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改善水體溶氧效果的旋流式增氧裝置有效
| 申請號: | 201721047546.8 | 申請日: | 2017-08-21 |
| 公開(公告)號: | CN207355271U | 公開(公告)日: | 2018-05-15 |
| 發明(設計)人: | 柳水揚;陳建英 | 申請(專利權)人: | 石獅市順盛水產養殖專業合作社 |
| 主分類號: | A01K63/04 | 分類號: | A01K63/04 |
| 代理公司: | 暫無信息 | 代理人: | 暫無信息 |
| 地址: | 362711 福*** | 國省代碼: | 福建;35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改善 水體 效果 旋流式增氧 裝置 | ||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改善水體溶氧效果的旋流式增氧裝置,包括外殼體、增氧池、進氣管路和進水機構;該增氧池內設有頂部敞口的增氧室,所述進氣管路的吹氣端延伸至該增氧室內;所述外殼體套設于該增氧池的外側,該外殼體和該增氧池之間圍形成分流室,該分流室與該增氧室連通,該進水機構用于向分流室注水。本實用新型的增氧裝置的進水機構注入的水通過若干個進水孔分流進入增氧池,與空氣能夠有效進行接觸、混合,進而有效改善水體的溶氧效率和溶氧效果;而通過第一進水孔的斜向上且向左或者右傾斜的結構設置,使得分流室進入增氧池的水流產生定向旋轉的旋流運動,使得水體與空氣的混合更為充分,溶氧效率和溶氧效果得進一步提升。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增氧裝置,特別是指一種改善水體溶氧效果的旋流式增氧裝置。
背景技術
水產養殖通常需要配置增氧裝置以增加水體的含氧量,進而提高養殖生物的成活率和抑制厭氧菌的生長。目前使用較為廣泛的增氧機主要是靠其自帶的空氣泵將空氣打入水中,以此來實現增加水中氧氣含量的目的。目前的增氧機主要有葉輪式增氧機、水車式增氧機、射流式增氧機、噴水式增氧機、充氣式增氧機、吸入式增氧機、渦流式增氧機、增氧泵、涌噴式增氧機和噴霧式增氧機等,其結構多數較為復雜,設備制造成本高,并且需要經常性的定期檢修,使用成本和維護成本高;而部分價格較為便宜的增氧機的增氧效果并不能滿足實際使用需求,為保障增氧效果,養殖戶需要大幅增加成本進行購置和維護較為高級的增氧機,致使養殖成本大幅增加。
發明內容
本實用新型提供一種改善水體溶氧效果的旋流式增氧裝置,以克服現有的多數增氧機結構復雜、增氧效率低、養殖成本高昂等問題。
本實用新型采用如下技術方案:
改善水體溶氧效果的旋流式增氧裝置,包括外殼體、增氧池、進氣管路和進水機構。上述增氧池內設有頂部敞口的增氧室,上述進氣管路的吹氣端延伸至該增氧室內。上述外殼體套設于該增氧池的外側,該外殼體和該增氧池之間圍形成分流室,該分流室與該增氧室連通,該進水機構用于向分流室注水。增氧池側壁上由下往上設有至少兩行第一進水孔,每一行均由復數個均勻排布的第一進水孔構成,所有該第一進水孔均為由下向上且向左側或者右側傾斜延伸布置。上述吹氣端呈圓臺結構,吹氣端設于上述增氧室底部并沿增氧室深度方向延伸。吹氣端均勻布設有若干出氣孔,出氣孔設于吹氣端的周面上。上述吹氣端的周面錐度為1:5~12,吹氣端的高度為上述增氧室深度的0.25~0.5倍。
由上述對本實用新型結構的描述可知,和現有技術相比,本實用新型具有如下優點:本實用新型的增氧裝置通過外殼體和增氧池之間的分流室的配置,使得進水機構注入的水通過若干個進水孔分流進入增氧池,增大了水流與進氣管路注入的空氣的接觸面積;當進水機構注水壓力較大時,注入增氧池的水呈噴射狀態,與空氣能夠有效進行接觸、混合,進而有效改善水體的溶氧效率和溶氧效果;而通過第一進水孔的斜向上且向左或者右傾斜的結構設置,使得分流室進入增氧池的水流產生定向旋轉的旋流運動,使得水體與空氣的混合更為充分,其接觸面積進一步增加,其溶氧效率和溶氧效果得進一步提升。
附圖說明
圖1為本實用新型的增氧裝置的剖視結構示意圖。
圖2為裝配有整流環和整流蓋的增氧裝置的剖視結構示意圖。
圖3為圖2中的局部A的放大圖。
圖4為本實用新型的整流蓋的仰視結構示意圖。
圖5為圖4中的整流蓋沿B-B方向的剖視結構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參照附圖說明本實用新型的具體實施方式。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石獅市順盛水產養殖專業合作社,未經石獅市順盛水產養殖專業合作社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721047546.8/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水體溶氧改善的旋流式增氧裝置
- 下一篇:一種基于物聯網的鑰匙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