠適應常年戶外工作。
附圖說明
圖1為本實用新型所述的透射式大氣能見度儀用光學窗口除塵可調風簾裝置的結構示意圖;
圖2為圖1中圓圈處的局部放大圖;
圖3為本實用新型所述的透射式大氣能見度儀用光學窗口除塵可調風簾裝置的風道處的結構圖;
圖4為圖3中圓圈處的局部放大圖。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參考附圖對本實用新型進行更全面的說明,附圖中示出了本實用新型的示例性實施例。然而,本實用新型可以體現為多種不同形式,并不應理解為局限于這里敘述的示例性實施例。而是,提供這些實施例,從而使本實用新型全面和完整,并將本實用新型的范圍完全地傳達給本領域的普通技術人員。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北京賽達創科氣象科技有限公司,未經北京賽達創科氣象科技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721066027.6/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