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一種溝形外輪廓測繪裝置有效
| 申請號: | 201721038805.0 | 申請日: | 2017-08-18 |
| 公開(公告)號: | CN207248155U | 公開(公告)日: | 2018-04-17 |
| 發明(設計)人: | 邱兆美;馬延武;賀智濤;馬淏;金鑫;姬江濤;王俊 | 申請(專利權)人: | 河南科技大學 |
| 主分類號: | G01C7/04 | 分類號: | G01C7/04;G01S15/89 |
| 代理公司: | 鄭州睿信知識產權代理有限公司41119 | 代理人: | 胡偉華 |
| 地址: | 471003 河*** | 國省代碼: | 河南;4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外輪 測繪 裝置 | ||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溝形外輪廓測繪裝置。
背景技術
在播種機開溝器、深松鏟等觸土部件作業過程中,作業之后的溝形參數是評價觸土部件作業質量的重要指標。溝形形狀能夠反應觸土部件對土壤的擾動情況,從而反應觸土部件的工作質量,而且溝形形狀在一定程度上是影響播種質量及作業后出現的“跑墑”現象的重要因素。另外,溝形的截面面積則和牽引比能耗相關,而牽引比能耗則和作業阻力有關,因此溝形的形狀還能夠從側面反映觸土部件的作業性能。溝形參數包括溝形外輪廓的形狀參數以及溝形相對于待測地面的深度參數。
由此可知,作業后的溝形參數對播種機器的整體性能、農業生產活動的質量和作物的產量等方面有著直接的影響。因此,亟需一種能夠對觸土部件作業后的溝形參數進行測繪的測繪方法。
實用新型內容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能夠對觸土部件作業后的溝形參數進行測繪的溝形外輪廓測繪裝置。
為實現上述目的,本實用新型的溝形外輪廓測繪裝置采用如下技術方案:
溝形外輪廓測繪裝置的技術方案1:溝形外輪廓測繪裝置,包括用于與作業裝置連接以由作業裝置牽引沿待測繪溝形延伸方向移動的架體,所述架體包括用于橫跨在待測繪溝的上方的橫梁,所述橫梁上并排設有多個用于在移動過程中檢測其與待測繪溝形外輪廓對應的各個檢測點之間距離的測距傳感器,所述溝形外輪廓測繪裝置還包括用于檢測架體隨作業裝置向前運動的距離的作業測距單元,以測距傳感器在待測繪溝的寬度方向上的位置為X軸坐標、以測距傳感器組件的移動距離為Y軸坐標、以測距傳感器測得的高度值為Z軸坐標得出以所述Y軸坐標為基準的各個檢測點的三維坐標,根據不同Y軸坐標下的各個檢測點的三維坐標繪制得出待測繪溝形的外輪廓,這樣能夠準確地測得溝形截面的外輪廓參數,從而方便根據溝形的外輪廓參數計算分析觸土部件的作業質量以及牽引比能耗。
溝形外輪廓測繪裝置的技術方案2,在溝形外輪廓測繪裝置的技術方案1的基礎上:所述架體上的橫梁設有兩個以上,橫梁上的測距傳感器在待測繪溝形的延伸方向上錯開。
溝形外輪廓測繪裝置的技術方案3,在溝形外輪廓測繪裝置的技術方案1或2的基礎上:所述溝形測繪裝置還包括用于處理所述測距傳感器以及作業測距單元的數據的數據處理系統,以及安裝在架體上的、用于將所述數據處理系統的數據向外傳輸的無線傳輸模塊。
溝形外輪廓測繪裝置的技術方案4,在溝形外輪廓測繪裝置的技術方案1或2的基礎上:所述作業測距單元包括作業速度傳感器及作業計時器。
溝形外輪廓測繪裝置的技術方案5,在溝形外輪廓測繪裝置的技術方案1或2的基礎上:所述測距傳感器為超聲波測距傳感器。
附圖說明
圖1為本實用新型的溝形外輪廓測繪裝置的實施例的結構示意圖;
圖2為圖1的俯視圖;
圖3為圖1中的測距傳感器的原理示意圖;
附圖中:1、底座;3、控制單元;4、數據采集及無線傳輸裝置;5、安裝桿;6、超聲波單元;7、立柱;8、橫梁;11~1i、第一組超聲波測距傳感器;21~2i、第二組超聲波測距傳感器。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結合附圖對本實用新型的實施方式作進一步說明。
本實用新型的溝形外輪廓測繪裝置的具體實施例,如圖1至圖3所示,溝形外輪廓測繪裝置包括用于與作業裝置連接的架體,架體包括兩個底座1以及在兩個底座1上對應設置的立柱7。兩個橫梁8前后相對設置在兩個立柱7的上端,這兩個橫梁8均設置在立柱7的上端靠近外部的位置處,使立柱7的上端圍成框形結構,有利于增強結構強度。本實施例中作業裝置指的是開溝器的觸土部件,實際上還可以將測繪裝置的架體安裝在開溝器的架體上。
兩個安裝桿5安裝在兩個立柱7的上端且處于兩個橫梁8之間,每個安裝桿5上均沿安裝桿5的延伸方向間隔設置有多個超聲波測距傳感器,其中處于前側的安裝桿5上的傳感器為第一組超聲波測距傳感器,處于后側的安裝桿5上傳感器為第二組超聲波測距傳感器。這兩組超聲波測距傳感器在前后方向上錯開,此處所述的錯開指的是兩組超聲波傳感器在前后方向上的投影錯開,這樣就對溝形外輪廓在寬度方向提供多個測量點,提高了測繪精度。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河南科技大學,未經河南科技大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721038805.0/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激光自動安平水準儀
- 下一篇:一種新型物體傾斜檢測報警裝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