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燙印涂料生產工藝中的粘度檢測設備有效
| 申請號: | 201720958079.8 | 申請日: | 2017-08-02 |
| 公開(公告)號: | CN207248684U | 公開(公告)日: | 2018-04-17 |
| 發明(設計)人: | 劉俊雄;顏小陸 | 申請(專利權)人: | 宿遷市萬尚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G01N11/14 | 分類號: | G01N11/14 |
| 代理公司: | 南京眾聯專利代理有限公司32206 | 代理人: | 顧進 |
| 地址: | 223800 江蘇省*** | 國省代碼: | 江蘇;32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涂料 生產工藝 中的 粘度 檢測 設備 | ||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化工檢測領域,尤其是一種燙印涂料生產工藝中的粘度檢測設備。
背景技術
涂料在實際使用過程中,涂料的粘度往往會直接影響其加工精度,故需對于成型涂料進行粘度的檢測;現有的涂料粘度檢測往往通過針對旋轉部件在待檢測涂料內的轉速進行實時檢測,并通過對于上述轉速的分析以獲取涂料的粘度數值。然而,現有的粘度檢測設備在將旋轉部件置于待檢測涂料之中時,其表面往往會附著有一定的氣泡或其余雜質,尤其是附著在上述部件底端部的氣泡,其難以自行上浮至涂料液面之中;上述氣泡的存在極易影響轉速檢測的精度,進而使得涂料粘度的檢測精度亦會隨之下降。
實用新型內容
本實用新型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是提供一種燙印涂料生產工藝中的粘度檢測設備,其可在檢測過程中對于檢測部件之上可能影響檢測精度的氣泡進行實時消除。
為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燙印涂料生產工藝中的粘度檢測設備,其包括有機架,機架之中設置有在豎直方向上延伸的檢測桿件,檢測桿件端部設置有檢測端體,檢測端體之上設置有轉速傳感器,檢測桿件之上連接有驅動其進行旋轉的驅動電機;所述機架之中設置有檢測容器,所述檢測端體延伸至檢測容器內部;所述檢測端體之上設置有經由其側端面延伸至其底端部的導流管道,導流管道包括有延伸至檢測端體側端部之上的第一端部,以及延伸至檢測端體底端部之上的第二端部,導流管道的第一端部沿檢測端體側端面的切線方向進行延伸。
作為本實用新型的一種改進,所述檢測端體之中設置有至少3個導流管道,多個導流管道關于檢測端體的軸向成旋轉對稱,檢測端體之中,任意兩個導流管道的第一端部之間分別設置有一個轉速傳感器。采用上述技術技術方案,其可通過多個導流管道的設置以在檢測端體之上形成均勻的導流位置,進而避免檢測端體周邊液流受導流管道的設置而受到影響,進而使得檢測端體對于轉速的檢測精度得以下降。
作為本實用新型的一種改進,每一個導流管道的第一端部均設置有輔助導流端板,其背離檢測端體的旋轉方向進行彎曲。采用上述技術方案,其可通過輔助導流端板的設置以對于檢測端體之上的轉速傳感器進行有效的保護處理,以確保轉速傳感器位置的液體流速不受導流管道的影響,進而使其檢測精度得以進一步的保障。
作為本實用新型的一種改進,所述檢測端體的底端部之上設置有多個導流端體,每一個導流端體均采用半球形結構,多個導流端體與多個導流管道彼此一一對應,所述導流管道的第二端部延伸至對應導流端體的底端部之中。采用上述技術方案,其可通過導流端體的設置以使得導流管道將液流導入至檢測端體的底端部時,可使其經由導流端體的下端部輸出,并沿導流端體的球面朝向檢測端體底端部的各個位置進行延伸,以使其在運動過程中可覆蓋檢測端體底端部的各個位置,進而實現對于氣泡或其它雜質的有效清除。
采用上述技術方案的燙印涂料生產工藝中的粘度檢測設備,其可在檢測端體進入至檢測容器內部,并相對于檢測容器內液體進行旋轉過程中,使得待檢測的液體可經由檢測端體側端面之上的導流管道進入至檢測端體內部,并沿導流管道進入至檢測端體底端部;經由檢測端體底端部排出的液流可帶動檢測端體底端部附著的氣泡或其余污物進行上浮,進而使其運動至檢測容器內的液面之上,以有效避免其對于檢測端體的檢測精度造成影響。上述燙印涂料生產工藝中的粘度檢測設備可在檢測端體工作過程中通過對于待檢測液體的輔助導流處理以對于檢測端體底端部附著的氣泡或其余污物進行實時消除,進而在不影響檢測效率的前提下有效改善了檢測精度。
附圖說明
圖1為本實用新型示意圖;
圖2為本實用新型中檢測端體徑向截面圖;
附圖標記列表:
1—機架、2—檢測桿件、3—檢測端體、4—驅動電機、5—檢測容器、6—導流管道、601—第一端部、602—第二端部、7—轉速傳感器、8—輔助導流端板、9—導流端體。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結合附圖和具體實施方式,進一步闡明本實用新型,應理解下述具體實施方式僅用于說明本實用新型而不用于限制本實用新型的范圍。需要說明的是,下面描述中使用的詞語“前”、“后”、“左”、“右”、“上”和“下”指的是附圖中的方向,詞語“內”和“外”分別指的是朝向或遠離特定部件幾何中心的方向。
實施例1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宿遷市萬尚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未經宿遷市萬尚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720958079.8/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一種倒置塌落度筒排空試驗裝置
- 下一篇:車載多媒體控制系統及汽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