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高通量固相萃取裝置有效
| 申請號: | 201720972480.7 | 申請日: | 2017-08-03 |
| 公開(公告)號: | CN207187184U | 公開(公告)日: | 2018-04-06 |
| 發明(設計)人: | 王延龍;王永;王兆全;姜雅紅 | 申請(專利權)人: | 昌邑市檢驗檢測中心 |
| 主分類號: | B01D15/10 | 分類號: | B01D15/10 |
| 代理公司: | 北京中索知識產權代理有限公司11640 | 代理人: | 宋濤 |
| 地址: | 261399 山*** | 國省代碼: | 山東;37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通量 萃取 裝置 | ||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食品分析測試領域,尤其涉及一種高通量固相萃取裝置。
背景技術
固相萃取是近年發展起來一種樣品預處理技術,由液固萃取和柱液相色譜技術相結合發展而來,通過活化、上樣、淋洗、洗脫四個步驟對樣品進行分離、純化和濃縮,可以提高分析物的回收率,更有效的將分析物與干擾組分分離,減少樣品預處理過程,操作簡單、省時、省力。廣泛應用于實驗室樣品的前處理。
目前的前處理裝置存在以下不足:
1、大部分的固相萃取裝置在操作時需要將活化、上樣、淋洗過程中產生的廢液需要手動倒出,前處理過程中需要關閉抽真空裝置,并更換收集容器,操作比較繁瑣、耗時長且產生的有機溶劑對操作人員帶了潛在危害。
2、通常一次前處理過程只能對一個樣品管進行操作,這導致在實際檢測中大批量的樣品往往會花費大量的時間。
綜上可知,現有技術在實際使用上顯然存在不便與缺陷,所以有必要加以改進。
實用新型內容
針對上述的缺陷,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高通量固相萃取裝置,通過在萃取支架設置多個可獨立開關的連接通孔使裝置可以同時處理多個、多種試樣,提高了處理的效率也增加了處理的靈活性,使之能滿足不同的檢測需求。產生的廢液進入真空容器并采用負壓的方式吸入集液瓶統一處理,整個過程在密閉條件下進行,避免了廢液擴散污染環境。
為了實現上述目的,本實用新型提供一種高通量固相萃取裝置,包括萃取支架、真空容器、集液瓶、真空泵;
所述萃取支架上設有與所述真空容器的側壁配合的環狀凹槽,且在所述環狀凹槽包圍的區域內設有若干連接通孔;
所述連接通孔上端連接固相萃取柱,下端連接導流針頭;
所述各連接通孔上均設有一個旋轉開關;
所述真空容器上設有真空連接口,所述真空連接口通過第一連接管連接所述集液瓶;
所述集液瓶通過第二連接管連接所述真空泵。
所述萃取支架下方設有接液管支架;所述接液管支架上放置接液管;所述接液管數量與所述連接通孔相同,且所述導流針頭插入所述接液管內。
所述接液管支架分為上下兩層,且上下兩層分別設有數量相同且中心同軸的支架通孔和支架盲孔;所述支架通孔的直徑略大于所述接液管的直徑,且所述支架通孔的數量與所述連接通孔相同。
所述真空容器為玻璃容器。
所述萃取支架上還設有若干支撐腿,且支撐腿長度超過導流針頭。
所述真空泵為無油真空泵。
所述環狀凹槽包圍區域內還設有一個連接負壓表的負壓表連接孔。
所述連接通孔的數量為12個。
本實用新型通過在萃取支架設置多個可獨立開關的連接通孔使裝置可以同時處理多個、多種試樣,提高了處理的效率也增加了處理的靈活性。產生的廢液進入真空容器并采用負壓的方式吸入集液瓶統一處理,整個過程在密閉條件下進行,避免了廢液擴散污染環境。真空泵選用結構簡單、體積小、操作方便的無油真空泵。整個裝置成本低,結構簡單,操作方便,靈活性高可以滿足多種檢測需求。
附圖說明
圖1是本實用新型的結構示意圖;
圖2是本實用新型萃取支架仰視示意圖;
圖3是本實用新型接液管和接液管支架示意圖;
在圖中,1-固相萃取柱,2-連接通孔,21-旋轉開關;
3-萃取支架,31-支撐腿,32-環狀凹槽,33-負壓表連接孔;
4-導流針頭,5-真空容器,51-真空連接口,6-集液瓶,7-真空泵,8-負壓表;
91-第一連接管,92-第二連接管,10-接液管,11-接液管支架,111-支架通孔,112-支架盲孔。
具體實施方式
為了使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技術方案及優點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結合附圖及實施例,對本實用新型進行進一步詳細說明。應當理解,此處所描述的具體實施例僅僅用以解釋本實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實用新型。
參見圖1、圖2本實用新型提供了一種高通量固相萃取裝置,包括固相萃取柱1,萃取支架3,真空容器5,集液瓶6,真空泵7;
所述萃取支架3上設有與所述真空容器5側壁配合的環狀凹槽32;且在所述環狀凹槽32包圍區域設有若干連接通孔2;
所述連接通孔2上端連接所述固相萃取柱1,下端連接導流針頭4;
所述各連接通孔2上均設有一個旋轉開關21;每個連接通孔2可以均可以獨立開關。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昌邑市檢驗檢測中心,未經昌邑市檢驗檢測中心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720972480.7/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