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一種選裝型汽車前大燈有效
| 申請號: | 201721036021.4 | 申請日: | 2017-08-18 |
| 公開(公告)號: | CN207094517U | 公開(公告)日: | 2018-03-13 |
| 發明(設計)人: | 張冰峰;胡浩;陳自華 | 申請(專利權)人: | 湖北華龍車燈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F21S41/20 | 分類號: | F21S41/20;F21S43/20;F21V3/02;F21W102/00;F21W103/55;F21W103/20;F21W103/10 |
| 代理公司: | 暫無信息 | 代理人: | 暫無信息 |
| 地址: | 441300 湖*** | 國省代碼: | 湖北;42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選裝型 汽車 大燈 | ||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到汽車燈具領域,具體的是指一種選裝型汽車前大燈。
背景技術
由于前大燈的照明效果直接影響夜間行車駕駛的操作和交通安全,因此世界各國交通管理部門多以法律行式規定了其照明標準。前大燈裝于汽車頭部兩側,用于夜間行車道路的照明?,F有的汽車前大燈一般包括有位置燈、轉向燈、遠近光燈,還可以選裝日間行車燈。因此,同一車型的前大燈一般有兩種,即包括日間行車燈的為一種,不包括的為另一種,其燈罩的設計結構不一樣,燈罩需要分別開模,不能做到一燈兩用(高低配),經濟效益不高;另外,如果選裝了日間行車燈,由于其內置在燈罩內,燈罩為拋物面,日間行車燈的最亮點凸出且正面光強不一致,燈光效果不好;再者就是傳統的機械調光采用內置在燈罩內部的齒輪進行傳動,占用內部空間,燈具散熱效果也不好。
發明內容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是克服現有技術中汽車前大燈中存在的上述缺點和不足,提供一種結構簡單、使用方便、能夠實現一燈兩用、經濟效益高、燈光效果好的選裝型汽車前大燈。
為實現以上目的,本實用新型的技術解決方案是:一種選裝型汽車前大燈,包括燈殼和燈罩,所述燈罩內設置有遠近光燈、轉向燈和位置燈,其特征在于:所述燈罩還包括條形燈罩和條形腔體,條形燈罩位于燈罩頂側,條形燈罩呈半拋物面狀,燈殼內還設置有軟軸,軟軸與調光電機相連。
所述條形腔體內設置有日間行車燈。
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為:
1、本設計燈罩還包括條形燈罩和條形腔體,條形燈罩位于燈罩頂側,相當于燈罩分為兩個部分,常規必須的燈具如位置燈、轉向燈、遠近光燈集中在燈罩內(靠近中間的位置),燈罩上側的條形燈罩和條形腔體用以選裝日間行車燈,且條形燈罩的外表面與燈罩的外表面處于同一拋物面內,能夠做到一燈兩用,不需要額外開設模具,經濟效益高。
2、本設計中條形燈罩呈半拋物面狀,使得日間行車燈采用從上到下的照射投影方式,改善了最亮點凸出且正面光強不一致的缺點。
3、本設計中燈殼內還設置有軟軸,軟軸與調光電機相連,利用軟軸取代了傳統的齒輪傳動方式,節約了燈罩的內部空間,燈具更容易擺放,散熱效果也更好。
附圖說明
圖1是本實用新型的結構示意圖;
圖2是本實用新型中燈罩的后視圖;
圖3是本實用新型的俯視圖。
圖中:燈殼1,燈罩2,遠近光燈3,轉向燈4,位置燈5,條形燈罩6,條形腔體7,軟軸8,調光電機9,日間行車燈10。
具體實施方式
以下結合附圖說明和具體實施方式對本實用新型作進一步詳細的說明。
參見圖1至圖3,一種選裝型汽車前大燈,包括燈殼1和燈罩2,所述燈罩2內設置有遠近光燈3、轉向燈4和位置燈5,其特征在于:所述燈罩2還包括條形燈罩6和條形腔體7,條形燈罩6位于燈罩2頂側,條形燈罩6呈半拋物面狀,燈殼1內還設置有軟軸8,軟軸8與調光電機9相連。
所述條形腔體7內設置有日間行車燈10。
本設計燈罩2還包括條形燈罩6和條形腔體7,條形燈罩6位于燈罩2頂側,相當于燈罩2分為兩個部分,常規必須的燈具如位置燈5、轉向燈4、遠近光燈3集中在燈罩2內(靠近中間的位置),燈罩2上側的條形燈罩6和條形腔體7用以選裝日間行車燈10,且條形燈罩6的外表面與燈罩2的外表面處于同一拋物面內,能夠做到一燈兩用,不需要額外開設模具,經濟效益高。本設計中條形燈罩6呈半拋物面狀,使得日間行車燈10采用從上到下的照射投影方式,改善了最亮點凸出且正面光強不一致的缺點。本設計中燈殼1內還設置有軟軸8,軟軸8與調光電機9相連,利用軟軸8取代了傳統的齒輪傳動方式,節約了燈罩2的內部空間,燈具更容易擺放,散熱效果也更好。本實用新型一燈兩用、經濟效益高、燈光效果好。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湖北華龍車燈有限公司,未經湖北華龍車燈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721036021.4/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