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被動式住宅環境自適應云控新風系統有效
| 申請號: | 201721061040.2 | 申請日: | 2017-08-23 |
| 公開(公告)號: | CN207335062U | 公開(公告)日: | 2018-05-08 |
| 發明(設計)人: | 薄彥超;宋新偉;仇宏宇 | 申請(專利權)人: | 河北藍海風科技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F24F7/08 | 分類號: | F24F7/08;F24F3/16;F24F11/89;F24F13/28 |
| 代理公司: | 北京聯瑞聯豐知識產權代理事務所(普通合伙) 11411 | 代理人: | 田怡春 |
| 地址: | 071000 河北*** | 國省代碼: | 河北;13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被動式 住宅 環境 自適應 新風 系統 | ||
本實用新型提出了一種被動式住宅環境自適應云控新風系統,包括空氣過濾模組和溫度處理模組,結合了空調和新風系統的功能,既能對室內空氣進行凈化,又能夠對過濾后的氣體進行制冷和制熱;溫度處理模組的進風腔內部設PTC電熱發生器、表冷器、蓄熱陶瓷組件和輔助風機;回風腔內設控制板、甲醛傳感器、TVOC傳感器、PM2.5傳感器和CO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新風系統技術領域,特別是指一種被動式住宅環境自適應云控新風系統。
背景技術
新風系統是由送風系統和排風系統組成的一套獨立空氣處理系統,管道式新風系統由新風機和管道配件組成,通過新風機凈化室外空氣導入室內,通過管道將室內空氣排出。但是,目前的新風系統是一套獨立的空氣處理系統,只能對空氣進行凈化,無法實現制冷和制熱功能。
另一方面,目前使用的空調制熱緩慢,而且容易造成室內空氣不流通。
通常情況下,家用及商用住宅建筑需要新風系統和空調同時使用,如果室內同時安裝新風系統和空調,不僅增加初期成本,后期能耗極大,造成資源浪費。被動式住宅起源于20世紀90年代的德國著名金融中心城市法蘭克福,這類住宅使用超厚的絕熱材料和復雜的門窗,主要通過住宅本身的構造做法達到高效的保溫隔熱性能,減少或不使用主動供應的能源,即便是需要提供其他能源,也盡量采用清潔的可再生能源。被動式住宅超強的密封性及隔熱性能為自適應云控新風系統的設計和使用提供了便利條件。
實用新型內容
本實用新型提出一種被動式住宅環境自適應云控新風系統,解決了現有技術中同時安裝新風系統和空調導致的初期成本、后期能耗極大及造成資源浪費的問題。
本實用新型的技術方案是這樣實現的:
一種被動式住宅環境自適應云控新風系統,包括空氣過濾模組和溫度處理模組;所述空氣過濾模組具有第一新風進口、第一新風出口、第一回風進口和第一回風出口;所述溫度處理模組具有第二新風進口、第二新風出口、第二回風進口和第二回風出口;
所述第一新風進口連接有第一新風入管,所述第一新風入管的另一端為新風口;所述第一新風出口與所述第二新風進口之間連接有第二新風入管,所述第二新風出口連接有第三新風入管,所述第三新風入管的另一端為送風口;
所述第一回風出口連接有第一回風出管,所述第一回風出管的另一端為排風口;所述第一回風進口與所述第二回風出口之間連接有第二回風出管,所述第二回風進口連接有第三回風出管,所述第三回風出管的另一端為回風口:
所述第一新風入管上設置有第一電動風閥,所述第一回風出管上設置有第二電動風閥;所述第一新風入管與所述第一回風出管之間連接有循環管,所述循環管與所述第一新風入管的連接處位于所述第一電動風閥與所述第一新風進口之間,所述循環管與所述第一回風出管的連接處位于所述第二電動風閥與所述第一回風出口之間;所述循環管上設置有第三電動風閥;
所述溫度處理模組連接有溫度處理室外機和液晶觸摸控制屏;
所述溫度處理模組包括一殼體,所述殼體內部由隔板分隔為進風腔和回風腔;所述第二新風進口和第二新風出口位于所述進風腔的兩端,所述第二回風進口和第二回風出口位于所述回風腔的兩端;
所述進風腔內由所述第二新風進口向所述第二新風出口依次設置有PTC電熱發生器、表冷器、蓄熱陶瓷組件和輔助風機,所述PTC電熱發生器間歇性工作;所述回風腔內設置有控制板、甲醛傳感器、TVOC傳感器、PM2.5傳感器和CO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河北藍海風科技有限公司,未經河北藍海風科技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721061040.2/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高寒防凍型太陽能熱水器電動排空閥裝置
- 下一篇:一種具有降溫功能的JP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