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一種保溫管的轉角連接結構有效
| 申請號: | 201720982601.6 | 申請日: | 2017-08-08 |
| 公開(公告)號: | CN207073668U | 公開(公告)日: | 2018-03-06 |
| 發明(設計)人: | 陳新宇;陳燕青 | 申請(專利權)人: | 廈門同力節能科技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F16L43/02 | 分類號: | F16L43/02;F16L59/02 |
| 代理公司: | 廈門市新華專利商標代理有限公司35203 | 代理人: | 朱凌 |
| 地址: | 361000 福建省廈門市湖里*** | 國省代碼: | 福建;35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保溫 轉角 連接 結構 | ||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指一種保溫管。
背景技術
冬天水管的熱損失造成極大的能源浪費,為降低從熱水箱到用戶熱水管的熱損失,通常采用以下幾種方法:1、在管道表面包裹保溫布,這種方法的缺陷在于:安裝比較麻煩,而且人工包覆使保溫層與管道外壁之間有較大空隙,所以保溫效果不夠理想,仍然有較大的能量外泄,特別是在保溫布破損的情況下,還容易發生燙傷或凍傷,存在安全隱患。2、現有的保溫管從里到外分為三層結構,內層的鋼管層、中間的保溫材料層和外層的PVC保護管層,其中,保溫材料層是采用高壓發泡機在鋼管與PVC保護管之間形成的空腔中一次性注入硬質聚氨酯泡沫塑料原液而成,這種方法的缺點是:保溫管在制造過程中,內管和外管之間容易發生相對位移,造成保溫管變形或者嚴重偏心,從而使保溫材料厚度不均,影響保溫效果,并且在日后的安裝過程中還會出現接管困難、接口處留有間隙,從而降低了保溫效果,且外形不美觀等問題; 3、現有技術中保溫管連接是在連接處包裹保溫布,操作麻煩,而且難以保證保溫管的同軸度,連接后保溫效果不理想。
有鑒于此,本設計人針對上述結構設計上未臻完善所導致的諸多缺失及不便,而深入構思,且積極研究改良試做而開發設計出本實用新型。
實用新型內容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種保溫管的轉角連接結構,保溫效果好并且可實現快速連接。
為達上述目的,本實用新型的技術方案是:一種保溫管的轉角連接結構,包括保溫管及用于保溫管轉角連接的彎頭,所述保溫管包括內管、外管、彈性支架和保溫層,內管與外管相套,保溫層設置在內管與外管之間,內管通過彈性支架固定在外管的中心,該彈性支架可單向移動的設置在內管上;所述彎頭由兩對稱的上半彎頭和下半彎頭對合形成的中空彎管,上半彎頭和下半彎頭其中一側邊通過鉸鏈鉸接在一起,其余側邊通過卡扣可拆扣合。
所述彈性支架具有一中空套環,該套環緊配合套置在內管的表面,套環的四周均布若干個彈性支撐臂,該彈性支撐臂的末端橫向設有反向止動片,該反向止動片的上表面抵靠在外管內壁上。
所述彈性支撐臂的上部偏離中空套環軸心線的垂直面朝一側略微傾斜。
所述反向止動片的上表面呈齒形。
所述彎頭中空部形成一彎孔,該彎孔的兩端孔口形成凸緣,該凸緣的內徑與保溫管的外徑相匹配。
所述上半彎頭或下半彎頭的管壁上設有澆注發泡劑的注入口和通氣孔。
所述卡扣為公扣和母扣的配合,分別對應設置在上半彎頭和下半彎頭結合部側壁上。
所述上半彎頭和下半彎頭內面彎折處設有支撐柱,上半彎頭與下半彎頭對合后兩支撐柱支撐的保溫管內管上。
所述反向止動片與彈性支撐臂一體成型。
所述保溫層通過注入硬質聚氨酯泡沫塑料原液而形成。
采用上述結構,本實用新型彈性支架的設計使保溫管內管和外管可保持相對高的同軸度,形成的保溫層壁厚均勻,進而保證保溫效果,而作為該保溫管轉角連接用的彎頭是由兩個對稱的上半彎頭和下半彎頭對合形成,上半彎頭和下半彎頭的一側通過鉸鏈鉸接,另一側通過卡扣扣合,藉此可達成保溫管的快速連接。
附圖說明
圖1為本實用新型的結構剖視圖;
圖2為本實用新型彎頭結構立體圖;
圖3為本實用新型彎頭打開狀態的平面圖;
圖4為本實用新型彎頭上半彎頭的結構示意圖;
圖5為本實用新型彎頭下半彎頭的結構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以下結合附圖及具體實施對本實用新型作詳細說明。
如圖1至圖5所示,本實用新型的一種保溫管的轉角連接結構,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廈門同力節能科技有限公司,未經廈門同力節能科技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720982601.6/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基因測序試劑組分擺放提示系統及方法
- 下一篇:一種市政工程用的道路防撞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