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一種與化糞池結構相結合的污水換熱器有效
申請號: | 201720956473.8 | 申請日: | 2017-08-02 |
公開(公告)號: | CN207214514U | 公開(公告)日: | 2018-04-10 |
發明(設計)人: | 程海峰;劉亞軍;趙曉康;金夢;張舉;王震 | 申請(專利權)人: | 安徽建筑大學 |
主分類號: | F25B30/06 | 分類號: | F25B30/06 |
代理公司: | 安徽合肥華信知識產權代理有限公司34112 | 代理人: | 余成俊 |
地址: | 230022 安徽*** | 國省代碼: | 安徽;34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化糞池 結構 相結合 污水 換熱器 | ||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污水換熱器領域,具體屬于一種與化糞池結構相結合的污水換熱器。
背景技術
能源消耗問題已經引起全球各國的重視,可再生能源的應用必將在未來得到更加廣泛的應用。城市污水水量較大,一年四季溫度波動較小,是一種比較理想、穩定的低位熱能。
目前污水源熱泵系統根據污水側換熱形式的不同分為淋激式、殼管式、浸泡式污水源熱泵系統。
淋激式與殼管式污水源熱泵系統都需要對污水進行取水換熱,由于污水中含有大量的油脂、污泥等雜物,這兩種熱泵系統都需要對污水做一定的預處理,但兩三天之后都需要對換熱器進行清洗。化糞池屬于初級的過渡性生活處理構筑物,其中的生活污水含有大量糞便、紙屑、病原蟲以及其他固體懸浮物,因此不建議使用淋激式與殼管式換熱器。沉浸式換熱器是將換熱管道直接浸泡在污水中,污水在管道外部通過自然對流的方式與管道接觸,加熱換熱管道內部的中介水,由于污水流速較慢,因此換熱系數較小,所以在使用沉浸式換熱器時需要較大面積。沉浸式換熱器維修管理不方便,換熱管道浸泡在污水中,一般為整體設計,若管道損壞維修不容易。
實用新型內容
本實用新型目的是提供一種與化糞池結構相結合的污水換熱器,結構簡單,清洗容易,安裝、維修方便,也可對于已有化糞池進行改造。
為了達到上述目的本實用新型提供如下技術方案:
一種與化糞池結構相結合的污水換熱器,包括設于化糞池7內的多層蛇形管道組,各層蛇形管道組包括有澆筑時預留在化糞池7兩側壁面的多個平行防水套管4、并列設置的多個換熱管道8,換熱管道8兩端分別插入化糞池7兩側壁面的平行防水套管4,化糞池7的每側壁面的相鄰兩個防水套管4之間通過彎管3連接,熱泵機組冷凝器出水口通過中介水入水管5與分水管1相連,中介水由分水管1分為多個支路通過換熱管道8換熱后,通過多個支路匯集到集水管2,熱泵機組冷凝器進水口通過中介水出水管6與集水管2相連。
所述的預留防水套管4與換熱管道8之間連接處進行防漏處理。
所述的換熱管道8具有防腐性能。
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在化糞池澆筑時就做了預處理,后期鋪設換熱管道方便,該換熱器結構簡單,清洗容易,安裝、維修方便,可以減少安裝、維修及管理的費用。利用化糞池中生活污水的廢熱以及微生物發酵散熱,節約了大量能源,實現綠色可持續發展。可以對既有化糞池進行改造來利用其中的廢熱。
附圖說明
下面結合附圖,通過對本實用新型的具體實施方式詳細描述,將使本實用新型的技術方案及其他有益效果顯而易見。
圖1為本實用新型的結構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為更進一步闡述本實用新型所采取的技術手段及其效果,以下結合本實用新型的優選實例及其附圖進行詳細描述。
參見附圖,一種與化糞池結構相結合的污水換熱器,包括設于化糞池7內的多層蛇形管道組,各層蛇形管道組包括有澆筑時預留在化糞池7兩側壁面的多個平行防水套管4、并列設置的多個換熱管道8,換熱管道8兩端分別插入化糞池7兩側壁面的平行防水套管4,化糞池7的每側壁面的相鄰兩個防水套管4之間通過彎管3連接,熱泵機組冷凝器出水口通過中介水入水管5與分水管1相連,中介水由分水管1分為多個支路通過換熱管道8換熱后,通過多個支路匯集到集水管2,熱泵機組冷凝器進水口通過中介水出水管6與集水管2相連;預留防水套管4與換熱管道8之間連接處進行防漏處理;換熱管道8具有防腐性能。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安徽建筑大學,未經安徽建筑大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720956473.8/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