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一種全天候無感監控裝置有效
| 申請號: | 201720970057.3 | 申請日: | 2017-08-04 |
| 公開(公告)號: | CN207075057U | 公開(公告)日: | 2018-03-06 |
| 發明(設計)人: | 熊澤群;汪運;章海斌;焦坤;魏治成;劉巍;顧新行;蔡科偉;陽紅劍;劉文濤;李世民;沈風;張寧;魏巖巖;王雄奇;邱巍;陳皓;何美慧;郭振龍 | 申請(專利權)人: | 國網安徽省電力公司檢修公司;國家電網公司;上海維坤通信科技有限公司;維坤智能科技(上海)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H04N7/18 | 分類號: | H04N7/18;F16M11/24;F16M11/08;G01S17/08 |
| 代理公司: | 合肥市上嘉專利代理事務所(普通合伙)34125 | 代理人: | 郭華俊 |
| 地址: | 230061 安*** | 國省代碼: | 安徽;34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全天候 監控 裝置 | ||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變電站監控技術領域,特別涉及一種全天候無感監控裝置。
背景技術
隨著電力系統向智能化、無人化方向發展,對變電站內作業管控的安全工作帶來了一系列新的挑戰:在站內現場作業過程中,需要實時監護吊車的作業高度、人員攀爬高度與帶電體之間的安全距離;在無人值守變電站中,需要全程監控動物、塑料凳移動目標的非法闖入;在監控圖怕、視頻影像等資料信息中,快速定位移動目標的行動軌跡和某一時刻的位置、速度等信息。
目前采用的監控裝置一般以可見光傳感器為主,這種監控方式存在的缺陷在于:一是,這種傳感器受環境、氣象條件的影響較大,全天候監控能力有限。二是,對目標的空間位置感知不夠精確,在電力等危險作業場所內,無法提供基于精確空間位置的人員、作業安全監護能力。三是,傳統監控對圖片和視頻影像等資料的分析處理較少,缺乏分析手段,不能充分發揮資料的作用。四是,基于作業配帶的有感監控裝置,無法監控非法闖入。
實用新型內容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全天候無感監控裝置,以對電力系統作業全程進行監控。
為實現以上目的,本實用新型采用的技術方案為:提供一種全天候無感監控裝置,該監控裝置包括:
激光雷達、定位機構、高速球機、升降機構、工控機、交換機以及 wifi模塊;
激光雷達、定位機構以及高速球機安裝在升降機構上,工控機的一個端口分別與激光雷達、定位機構以及高速球機連接進行雙向通信,工控機的另一端口通過交換機與wifi模塊連接,wifi模塊與后臺管理系統連接進行雙向通信。
其中,該監控裝置還包括:由機箱上蓋、箱體以及機箱下殼組成的機箱,激光雷達、定位機構、高速球機、升降機構均安裝在箱體內。
其中,所述的工控機、交換機分別插接在插卡外殼對應的位置上,插接外殼插接在箱體中且插卡外殼插接在箱體箱壁的一端扣接有擋板。
其中,所述的插接外殼插接在箱體內部的一端側壁上設有接口槽,插接外殼上的工控機和交換機通過接口槽與接口處理模塊的一端連接,接口處理模塊的另一端與激光雷達、定位機構以及高速球機連接。
其中,所述的箱體底部還設置可充電鋰電池以及充電模塊,鋰電池分別與激光雷達、定位機構、高速球機、升降機構、工控機以及交換機連接進行供電。
與現有技術相比,本實用新型存在以下技術效果:本實用新型采用激光雷達以高測量精度、精細的時間和空間分辨率以及大的探測跨度,彌補了傳統視頻、微波雷達在上述監控要求上的不足,監控能力得到了較大的提升。采用定位機構可以獲取監控到的目標的三維空間坐標,定位監控目標準確的位置信息、速度信息等。而且,本實用新型中的監控裝置采用的無感感知移動目標,僅需一臺設備即可實現,節省了監控裝置的體積,使用方便。
附圖說明
下面結合附圖,對本實用新型的具體實施方式進行詳細描述:
圖1是本實用新型中一種全天候無感監控裝置的爆炸圖;
圖2是本實用新型中插卡外殼、插接擋板以及接口處理模塊之間的結構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為了更進一步說明本實用新型的特征,請參閱以下有關本實用新型的詳細說明與附圖。所附圖僅供參考與說明之用,并非用來對本實用新型的保護范圍加以限制。
如圖1所示,本實施例公開了一種全天候無感監控裝置,該監控裝置包括:激光雷達11、定位機構12、高速球機13、升降機構14、工控機15、交換機16以及wifi模塊;激光雷達11、定位機構12以及高速球機13安裝在升降機構14上,工控機15的一個端口分別與激光雷達 11、定位機構12以及高速球機13連接進行雙向通信,工控機15的另一端口通過交換機16與wifi模塊連接,wifi模塊與后臺管理系統連接進行雙向通信。
在實際應用中,本實施例中的監控裝置利用激光雷達11、高速球機 13以及定位機構12對運動物體進行檢測,激光雷達11掃描周圍的物體,對運動物體進行位置、速度的判斷并實現自動跟蹤。在滿足一定條件下,工控機16控制高速球機13對運動物體進行連續拍照,并將拍攝到的圖片通過wifi模塊傳輸至后臺管理系統,后臺管理系統對圖片進行識別存檔,同時也能通過wifi模塊接收后臺管理系統發送的命令以執行指定的任務。
進一步地,本實施例中的升降機構14能對激光雷達11、高速球機 13的高度進行調節,以滿足不同場景的需求。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國網安徽省電力公司檢修公司;國家電網公司;上海維坤通信科技有限公司;維坤智能科技(上海)有限公司,未經國網安徽省電力公司檢修公司;國家電網公司;上海維坤通信科技有限公司;維坤智能科技(上海)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720970057.3/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一種便攜式家庭視頻診斷系統
- 下一篇:可見光音視頻傳輸系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