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一種混合芳烴類化合物提純分離裝置有效
| 申請號: | 201721000928.5 | 申請日: | 2017-08-11 |
| 公開(公告)號: | CN207270750U | 公開(公告)日: | 2018-04-27 |
| 發明(設計)人: | 張軍 | 申請(專利權)人: | 南京揚子精細化工有限責任公司 |
| 主分類號: | B01D5/00 | 分類號: | B01D5/00;B01J19/00;B01J3/00;C10G29/00;C10G53/02 |
| 代理公司: | 北京挺立專利事務所(普通合伙)11265 | 代理人: | 倪鉅芳 |
| 地址: | 210047 江蘇*** | 國省代碼: | 江蘇;32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混合 芳烴 化合物 提純 分離 裝置 | ||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化工生產設備領域,特別涉及一種混合芳烴類化合物提純分離裝置。
背景技術
碳九芳烴是九個碳原子的芳烴餾分,主要組分有異丙苯、正丙苯、乙基甲苯。乙烯裝置副產的碳九芳烴餾分簡稱碳九,由裂解石腦油、柴油、瓦斯油經抽提分離出碳五苯、甲苯、二甲苯后的剩余餾分,碳九可用于生產石油樹脂、加氫后調和柴油、溶劑油或直接作燃料等,然而據統計,目前我過裂解碳九的利用率很低,其中大部分都是作為燃料進行燃燒,不僅提高了乙烯的加工成本,同時損失可觀的經濟效益。
目前碳九餾分的方法主要有三種,催化聚合法、熱聚合法和自由及引發聚合法,其中催化聚合法工藝簡單,無需催化劑,但是對溫度與氣壓要求較高;有過氧化物引發的游離基的聚合方法,沒有催化劑的去除和廢水排放,凡是反應溫度高,時間長,轉化率低,局和產品的顏色深,軟化點較低,在某些領域不能使用,不同的方法需要使用不同的設備,在進行餾分的過程中自動化程度不高。
實用新型內容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混合芳烴類化合物提純分離裝置,以解決上述背景技術中提出的問題。
為實現上述目的,本實用新型提供如下技術方案:一種混合芳烴類化合物提純分離裝置,包括主體和控制箱,所述主體的內部下端安裝有電加熱器,所述主體的內部在電加熱器的上表面安裝有反應罐,所述反應罐的上端安裝有罐塞,所述罐塞上通過開設通孔分別安裝有進料管、通氣管、出氣管,所述出氣管的另一端安裝有冷凝器,所述冷凝器的另一端安裝有收集槽,所述主體的下端一側通過開設通孔安裝有輸料管,所述輸料管的另一端安裝有催化劑處理池,所述催化劑處理池的內部安裝有格柵,所述催化劑處理池的上端安裝有進液管,所述催化劑處理池的另一端安裝有出液管,所述控制箱安裝在主體的外部一側,同時所述控制箱的輸出端與電加熱器的輸入端電性連接。
優選的,所述主體的內部在反應罐的外壁上安裝有溫度傳感器,所述溫度傳感器的輸出端與控制箱的輸入端電性連接。
優選的,所述罐塞的下表面一側通過開設凹槽安裝有氣壓傳感器,所述氣壓傳感器的輸出端與控制箱的輸入端電性連接。
優選的,所述輸料管上安裝有電磁閥,所述電磁閥的輸入端與控制箱的輸出端電性連接。
優選的,所述通氣管的上端與外部的氣泵的出氣端連接,所述通氣管上安裝有閥門。
與現有技術相比,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如下:
1、本實用新型通過在主體的內部安裝反應罐,在反應罐的下方安裝電加熱器,能夠快速的對反應罐進行加熱,同時在反應管的罐塞上安裝進料管、通氣管、出氣管,在主體的下端安裝輸料管,通過原料中混合物的沸點不同,進行快速的蒸餾,從而進行提純,同時通過在主體的外部一側安裝控制箱,提高裝置的自動化程度。
2、本實用新型通過在出氣管的另一端連接冷凝器,在冷凝器的另一端安裝收集槽,對分離處的物質進行冷凝回收,提高經濟效益。
3、本實用新型通過在主體的內部安裝溫度傳感器,將溫度傳感器的輸出端與控制箱的輸入端電性連接,在提純的過程中能夠準確的保證反應罐中原料的溫度,同時將通氣管的上端與外部氣泵的出氣端連接,在罐塞的下表面通過開設凹槽安裝氣壓傳感器,對反應罐內部的氣壓進行檢測,有效的提高反應的效率。
附圖說明
圖1為本實用新型的整體結構示意圖;
圖2為本實用新型的罐塞的仰視圖。
圖中:1-主體;2-控制箱;3-電加熱器;4-反應罐;5-罐塞;6-進料管;7-通氣管;8-出氣管;9-冷凝器;10-收集槽;11-輸料管;12-催化劑處理池;13-格柵;14-進液管;15-出液管;16-溫度傳感器;17-氣壓傳感器;18-電磁閥。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將結合本實用新型實施例中的附圖,對本實用新型實施例中的技術方案進行清楚、完整地描述,顯然,所描述的實施例僅僅是本實用新型一部分實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實施例。基于本實用新型中的實施例,本領域普通技術人員在沒有做出創造性勞動前提下所獲得的所有其他實施例,都屬于本實用新型保護的范圍。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南京揚子精細化工有限責任公司,未經南京揚子精細化工有限責任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721000928.5/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