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智能通道人像比對系統有效
| 申請號: | 201720986002.1 | 申請日: | 2017-08-08 |
| 公開(公告)號: | CN207097086U | 公開(公告)日: | 2018-03-13 |
| 發明(設計)人: | 王義;黃磊;吳二寶;王超群 | 申請(專利權)人: | 合肥中芯創安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G07C9/00 | 分類號: | G07C9/00;G06K9/00 |
| 代理公司: | 暫無信息 | 代理人: | 暫無信息 |
| 地址: | 230000 安徽省合肥市肥西縣*** | 國省代碼: | 安徽;34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智能 通道 人像 系統 | ||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通道監控技術領域,具體涉及智能通道人像比對系統。
背景技術
越來越多的場合在進出口通道處需要使用身份識別的裝置。如:銀行、安防、海關、公安、機要部門及各公司等。在多樣的身份識別方法中,人像比對(主要是基于人臉識別)方法的使用逐漸受到了眾多的青睞,因為與其他身份識別方法相比,人像比對方式具有直觀性強、不接觸、采集方便,安全性高,且設備易操作等特點。人像比對已經成為目前安防、門禁和考勤領域使用非常廣泛的一項技術。
目前市場上出現的通道人像比對系統主要存在識別時間長,效率較低,且有可能出現識別錯誤的情況;另外,在安全性上也存在缺陷。
實用新型內容
本實用新型所要解決的技術問題在于提供智能通道人像比對系統,該系統解決了傳統通道的人像比對系統上識別效率低,安全性差的缺陷,同時提供了些改進的地方。
本實用新型所要解決的技術問題采用以下技術方案來實現:
智能通道人像比對系統,包括通道門,還包括兩個攝像頭,以及與攝像頭連接的人像比對主機,以及與人像比對主機連接的門禁電鎖,所述人像比對主機包括與兩個攝像頭連接的采集模塊,用于采集攝像頭拍攝照片中的人臉特征,以及存儲模塊,用于存儲已登記訪客的人臉模型,以及比對模塊,用于將采集的人臉特征與存儲模塊中的人臉模型特征相比較,以及控制模塊,用于控制門禁電鎖的打開和關閉,所述采集模塊、存儲模塊、控制模塊均連接于比對模塊,所述比對模塊分為第一比對模塊和第二比對模塊,所述智能通道人像比對系統還包括兩個紅外傳感器和一個電磁環,所述兩個紅外傳感器分別設于通道門的內外兩側,所述電磁環設于通道門的側邊,所述紅外傳感器和電磁環均與人像比對主機中的控制模塊連接。
進一步改進在于,所述兩個紅外傳感器一個設在距通道門內側1m遠處,另一個設在距通道門外側0.1m遠處,且兩個紅外傳感器的探測紅外光均平行于通道門。
進一步改進在于,所述智能通道人像比對系統還包括語音播報裝置和顯示裝置,所述語音播報裝置和顯示裝置均與所述控制模塊連接。
進一步改進在于,所述智能通道人像比對系統還包括指紋識別裝置,所述指紋識別裝置包括依次連接的指紋識別器、指紋分析器和控制器,所述控制器連接于所述門禁電鎖和電磁環。
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采用第一比對模塊和第二比對模塊的雙比對模塊結構,分擔了人臉特征比對任務,提高了比對效率,較少了從采集到判斷再到開門的時間;另外當人員站在通道門外太近,會及時檢測到并語音提醒,防止發生被門撞到的危險,當人員經過通道門后,離開了安全距離,才會關閉通道門,同樣避免了安全事故發生;整個過程實現全自動話、智能化,只需要定期巡視檢查,節省了人力成本。
附圖說明
圖1為本實用新型的系統結構圖;
圖2為通道門及其相關部件的連接關系圖。
其中,1-通道門,2-紅外傳感器,3-門禁電鎖,4-電磁環。
具體實施方式
為了使本實用新型實現的技術手段、創作特征、達成目的與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結合具體圖示,進一步闡述本實用新型。
如圖1所示,智能通道人像比對系統,包括通道門,還包括兩個攝像頭,以及與攝像頭連接的人像比對主機,以及與人像比對主機連接的門禁電鎖,人像比對主機包括與兩個攝像頭連接的采集模塊,用于采集攝像頭拍攝照片中的人臉特征,以及存儲模塊,用于存儲已登記訪客的人臉模型,以及比對模塊,用于將采集的人臉特征與存儲模塊中的人臉模型特征相比較,以及控制模塊,用于控制門禁電鎖的打開和關閉,采集模塊、存儲模塊、控制模塊均連接于比對模塊,比對模塊分為第一比對模塊和第二比對模塊。智能通道人像比對系統還包括兩個紅外傳感器和一個電磁環。
優選的,智能通道人像比對系統還包括語音播報裝置和顯示裝置,語音播報裝置和顯示裝置均與控制模塊連接。
優選的,智能通道人像比對系統還包括指紋識別裝置,指紋識別裝置包括依次連接的指紋識別器、指紋分析器和控制器,控制器連接于門禁電鎖和電磁環。指紋識別裝置可獨立的控制電磁環和門禁電鎖,這樣是為了訪客不方便進行人臉識別時,可通過指紋驗證。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合肥中芯創安信息科技有限公司,未經合肥中芯創安信息科技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720986002.1/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智能變電站建筑安防系統
- 下一篇:一種可視化來訪裝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