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預防患者壓瘡的新型床墊有效
| 申請號: | 201721042274.2 | 申請日: | 2017-08-18 |
| 公開(公告)號: | CN209270150U | 公開(公告)日: | 2019-08-20 |
| 發明(設計)人: | 賈汝福;楊景艷;王志靜 | 申請(專利權)人: | 滄州市中心醫院 |
| 主分類號: | A61G7/057 | 分類號: | A61G7/057 |
| 代理公司: | 石家莊君聯專利代理事務所(特殊普通合伙) 13125 | 代理人: | 王元清 |
| 地址: | 061001 河*** | 國省代碼: | 河北;13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壓瘡 奶頭狀 凸柱 床墊主體 新型床墊 移動障礙 預防 軀體 臥床 床墊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 床墊 邊緣圍繞 局部組織 透氣性好 中間面層 單柱體 頂面層 剪切力 透氣性 體壓 | ||
本實用新型提供了一種預防患者壓瘡的新型床墊,屬于床墊技術領域,旨在解決現有的預防壓瘡床墊透氣性較差,其結構對于長期臥床或軀體移動障礙患者不適用的問題。它采用的床墊主體是頂面層由四周邊均為高4~7cm的邊緣圍繞中間面層體上為彈性體所制成的數個奶頭狀凸柱的床墊主體,所述數個奶頭狀凸柱分別為單柱體底部直徑為0.2~0.4cm、高0.3~0.5cm、相互間隔為0.3~0.5cm的奶頭狀凸柱。其結構簡單實用,透氣性好,能分散減輕體壓對局部組織壓力、剪切力的作用,適用于長期臥床、軀體移動障礙等患者以及老年人預防壓瘡發生。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屬于床墊技術領域中一種預防壓瘡的床墊。
背景技術
壓瘡醫學上又稱壓力性潰瘍,是長期臥床或軀體移動障礙患者在全身和局部綜合作用下造成皮膚失去正常功能,局部組織長時間受壓,持續缺血而導致的肌肉組織潰爛、破損和壞死的現象。它已成為全球性健康問題。其發生原因是受壓部位受到垂直壓力、摩擦力、剪切力單獨或聯合作用引起,對于患者身體受壓局部而言,只要減輕垂直壓力、摩擦力、剪切力中的任何一種或幾種因素均可減輕壓瘡的發生;研究表明,造成壓瘡的諸多因素中,對局部垂直壓力是引起壓瘡的重要原因,當持續性垂直壓力超過毛細血管壓 (正常為16-32mmHg)時,即可阻斷毛細血管對組織的灌注,致使氧和營養物質供應不足,代謝廢物排泄受阻,導致組織發生缺血、潰爛甚至壞死。隨著人民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和醫療保健技術的不斷進步,對長期臥床或軀體移動障礙患者所需用預防壓瘡床墊的技術要求也越來越高。在公知技術中,現有的床墊種類較多,諸如彈簧床墊、棕櫚床墊、乳膠床墊、水床墊、氣床墊等,但受其構造所限,其結構對于長期臥床或軀體移動障礙患者不適用,尤其是透氣性較差,易生壓瘡,給長期臥床或軀體移動障礙患者使用和護理帶來不便。
發明內容
為了克服現有技術的不足,解決現有的預防壓瘡床墊透氣性較差,其結構對于長期臥床或軀體移動障礙患者不適用的問題。本實用新型之目的是提供一種結構簡單實用,透氣性好,能分散、減輕體壓對局部組織壓力、剪切力的作用,便于長期臥床或軀體移動障礙患者使用和護理方便的新式預防壓瘡床墊。
本實用新型解決上述問題所采用的技術方案是:
一種預防患者壓瘡的新型床墊,所述床墊主體是頂面層由四周邊均為高 4~7cm的邊緣圍繞中間面層體上為彈性體所制成的數個奶頭狀凸柱的床墊主體,所述數個奶頭狀凸柱分別為單柱體底部直徑為0.2~0.4cm、高0.3~ 0.5cm、相互間隔為0.3~0.5cm的奶頭狀凸柱。
上述預防患者壓瘡的新型床墊,所述數個奶頭狀凸柱是相鄰行間交錯均布排列聯體于床墊主體的頂面層上。
上述預防患者壓瘡的新型床墊,所述奶頭狀凸柱的每單柱體內制有封閉芯孔的中空奶頭狀凸柱。
上述預防患者壓瘡的新型床墊,所述床墊主體是床墊墊體四周側面和頂面層開制有通風孔的床墊主體,并在其中的側面通風孔上裝連有單向吸氣閥。
上述預防患者壓瘡的新型床墊,所述床墊主體頂面層下部連接的床墊墊體是塑膠床墊、棕櫚床墊、水床墊、氣床墊的任一種床墊墊體。
上述預防患者壓瘡的新型床墊,所述數個奶頭狀凸柱和所聯體的床墊頂面層是由硅膠、塑膠、軟質海綿、閉孔泡沫塑料的任一種彈性材料制成的。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滄州市中心醫院,未經滄州市中心醫院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721042274.2/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醫用助起器
- 下一篇:一種用于給臥床病人翻身和移動的托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