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一種全彩SMD支架改良結構有效
| 申請號: | 201721001819.5 | 申請日: | 2017-08-11 |
| 公開(公告)號: | CN207052623U | 公開(公告)日: | 2018-02-27 |
| 發明(設計)人: | 丁輝 | 申請(專利權)人: | 無錫華晶利達電子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H01L33/48 | 分類號: | H01L33/48;H01L33/62;H01L25/075 |
| 代理公司: | 無錫市大為專利商標事務所(普通合伙)32104 | 代理人: | 曹祖良 |
| 地址: | 214154 江蘇省無錫市惠*** | 國省代碼: | 江蘇;32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全彩 smd 支架 改良 結構 | ||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電子產品領域,具體涉及一種全彩SMD支架改良結構。
背景技術
現有技術中,SMD(表面貼裝器件)產品發光芯片通常是共用一個碗杯,且芯片排列都是一字型。如圖1、圖2所示:申請號為201120149087.0的實用新型專利,提供了一種全彩SMD 支架改良結構,該全彩SMD 支架改良結構包括塑料膠座10、所述塑料膠座10 具有一封裝腔30 以及設置于所述塑料膠座10,并且從所述封裝腔30 內部延伸至所述塑料膠座10 外部兩側的引腳20,所述引腳20 在所述封裝腔30 的內部被分為六個功能區,分別為功能區a、功能區b、功能區c、功能區d、功能區e 和功能區f,所述功能區a、功能區d 和所述功能區e 靠近所述塑料膠座10 中間的一端位于同一條直線上。但是,該方案混色效果較差,存在偏色。
發明內容
本實用新型旨在解決現有技術中存在的問題,提供一種全彩SMD支架改良結構,采用更為科學合理的芯片排列方式,提高混色效果和顏色一致性,避免偏色。
根據本實用新型的技術方案,所述一種全彩SMD支架改良結構,包括座體和引腳,所述座體的上部設有三個封裝腔,所述封裝腔呈三角分布;所述引腳設置于座體的下部,并且從封裝腔內部向外向下延伸至座體的外部兩側。
進一步的,所述封裝腔內部被分割為兩個區域,每個區域內均有引腳,其中一個區域為遠離座體中心的區域,另一個為靠近座體中心的區域。
進一步的,每個封裝腔中遠離座體中心的區域的引腳排列成等邊三角形。
進一步的,所述封裝腔為倒錐形。
與現有技術相比,本實用新型的優點在于,采用三個獨立的封裝腔,芯片排列成等邊三角形,排布更加科學,其內切圓和外接圓都在同一個圓心,這樣兩兩燈光組合的距離是相等的,混光的效果好;顏色和亮度的一致性更加好,色彩更豐富,顏色更逼真,左右無偏色,提高了成品的質量。
附圖說明
圖1為現有技術全彩SMD 支架結構主視圖。
圖2為圖1中結構B 側視圖。
圖3為本實用新型結構示意圖。
圖4為圖3中A-A面剖視圖。
圖5為本實用新型芯片排列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結合具體實施例和附圖對本實用新型作進一步說明。
如圖3、圖4所示:一種全彩SMD支架改良結構,包括座體1和引腳2,座體1上設有三個封裝腔3,封裝腔3為倒錐形,呈三角分布。座體1采用塑料或其他絕緣材料。引腳2設置于座體1內,并且從封裝腔3 內部延伸至座體1外部兩側,同時伸出六只引腳2。封裝腔3內部被分割為兩個區域,其中一個區域為遠離座體1中心的區域,另一個為靠近座體1中心的區域,每個區域內均有引腳2,分別為a、b、c、d、e、f,其中a、b、c區域用于放置紅、黃、藍三顆芯片;d、e、f則是用于打金線,連接引腳2。
如圖3、圖5所示:每個封裝腔3中遠離座體1中心的區域的引腳2排列成等邊三角形,即安裝紅、黃、藍三顆芯片的a、b、c區域排列成等邊三角形,使得紅、黃、藍三顆芯片排列成等邊三角形。
本實用新型三個封裝腔3為單獨發光碗杯,使紅綠藍顏色的單獨發出;芯片排布為等邊三角形,內切圓和外接圓都在同一個圓心,這樣兩兩燈光組合的距離是相等的,混光的效果好;顏色和亮度的一致性更加好,色彩更豐富,顏色更逼真。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無錫華晶利達電子有限公司,未經無錫華晶利達電子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721001819.5/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