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一種新型雙鍋筒橫置式高效余熱鍋爐有效
| 申請號: | 201720971986.6 | 申請日: | 2017-08-06 |
| 公開(公告)號: | CN207179611U | 公開(公告)日: | 2018-04-03 |
| 發明(設計)人: | 褚俊喜;李俊民;王健濱;張景堯;趙建勛;邢軍華;趙文強;劉振華 | 申請(專利權)人: | 鄭州中鼎鍋爐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F22B1/18 | 分類號: | F22B1/18 |
| 代理公司: | 暫無信息 | 代理人: | 暫無信息 |
| 地址: | 450000 河*** | 國省代碼: | 河南;4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新型 雙鍋筒橫置式 高效 余熱 鍋爐 | ||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余熱鍋爐,尤其涉及一種新型雙鍋筒橫置式高效余熱鍋爐。
背景技術
通常熱源為氣介質的余熱鍋爐多采用臥式單煙道或多煙道布置,鍋爐的過熱器、對流管束、省煤器等部件分散布置,受熱面一般為光管結構;其除塵主要依據煙道內的飛灰自然沉降,效果較差,且易形成煙氣局部短路,降低受熱面的傳熱效率,并且結構龐大、復雜、占地面積大、成本高。
實用新型內容
本實用新型所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是提供一種新型雙鍋筒橫置式高效余熱鍋爐,本鍋爐采用上下雙鍋筒結構,對流管束通過脹接形式把上鍋筒與下鍋筒連通,省煤器采用膜式結構,由水冷膜式壁組成兩級煙塵分離裝置。
為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本實用新型采用如下技術方案:一種新型雙鍋筒橫置式高效余熱鍋爐,包括基礎、前爐墻、上鍋筒和下鍋筒,上鍋筒和下鍋筒通過對流管束相通,前爐墻內部設置有過熱器,所述的前爐墻上靠近下鍋筒處開設有進煙口,左側爐墻上靠近上鍋筒處開設有出煙口,在上鍋筒和下鍋筒之間設置有蒸發受熱面煙道,對流管束布置在蒸發受熱面煙道內;蒸發受熱面煙道前側設有爐膛煙道、后側設有尾部受熱面煙道;過熱器布置在爐膛煙道內,省煤器布置在尾部受熱面煙道內;下鍋筒兩側分別設置有一級煙塵分離裝置和二級煙塵分離裝置。
所述的蒸發受熱面煙道、爐膛煙道、尾部受熱面煙道均由膜式壁煙道隔墻組成。
所述的蒸發受熱面煙道由中前膜式壁煙道隔墻和中后膜式壁煙道隔墻組成;爐膛煙道由前膜式壁煙道隔墻和中前膜式壁煙道隔墻組成;尾部受熱面煙道由中后膜式壁煙道隔墻和后膜式壁煙道隔墻組成。
所述的一級煙塵分離裝置由下鍋筒、前膜式壁煙道隔墻和中前膜式壁煙道隔墻組成,二級煙塵分離裝置由下鍋筒、中后膜式壁煙道隔墻和后膜式壁煙道隔墻組成。
所述的對流管束通過脹接形式連接于上鍋筒和下鍋筒之間,垂直順列布置于蒸發受熱面煙道內,采用煙氣四次折流板中間折流以提高煙氣流速并形成橫向沖刷。
采用本實用新型所述的技術方案后,由于對流管束采用煙氣四次折流板中間折流以提高煙氣流速并形成橫向沖刷,提高了對流管束的傳熱能力,同時采用W型煙道、雙鍋筒橫置布置,在W型煙道的下部構成一級煙塵分離裝置和二級煙塵分離裝置,受熱面具有既傳熱又隔煙的多功能性。尾部煙道中的省煤器采用膜式結構,增加了省煤器換熱面積。由于對流管束通過脹接形式把上鍋筒和下鍋筒連通,工質在對流管束、上鍋筒及上鍋筒三者之間靠密度差形成可靠的自然循環,不需要配置下降管和導汽管。這樣,本余熱鍋爐能夠達到高效傳熱、兩級爐內煙塵分離的功能,具有結構緊湊、成本低、占地面積小和高效、環保、節能等優點。
附圖說明
圖1為本實用新型主視結構剖視圖。
圖2為本實用新型俯視結構剖視圖。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結合附圖對本實用新型的實施方式進一步的說明。
實施例
如附圖1-2所示,一種新型雙鍋筒橫置式高效余熱鍋爐,鍋爐主體安放在混凝土基礎(1)上,進煙口(2)開設在前爐墻(5)的靠近下鍋筒(4)處,煙氣從進煙口(2)進入鍋爐主體,由前膜式壁煙道隔墻(7)和中前膜式壁煙道隔墻(9)組成的爐膛煙道(6)的下方由下鍋筒(4)、前膜式壁煙道隔墻(7)和中前膜式壁煙道隔墻(9)組成的一級煙塵分離裝置(3),煙氣通過一級煙塵分離裝置(3)后轉向90 o向上通過爐膛煙道(6),飛灰由于慣性落入一級煙塵分離裝置(3)底部,過熱器(8)布置在爐膛煙道(6)內。煙氣向上通過過熱器(8)后轉向90 o向后進入蒸發受熱面煙道(11),蒸發受熱面煙道(11)由中前膜式壁煙道隔墻(9)和中后膜式壁煙道隔墻(14)組成。煙氣在對流管束(12)底部水平出口通過由尾部受熱面煙道(16)的下方由下鍋筒(4)、中后膜式壁煙道隔墻(14)和后膜式壁煙道隔墻(17)組成的二級煙塵分離裝置(18)折向90 o向上進入尾部受熱面煙道(16),煙氣通過二級煙塵分離裝置(18)后,飛灰由于慣性落入二級煙塵分離裝置(18)底部,然后定期清理出爐外。尾部受熱面煙道(16)由中后膜式壁煙道隔墻(14)和后膜式壁煙道隔墻(17)組成,省煤器(15)布置在尾部受熱面煙道(16)內。煙氣向上通過省煤器(15)后通過出煙口(13)排出爐外。
為使過熱器的出口蒸汽達到額定出口參數,所述的過熱器由噴水減溫器集箱、過熱器蛇形管、進口集箱和出口集箱組成。過熱器蛇形管懸吊于爐膛煙道內。為提高煙氣對省煤器的沖刷,所述的省煤器由鍋爐鰭片管彎成蛇形結構吊掛在支撐鋼架上,橫向錯列布置于尾部受熱面煙道內。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鄭州中鼎鍋爐股份有限公司,未經鄭州中鼎鍋爐股份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720971986.6/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一種新型醫療危廢余熱鍋爐
- 下一篇:一種粉煤半焦的冷卻及余熱回收裝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