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一種扇形支腳有效
| 申請號: | 201720968335.1 | 申請日: | 2017-08-04 |
| 公開(公告)號: | CN208435004U | 公開(公告)日: | 2019-01-29 |
| 發明(設計)人: | 吳石艮 | 申請(專利權)人: | 格聯特(廈門)休閑用品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A47B91/00 | 分類號: | A47B91/00;A47B13/02;A47C19/02;A47C7/00 |
| 代理公司: | 廈門市新華專利商標代理有限公司 35203 | 代理人: | 渠述華 |
| 地址: | 361000 福建省廈門*** | 國省代碼: | 福建;35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底板 連接片 支腳 側板 向上延伸 定位孔 支撐管 本實用新型 直角扇形狀 弧形過渡 開口向上 直角扇形 磕碰 架桿 | ||
一種扇形支腳,包括一截面為直角扇形狀的支撐管,直角扇形支撐管的兩直角邊上分別連接一連接片,連接片為開口向上的U型槽。連接片包括一底板及底板兩側向上延伸的側板,底板上設有定位孔。連接片包括一底板及底板兩側向上延伸的側板,各側板上設有定位孔。本實用新型的支腳外側形成弧形過渡,可避免磕碰,且支腳上直接連接兩側架桿,安裝更簡便。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家具的技術領域,更具體的說涉及一種扇形支腳。
背景技術
常見家具中的支腳結構,例如床腳、桌腳、椅腳等,一般是為方形桿狀的支撐支腳結構,連接在床架、桌板或椅座板等下方形成支撐,而方管狀的支腳相對于圓管狀支腳更方便兩側支撐桿件的連接。
以床腳為例說明,床腳設置在床架中各床角的下方,兩側的床架桿可連接至床腳兩側面上,兩相交的床架桿在轉角相交處連接。在床架的床角中,對于方形桿狀的床腳結構,或是相交連接的兩床架桿在相交處形成的轉角,拐角處會存在凸起的棱邊,人們在經過床角時,容易撞到突出的邊角,造成磕碰受傷,存在一定的安全隱患。且床角中,兩側相交連接的床架桿需要進行連接組合,再連接上床腳,使結構更加復雜,連接上更繁瑣,增加了安裝難度。
實用新型內容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扇形支腳,支腳外側形成弧形過渡,可避免磕碰,且支腳上直接連接兩側架桿,安裝更簡便。
為了達成上述目的,本實用新型的解決方案是:
一種扇形支腳,包括一截面為直角扇形狀的支撐管,直角扇形支撐管的兩直角邊上分別連接一連接片,連接片為開口向上的U型槽。
進一步,連接片包括一底板及底板兩側向上延伸的側板,底板上設有定位孔。
進一步,連接片包括一底板及底板兩側向上延伸的側板,各側板上設有定位孔。
采用上述結構后,本實用新型將支腳的支撐管設計為直角扇形管體,扇形支腳的外側面形成過渡的弧形面,可避免支腳產生外凸邊造成磕碰受傷。而在支腳形成開口向上的U型槽,兩側的支撐桿件可直接連接其上,使安裝更簡便,也避免了兩側相交連接的支撐桿件產生具有凸起邊的轉角,令轉角連接處更安全。
附圖說明
圖1為本實用新型第一實施例的立體結構的示意圖;
圖2為本實用新型第一實施例的俯視圖;
圖3為本實用新型第一實施例的側視圖;
圖4為本實用新型第二實施例的俯視圖;
圖5為本實用新型第二實施例的側視圖。
具體實施方式
為了進一步解釋本實用新型的技術方案,下面通過具體實施例來對本實用新型進行詳細闡述。
結合圖1至圖3所示,本實用新型的扇形支腳的第一實施例,該扇形支腳10包括支撐管1及設于該支撐管1上的兩連接片2,兩連接片2分別可連接支撐桿件。支撐管1的截面為直角扇形狀,兩連接片2分別設于該直角扇形支撐管1的兩直角邊上,位于支撐管中兩直角邊的近頂端處。兩連接片2分別為開口向上的U型槽結構,可令連接片的縱向截面為“凵”型,支撐桿件可分別限位并連接在連接片2中。為方便支撐桿件的連接,可在連接片上設置定位孔,連接片2包括一底板21及底板兩側向上延伸的側板22,可令外側的側板22齊平在直角邊外側邊內,扇形支腳10位于支撐桿件兩側,在底板21上設有定位孔211,支撐桿件可橫向插入連接片2形成的U型槽中,再通過鉚釘螺釘等將支撐桿件固定在連接片2上形成連接。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格聯特(廈門)休閑用品有限公司,未經格聯特(廈門)休閑用品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720968335.1/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