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氣密性檢測裝置有效
| 申請?zhí)枺?/td> | 201721060805.0 | 申請日: | 2017-08-23 |
| 公開(公告)號: | CN207923386U | 公開(公告)日: | 2018-09-28 |
| 發(fā)明(設計)人: | 王明克;牛濤;郭英;孫勇超;楊俊卿 | 申請(專利權)人: | 凱邁(洛陽)氣源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G01M3/28 | 分類號: | G01M3/28 |
| 代理公司: | 鄭州睿信知識產(chǎn)權代理有限公司 41119 | 代理人: | 賈東東 |
| 地址: | 471003 河*** | 國省代碼: | 河南;4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增壓裝置 檢測 氣密性檢測裝置 供氣接口 密性檢測 供氣 增壓充氣設備 本實用新型 氣密性檢測 管路連接 管路連通 集成化 原有的 氣源 充氣 連通 | ||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氣密性檢測裝置,氣密性檢測裝置包括檢測管路,還包括與檢測管路連接的用于向檢測管路中提供氣源的增壓裝置,所述增壓裝置具有用于連接到目標管路中以向目標管路直接供氣的供氣接口,將原有的增壓充氣設備和氣密性檢測設備通過第一接口的設置集成為一體,在需要對目標管路進行充氣時,僅僅需要將供氣接口連通于目標管路即可,相應的在需要對目標管路進行氣密性檢測時,僅僅需要將檢測管路連通至目標管路,并通過增壓裝置對檢測管路供氣即可,結構比較簡單,而且集成化較高,操作方便,控制簡單。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氣密性檢測裝置。
背景技術
目前,國內外對管道的氣密性測試和增壓充氣均各自采用不同的設備,其中增壓充氣設備包括對低壓氣體增壓的增壓機和連接在增壓機出氣端的儲氣罐,通過儲氣罐向目標管路充氣;氣密性檢測設備包括連接于氣源上的檢測管路,檢測管路連接于目標管路上,并通過設置在檢測管路的壓力測量儀器實現(xiàn)對目標管路的氣密性的測量。
現(xiàn)有技術中,需要對同一目標管路進行增壓充氣前,先進行相應的氣密性檢測,而在實際的操作過程中,需要將增壓充氣設備和氣密性檢測設備分別于對應的目標管路連接,對于大型管路進行相應的增壓充氣及氣密性檢測時,所需要的設備系統(tǒng)復雜,占地面積較大,對目標管路的相應操作繁雜,控制比較麻煩,進而導致相應的操作效率較低,工作量增大。
實用新型內容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氣密性檢測裝置,以解決現(xiàn)有技術中對目標產(chǎn)品進行增壓充氣和氣密性檢測時操作繁雜,控制麻煩,設備系統(tǒng)復雜的問題。
為實現(xiàn)上述目的,本實用新型氣密性檢測裝置的第1種技術方案是:
氣密性檢測裝置,包括檢測管路,還包括與檢測管路連接的用于向檢測管路中提供氣源的增壓裝置,所述增壓裝置具有用于連接到目標管路中以向目標管路直接供氣的供氣接口。
本實用新型氣密性檢測裝置的第2種技術方案是:在本實用新型氣密性檢測裝置的第1種技術方案的基礎上,所述增壓裝置包括增壓儲氣罐,所述增壓儲氣罐具有第一接口和第二接口,第一接口與檢測管路的進氣口連通,第二接口構成所述供氣接口。
本實用新型氣密性檢測裝置的第3種技術方案是:在本實用新型氣密性檢測裝置的第2種技術方案的基礎上,所述檢測管路中設有檢測儲氣罐,所述增壓儲氣罐與所述檢測儲氣罐連通。
本實用新型氣密性檢測裝置的第4種技術方案是:在本實用新型氣密性檢測裝置的第3種技術方案的基礎上,所述檢測管路包括與檢測儲氣罐并聯(lián)設置于增壓儲氣罐的對應的接口上的至少兩條用于向不同的目標管路充入檢測氣體的檢測支路。
本實用新型氣密性檢測裝置的第5種技術方案是:在本實用新型氣密性檢測裝置的第4種技術方案的基礎上,各個檢測支路上設置有用于將增壓儲氣罐中的氣體進行降壓的減壓閥。
本實用新型氣密性檢測裝置的第6種技術方案是:在本實用新型氣密性檢測裝置的第4種技術方案的基礎上,所述檢測支路上設置有用于供目標管路插接連接的測試接頭。
本實用新型氣密性檢測裝置的第7種技術方案是:在本實用新型氣密性檢測裝置的第6種技術方案的基礎上,所述檢測支路上還設有用于檢測測試接頭上的壓力的壓力表。
本實用新型氣密性檢測裝置的第8種技術方案是:在本實用新型氣密性檢測裝置的第4種技術方案的基礎上,檢測支路上設置有用于將檢測后的剩余氣體排出的三通閥。
本實用新型氣密性檢測裝置的第9種技術方案是:在本實用新型氣密性檢測裝置的第2種技術方案的基礎上,增壓裝置還包括有用于向增壓儲氣罐提供增壓后的氣體的增壓機。
本實用新型氣密性檢測裝置的第10種技術方案是:在本實用新型氣密性檢測裝置的第2種技術方案的基礎上,所述增壓裝置包括設置在檢測管路與增壓儲氣罐之間的三通球閥,三通球閥的最后一個接口構成所述第二接口。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凱邁(洛陽)氣源有限公司,未經(jīng)凱邁(洛陽)氣源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yè)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lián)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721060805.0/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wǎn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