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一種風帽有效
| 申請?zhí)枺?/td> | 201721001439.1 | 申請日: | 2017-08-10 |
| 公開(公告)號: | CN207065556U | 公開(公告)日: | 2018-03-02 |
| 發(fā)明(設計)人: | 沈宏 | 申請(專利權)人: | 三元控股集團杭州熱電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F23C10/20 | 分類號: | F23C10/20 |
| 代理公司: | 暫無信息 | 代理人: | 暫無信息 |
| 地址: | 311247 浙*** | 國省代碼: | 浙江;33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風帽 | ||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鍋爐技術領域,具體涉及一種風帽。
背景技術
循環(huán)流化床鍋爐具有燃料適應范圍廣、爐內(nèi)脫硫效率高、氮氧化物排放量小、燃燒效率高、負荷調(diào)節(jié)比大及灰渣可綜合利用等優(yōu)點,在電站鍋爐、工業(yè)鍋爐等領域具有廣泛的應用。循環(huán)流化床鍋爐中鍋爐風帽也是重要組成部件,鍋爐風帽安裝在流化床鍋爐燃燒室底部布風板上,風帽內(nèi)部與風箱相通,將鍋爐送風均勻輸送到爐床料層中,滿足燃燒時所需的空氣,通過控制送風量的大小,使爐床料層始終保持流化沸騰狀態(tài),使煤碳燃燒徹底。
授權公告號CN202328203U的中國專利公布了一種鍋爐風帽,包括風帽體、通風道,風帽體下面圓柱體圓周上設置有18~22個小孔。
上述技術方案中存在一個問題,在較長時間的運行之后,風帽內(nèi)的積渣不易清理。
實用新型內(nèi)容
針對現(xiàn)有技術存在的不足,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風帽,通過中心管與風帽的滑動卡接方便風帽的拆裝,從而當需要對風帽進行清理時,可將風帽拆下進行清渣處理。
為實現(xiàn)上述目的,本實用新型提供了如下技術方案:一種風帽,包括布風板、固定于布風板上的中心管、套于中心管上端的風帽、開設于風帽周壁上的風孔;所述中心管外周壁上固定套設有環(huán)套,環(huán)套外周壁與風帽內(nèi)周壁之間設有便于拆裝風帽的拆裝組件;拆裝組件包括開設于環(huán)套外周壁上的限位槽組和設于風帽內(nèi)周壁上的限位件,限位槽組包括沿中心管軸向設置的第一滑槽、沿中心管周向設置的第二滑槽、沿中心管軸向設置的第三滑槽,第一滑槽一端向上穿出環(huán)套上壁且另一端距環(huán)套下壁有一端距離,第二滑槽一端連接于第一滑槽靠近布風板一側的一端,且另一端與第三滑槽靠近布風板一側的一端連接;限位件包括設于風帽內(nèi)壁上且用于滑動嵌于限位槽組內(nèi)的限位塊,限位塊靠近布風板一側的側壁上固設有沿中心管軸向設置的彈性件;當需要對風帽進行滑動卡接時,使風帽向靠近布風板方向移動并帶動限位塊向靠近布風板方向移動進第一滑槽內(nèi),同時彈性件被壓縮,在轉動風帽帶動限位塊以及彈性件經(jīng)過第二滑槽進行第三滑槽內(nèi),此時彈性件恢復一定量的形變且抵緊限位塊至第三滑槽的不與第二滑槽連接的一端。
通過采用上述技術方案,通過上下移動風帽帶動限位件滑至第一滑槽內(nèi),再旋轉風帽帶動限位件從第一滑槽內(nèi)經(jīng)過第二滑槽滑至第三滑槽內(nèi),等到滑至第三滑槽內(nèi)時,彈性件將限位塊抵緊在第三滑槽平行于中心管周向的槽壁上,從而達到對風帽的限位作用,且整個過程操作簡單,使得在需要對風帽進行清理時,風帽能從中心管上方便的拆下;需要風帽在中心管上正常運行時,風帽能穩(wěn)定的固定在中心管上。
本實用新型的進一步設置為:所述彈性件外側套設有一端固連在限位塊靠近布風板一側的側壁上的第一滑套,彈性件外側套設有第二滑套且第二滑套滑動設于第一滑套內(nèi)部。
通過采用上述技術方案,在將限位塊以及彈性件從第二滑槽一端滑至另一端時,第一滑套與第二滑套能較好的防止彈性件由于摩擦力的緣故發(fā)生沿運動方向的變形。
本實用新型的進一步設置為:所述第二滑槽的寬度由一端向另一端逐漸變小,第二滑槽靠近第一滑槽一端的寬度大于第二滑槽靠近第三滑槽一端的寬度。
通過采用上述技術方案,與第二滑槽槽寬不發(fā)生變化相比,上述設置能減小將限位塊以及彈性件從第一滑槽內(nèi)滑至第二滑槽內(nèi)所需的壓縮量,從而降低這個過程所需的壓縮力;而且限位塊以及彈性件在第二滑槽內(nèi)滑動時,在旋轉的力以及第二滑槽槽壁的配合下繼續(xù)發(fā)生壓縮變形,直至滑進第三滑槽內(nèi)。
本實用新型的進一步設置為:所述第二滑套靠近布風板一端固設有滑動板且滑動板封住第二滑套靠近布風板一端的端口,滑動板靠近布風板一側的側壁上嵌有用于減小滑動板與限位槽組的槽壁的摩擦力的滾珠。
通過采用上述技術方案,通過滾珠的滾動來減小滑動板與限位槽組的槽壁的摩擦力
本實用新型的進一步設置為:所述風帽外壁上固設有便于操作風帽旋轉的操作桿。
通過采用上述技術方案,便于風帽的旋轉以及吊起。
本實用新型的進一步設置為:所述風帽內(nèi)壁上固設有環(huán)形的導向環(huán)板且導向環(huán)板朝向中心管軸線的側壁抵接在中心管外周壁上,導向環(huán)板靠近風帽一側位于風孔與風帽內(nèi)壁的相貫線的最低點,導向環(huán)板呈傾斜設置且遠離中心管一側較靠近中心管一側更靠近布風板。
通過采用上述技術方案,用于對從中心管內(nèi)出來的氣體的導向,從而減小氣體的動力損失,也減小從中心管內(nèi)出來的氣體對拆裝組件的影響。
本實用新型具有以下優(yōu)點: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三元控股集團杭州熱電有限公司,未經(jīng)三元控股集團杭州熱電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yè)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lián)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721001439.1/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wǎn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