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鋼纖維井蓋抗壓疲勞檢測設備有效
| 申請號: | 201721054750.2 | 申請日: | 2017-08-22 |
| 公開(公告)號: | CN207336241U | 公開(公告)日: | 2018-05-08 |
| 發明(設計)人: | 陳良洪 | 申請(專利權)人: | 湖北紅業建材科技開發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G01N3/12 | 分類號: | G01N3/12;G01N3/02 |
| 代理公司: | 宜昌市慧宜專利商標代理事務所(特殊普通合伙) 42226 | 代理人: | 彭婭 |
| 地址: | 443500 湖北省宜*** | 國省代碼: | 湖北;42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纖維 井蓋 抗壓 疲勞 檢測 設備 | ||
本實用新型提供了鋼纖維井蓋抗壓疲勞檢測設備,底座上固定安裝有導向立柱,所述導向立柱的頂部安裝有頂部橫梁,所述頂部橫梁上固定安裝有主液壓缸,所述主液壓缸的活塞桿末端通過球頭與球頭鉸支座構成球頭鉸接,所述球頭鉸支座固定安裝在移動橫梁的頂部,所述移動橫梁的兩端與導向立柱構成滑動配合,所述移動橫梁的下端面固定安裝有擠壓柱;所述底座上固定安裝有導軌,所述導軌上滑動配合安裝有承載小車,所述承載小車的頂部固定有承載架,所述承載架的四個側邊固定安裝有定位標尺。此抗壓疲勞檢測設備采用液壓控制系統對其進行加載,模擬真實的道路車輛對井蓋的碾壓受力情況,進而對其抗壓疲勞進行測試。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井蓋檢測設備領域,尤其涉及鋼纖維井蓋抗壓疲勞檢測設備。
背景技術
鋼纖維混凝土井蓋作為公司的一種新型產品,其具有較強的抗壓能力,是城市道路的重要設施,其質量的好壞在很大程度上決定了道路交通的安全性,為了保證產品的質量,在出廠之前需要對其進行抗壓疲勞測試,只有符合性能指標的井蓋才能夠投放市場,目前常用的檢測設備多數大只能檢測其抗壓能力,而無法模擬正常道路上車輛行走過程中對其產生的疲勞破壞,因此,需要設計一種鋼纖維井蓋抗壓疲勞檢測設備,對其進行疲勞壽命檢測。
實用新型內容
本實用新型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鋼纖維井蓋抗壓疲勞檢測設備,此抗壓疲勞檢測設備采用液壓控制系統對其進行加載,模擬真實的道路車輛對井蓋的碾壓受力情況,進而對其抗壓疲勞進行測試,保證了產品的質量。
為了實現上述的技術特征,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是這樣實現的:鋼纖維井蓋抗壓疲勞檢測設備,它包括底座,所述底座上固定安裝有導向立柱,所述導向立柱的頂部安裝有頂部橫梁,所述頂部橫梁上固定安裝有主液壓缸,所述主液壓缸的活塞桿末端通過球頭與球頭鉸支座構成球頭鉸接,所述球頭鉸支座固定安裝在移動橫梁的頂部,所述移動橫梁的兩端與導向立柱構成滑動配合,所述移動橫梁的下端面固定安裝有擠壓柱;所述底座上固定安裝有導軌,所述導軌上滑動配合安裝有承載小車,所述承載小車的頂部固定有承載架,所述承載架的四個側邊固定安裝有定位標尺,所述承載小車的側面安裝有液壓推動機構;所述主液壓缸與液壓系統相連。
所述導向立柱通過螺栓組件固定安裝在底座上。
所述液壓系統包括油箱,所述油箱支撐在槽鋼底座上,在油箱的頂部安裝有電機,所述電機通過聯軸器與液壓泵相連,并驅動液壓泵提供液壓能,所述液壓泵通過液壓閥組以及第一液壓油管和第二液壓油缸與主液壓缸相連。
所述承載小車的底部安裝有軌道輪,所述軌道輪與導軌構成滾動配合。
所述定位標尺上設置有刻度線。
所述液壓推動機構包括推動液壓缸,所述推動液壓缸固定安裝在固定板的側面,推動液壓缸的活塞桿鉸接在承載小車的機架上。
所述推動液壓缸與液壓系統相連。
所述導軌的末端安裝有定位塊。
本實用新型有如下有益效果:
1、通過采用上述的鋼纖維井蓋抗疲勞檢測設備,能夠檢測井蓋的抗壓疲勞強度,檢測過程中,將需要測試的井蓋搬運之后放置于承載小車的承載架上,然后,通過推動液壓缸將承載小車推送到主液壓缸的底部,啟動液壓系統對井蓋進行模擬加壓測試,待其測試結束之后,對井蓋的變形量進行檢驗,進而檢測其是否滿足抗壓性能。
2、通過電機驅動液壓泵,通過液壓泵與油箱相連,提供液壓能,再由液壓閥組提供給主液壓缸,其中為了模擬正常的道路車輛對井蓋的疲勞壓力,通過PLC控制器控制液壓閥組,再由液壓閥組控制主液壓缸動作,使其提供不同壓力值、不同頻率和不同持續時間的模擬壓力,并設定相應的疲勞測試時間,進而真實模擬道路井蓋受力情形,保證了試驗的準確性和可靠性。
3、通過所述的液壓推動機構能夠將承載小車沿著導軌推動,進而降低作業人員的勞動強度,提高了工作效率。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湖北紅業建材科技開發有限公司,未經湖北紅業建材科技開發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721054750.2/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