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薄膜電容器有效
| 申請號: | 201721000566.X | 申請日: | 2017-08-10 |
| 公開(公告)號: | CN207038353U | 公開(公告)日: | 2018-02-23 |
| 發明(設計)人: | 董耀;陳建強;尚文海 | 申請(專利權)人: | 珠海格力新元電子有限公司;珠海格力電器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H01G4/236 | 分類號: | H01G4/236;H01G4/33 |
| 代理公司: | 北京集佳知識產權代理有限公司11227 | 代理人: | 徐麗,李海建 |
| 地址: | 519100 廣東省珠海*** | 國省代碼: | 廣東;44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薄膜 電容器 | ||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電器元件技術領域,具體的說,涉及一種薄膜電容器。
背景技術
三大被動元器件之一薄膜電容器在國內產量巨大,國內上千家生產制造企業,產品也良莠不齊。傳統的制造工藝大概為薄膜卷繞、定型、噴金、點焊、浸漆和插殼。其中,所謂噴金就是在電容芯子兩端噴上一層均勻的金屬粉末。
目前行業內將薄膜電容器元件與引線連接在一起,以引出電容器的電極的方式采用的是錫焊和點焊方式,即通過錫焊或點焊的方式將引線與薄膜電容元件的鋅層焊接在一起,這兩種方式的共同缺點是引線拉拔力較低,在外力作用下容易造成引線脫落,致使產品無容量。此外,點焊還容易壓傷元件噴金層,使金屬膜受損,影響產品壽命。
因此,提供一種薄膜電容器,提高引線的拉拔力,以提高薄膜電容器的使用壽命,是本領域技術人員目前需要解決的技術問題。
實用新型內容
有鑒于此,本實用新型提供了一種薄膜電容器,提高引線的拉拔力,以提高薄膜電容器的使用壽命。
為實現上述目的,本實用新型提供如下技術方案:
一種薄膜電容器,包括具有鋅層的電容器元件和引出電容器元件的電極的引線組,其中,所述引線組中至少一個引線與所述鋅層噴鋅焊接。
優選的,上述的薄膜電容器中,所述引線組包括分別與所述電容器元件的兩端的所述鋅層連接的第一引線和第二引線。
優選的,上述的薄膜電容器中,所述第一引線和所述第二引線均與所述鋅層噴鋅焊接。
優選的,上述的薄膜電容器中,所述第一引線穿過所述電容器元件的芯棒。
優選的,上述的薄膜電容器中,所述第一引線的長度大于所述第二引線的長度。
優選的,上述的薄膜電容器中,所述鋅層為噴涂層。
優選的,上述的薄膜電容器中,所述引線組中與所述鋅層噴鋅焊接的引線的導電金屬絲為鋅絲。
經由上述的技術方案可知,本實用新型公開了一種薄膜電容器,包括具有鋅層的電容器元件和引出電容器元件的電極的引線組,其中,所述引線組中至少一個引線與鋅層噴鋅焊接。由于電容器元件的鋅層與噴涂點用的材質都是純鋅,鋅與鋅的結合度比鋅與錫的結合度更牢固。噴涂純鋅焊接引線,引線就鑲嵌在純鋅的環境里面,與電容器元件結合到一起,達到引出電極的目的,這種方式不會損傷電容器元件,并且提高了電容器元件與引線的拉拔力。
附圖說明
為了更清楚地說明本實用新型實施例或現有技術中的技術方案,下面將對實施例或現有技術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圖作簡單地介紹,顯而易見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圖僅僅是本實用新型的實施例,對于本領域普通技術人員來講,在不付出創造性勞動的前提下,還可以根據提供的附圖獲得其他的附圖。
圖1為本實用新型實施例提供的薄膜電容器的電容器元件的結構示意圖;
圖2為本實用新型實施例提供的薄膜電容器的結構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本實用新型的核心是提供一種薄膜電容器,提高引線的拉拔力,以提高薄膜電容器的使用壽命。
下面將結合本實用新型實施例中的附圖,對本實用新型實施例中的技術方案進行清楚、完整地描述,顯然,所描述的實施例僅僅是本實用新型一部分實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實施例。基于本實用新型中的實施例,本領域普通技術人員在沒有做出創造性勞動前提下所獲得的所有其他實施例,都屬于本實用新型保護的范圍。
如圖1和圖2所示,本實用新型公開了一種薄膜電容器,包括具有鋅層12的電容器元件1和引出電容器元件1的電極的引線組,其中,所述引線組中至少一個引線與鋅層12噴鋅焊接。由于電容器元件1的鋅層12與噴涂點用的材質都是純鋅,鋅與鋅的結合度比鋅與錫的結合度更牢固。噴涂純鋅焊接引線,引線就鑲嵌在純鋅的環境里面,與電容器元件1結合到一起,達到引出電極的目的,這種方式不會損傷電容器元件1,并且提高了電容器元件1與引線的拉拔力。
具體的實施例中,上述的引線組包括分別與電容器元件的兩端的鋅層連接的第一引線2和第二引線3,并且第一引線2和/或第二引線3與鋅層12噴鋅焊接。此外,在實際中,對于引線組還可能具有三個引線或四個引線,對應不同的薄膜電容器。本申請中優選的方式是將所有的引線均與鋅層12噴鋅焊接。
在實際中第一引線2穿過電容器元件1的芯棒11,第一引線2穿過芯棒11的方式,可方便對第一引線2進行走線,避免對第一引線2的損壞。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珠海格力新元電子有限公司;珠海格力電器股份有限公司,未經珠海格力新元電子有限公司;珠海格力電器股份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721000566.X/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