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酶聯(lián)免疫試劑盒有效
| 申請?zhí)枺?/td> | 201721055731.1 | 申請日: | 2017-08-22 |
| 公開(公告)號: | CN207067140U | 公開(公告)日: | 2018-03-02 |
| 發(fā)明(設計)人: | 沈敬華;浩特;扈瑞平;胡賓;王利;彭洪濤 | 申請(專利權)人: | 內蒙古醫(yī)科大學 |
| 主分類號: | G01N33/535 | 分類號: | G01N33/535 |
| 代理公司: | 北京東方匯眾知識產(chǎn)權代理事務所(普通合伙)11296 | 代理人: | 張淑賢 |
| 地址: | 010110 內蒙古自治*** | 國省代碼: | 內蒙古;15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免疫 試劑盒 | ||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快速檢測試劑盒,具體是一種酶聯(lián)免疫試劑盒。
背景技術
酶聯(lián)免疫是指酶標記免疫檢測技術ELISA,屬于標記免疫學技術的一種,由荷蘭和瑞典的學者提出,由于其操作過程簡單易行并可以定量,從而使其在食品安全和衛(wèi)生檢測中得到廣泛的應用。
但是,部分酶聯(lián)免疫試劑盒的試劑瓶的瓶口與固定所述試劑瓶的固定板的上表面平齊,因此,取出試劑瓶的操作將變得困難,不方便使用者取出試劑瓶。
實用新型內容
本實用新型目的是提供一種酶聯(lián)免疫試劑盒,能夠方便使用者取出其中的試劑瓶。
本實用新型解決技術問題采用如下技術方案:一種酶聯(lián)免疫試劑盒,其包括盒體、固定板、固定套、試劑瓶、頂升組件和列選擇桿;
所述盒體呈上端開口的立方體型,包括底壁、前側壁、后側壁、左側壁和右側壁,所述前側壁、左側壁、后側壁和右側壁相互連接,形成所述盒體的側壁,且所述前側壁、左側壁、后側壁和右側壁的下端均固定于所述底壁上,并垂直于所述底壁,并且所述前側壁平行于所述后側壁,所述左側壁平行于所述右側壁,所述前側壁垂直于所述左側壁和右側壁;
所述固定板固定于所述盒體的側壁的內壁面上,且其高度為試劑瓶高度的一半,在所述固定板上開設有多個通孔,所述通孔設置為多行和多列;所述每一行通孔的連線平行于所述前側壁和后側壁,并且每一列通孔的連線平行于所述左側壁和右側壁;
所述固定板的下方對應于每一個通孔均安裝有固定套,所述固定套采用橡膠材質制備,且所述固定套呈上端開口下端封閉的圓柱形;所述固定套的上端固定于所述固定板的下表面上;所述固定套長度為所述試劑瓶高度的一半;
所述試劑瓶的下半部分位于所述固定套內,所述試劑瓶的上半部分位于所述固定板的通孔內;
所述頂升組件包括滑動桿和楔形塊;所述左側壁和右側壁上沿水平方向均開設有長條形槽,所述滑動桿分別穿過所述左側壁的長條形槽和所述右側壁的長條形槽,并使得所述滑動桿的兩端均位于所述盒體的外部;
所述滑動桿的下方開設有兩個平行的導軌槽,所述左側壁和右側壁分別位于所述滑動桿的兩個導軌槽內,并使得所述滑動桿垂直于所述左側壁和右側壁;
所述楔形塊可滑動地設置于所述滑動桿上,所述楔形塊的下部開設有槽,并使得所述滑動桿位于所述槽內;所述楔形塊的上端形成有斜面,所述斜面從前至后向下傾斜;
所述前側壁和后側壁上沿水平方向均開設有長條形槽,所述列選擇桿分別穿過所述前側壁的長條形槽和所述后側壁的長條形槽,并使得所述列選擇桿的兩端均位于所述盒體的外部;所述列選擇桿的下方開設有兩個平行的導軌槽,所述前側壁和后側壁分別位于所述列選擇桿的兩個導軌槽內,所述列選擇桿垂直于所述左側壁和右側壁;
所述列選擇桿固定于所述楔形塊的下端。
可選的,所述通孔的行數(shù)為4,列數(shù)為9。
本實用新型具有如下有益效果:本實用新型的酶聯(lián)免疫試劑盒在使用時,首先通過列選擇桿將所述楔形塊推動至兩列試劑瓶之間的區(qū)域,此時通過滑動桿的滑動,將所述楔形塊移動至待操作的試劑瓶的行的前方,然后將列選擇桿移動至待操作的試劑瓶的列,此時向后推動滑動桿,楔形塊上端的斜面與所述試劑瓶的底部接觸,并推動所述試劑瓶上升,從而使得該試劑瓶的瓶口高于固定板的表面,方便了使用者取出試劑瓶。
附圖說明
圖1為本實用新型的酶聯(lián)免疫試劑盒的結構示意圖;
圖2為本實用新型的固定板和固定套的結構示意圖;
圖3為本實用新型的頂升組件和列選擇桿的結構示意圖;
圖中標記示意為:1-盒體;2-固定板;3-固定套;4-滑動桿;5-楔形塊;6-列選擇桿;7-前側壁;8-后側壁;9-左側壁;10-右側壁;11-底壁。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結合實施例及附圖對本實用新型的技術方案作進一步闡述。
實施例1
本實施例提供了一種酶聯(lián)免疫試劑盒,其包括盒體、固定板、固定套、試劑瓶、頂升組件和列選擇桿。
所述盒體呈上端開口的立方體型,即包括底壁、前側壁、后側壁、左側壁和右側壁,所述前側壁、左側壁、后側壁和右側壁相互連接,形成所述盒體的側壁,且所述前側壁、左側壁、后側壁和右側壁的下端均固定于所述底壁上,并垂直于所述底壁,并且所述前側壁平行于所述后側壁,所述左側壁平行于所述右側壁,所述前側壁垂直于所述左側壁和右側壁。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內蒙古醫(yī)科大學,未經(jīng)內蒙古醫(yī)科大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yè)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lián)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721055731.1/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wǎng)。
- 上一篇:凝結顆粒計數(shù)器偽計數(shù)性能
- 下一篇:一種蛋雞專用微型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