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椎間孔鏡套疊式軟組織伸縮擴張套裝有效
| 申請號: | 201721058899.8 | 申請日: | 2017-08-23 | 
| 公開(公告)號: | CN209136845U | 公開(公告)日: | 2019-07-23 | 
| 發明(設計)人: | 姜林凱;張建中;李亦梅;郭曉娜 | 申請(專利權)人: | 姜林凱 | 
| 主分類號: | A61B17/88 | 分類號: | A61B17/88;A61M29/02 | 
| 代理公司: | 山東濟南齊魯科技專利事務所有限公司 37108 | 代理人: | 鄭向群 | 
| 地址: | 257091 山東省東營市*** | 國省代碼: | 山東;37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擴張套管 伸縮 軟組織 三級伸縮 引導絲 椎間孔 套管 疊式 鏡套 本實用新型 二次損傷 發生位置 方便清洗 插銷 低切跡 術后 并發癥 拆卸 器械 體內 消毒 傳遞 感染 移動 | ||
本實用新型提供一種椎間孔鏡套疊式軟組織伸縮擴張套裝,包括引導絲、一級伸縮擴張套管、二級伸縮擴張套管、三級伸縮擴張套管、插銷,引導絲、一級伸縮擴張套管、二級伸縮擴張套管、三級伸縮擴張套管上都有刻度,方便了解進入體內深度;三級伸縮設計,不會發生位置移動,術后各級套管可以拆卸分離方便清洗及消毒;各級套管前端為低切跡設計方便進入軟組織;優點為:減少術中操作步驟及傳遞器械次數,減少發生感染的風險,減少二次損傷發生,縮短手術時間,減少相應并發癥,結構簡單,便于操作。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醫用器械領域,尤其是涉及椎間孔鏡套疊式軟組織伸縮擴張套裝。
背景技術
眾所周知,椎間盤突出癥是一種常見的疾病,給患者帶來很大的痛苦。治療此種疾病。傳統手術包括椎板開窗髓核摘除以及后路椎板切除椎管減壓椎弓根螺釘固定術,手術創傷大,出血多,術后恢復時間長,尤其當行脊柱內固定后,融合節段的相鄰腰椎容易出現退變加速等并發癥,給患者帶來新的不適。其中,內固定是用器械如螺釘等固定腰椎。
現在市場上存在多種形式的可撐開式軟組織擴張器,其中最為典型的是逐級套管擴張器,其利用一系列空心金屬套管依次穿套,逐漸擴大手術入路通道。該系列套管有一個最小的套管,穿入軟組織后,再用內徑與該套管外徑相近的第二個套管穿套,然后再用下一個套管穿套,這樣逐級插入疊加,依次擴張入路通道大小,直至達到鈍性撐開軟組織的目的。但這種逐級套管擴張器存在如下缺陷:
1、擴張器套管層數過多,操作復雜,通常為3-5級擴張到6.3mm,而且套疊組件多,會增加手術難度和手術時間,增加患者的疼痛,同時還會增加醫療成本;
2、擴張器更換過程中軟組織會反復牽拉,容易造成組織嵌頓引起疼痛不適,增加出血概率;
3、最細的擴張器內徑0.1cm以下,術中難以容易堵塞,術后難以清洗消毒容易引起交叉感染和過敏;
4、現有擴張器沒有刻度,術中難以目測深度;
5、擴張器更換過程中可能引發定位導桿位置變化,需反復透視確定位置,造成輻射風險。
6、擴張器未設計著力點,進入人體時容易造成操作風險;
7、擴張器尺寸固定無法延長,力臂過短不利于術者的操作。
因此,如何在微創手術中保證手術操作安全有效的同時,降低軟組織損傷、減少操作步驟及術者的疲勞度,是本領域技術人員目前需要解決的技術問題。
發明內容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在于為解決現有技術的不足,而提供椎間孔鏡套疊式軟組織伸縮擴張套裝。
本實用新型新的技術方案是:椎間孔鏡套疊式軟組織伸縮擴張套裝,包括引導絲、一級伸縮擴張套管、二級伸縮擴張套管、三級伸縮擴張套管、插銷,所述的引導絲表面有刻度A;
所述的一級伸縮擴張套管外壁設有凹槽軌道A,所述的凹槽軌道A貫穿整個一級伸縮擴張套管,所述的一級伸縮擴張套管后端設置有90°環形凹槽A,90°環形凹槽A后側開有插銷口A,所述的一級伸縮擴張套管尾端設有外側擋圈A,所述的一級伸縮擴張套管外壁上設置有刻度B;
所述的二級伸縮擴張套管前端有內側擋圈A,所述的內側擋圈A后側為凸塊A,二級伸縮擴張套管外壁設有凹槽軌道B,所述的凹槽軌道B貫穿整個二級伸縮擴張套管,二級伸縮擴張套管后端設置有90°環形凹槽B,90°環形凹槽B后側開有插銷口B,所述的二級伸縮擴張套管尾端設有外側擋圈B,所述的二級伸縮擴張套管外壁上設置有刻度C;
所述的三級伸縮擴張套管前端有內側擋圈B,所述的內側擋圈B后側為凸塊B,三級伸縮擴張套管后端設置插銷口C,尾端設有外側擋圈C,所述的三級伸縮擴張套管外壁上設置有刻度D。
所述的插銷為L型,前端設置有環形豁口。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姜林凱,未經姜林凱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721058899.8/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