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裝配線自動送軸承機構有效
| 申請?zhí)枺?/td> | 201720952409.2 | 申請日: | 2017-08-01 |
| 公開(公告)號: | CN207139198U | 公開(公告)日: | 2018-03-27 |
| 發(fā)明(設計)人: | 趙小波;張健豪;張新勇;徐亨明;江毅 | 申請(專利權)人: | 浙江亨達電子設備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B23P19/00 | 分類號: | B23P19/00 |
| 代理公司: | 北京科億知識產權代理事務所(普通合伙)11350 | 代理人: | 湯東鳳 |
| 地址: | 317500 浙江省*** | 國省代碼: | 浙江;33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裝配線 自動 軸承 機構 | ||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屬于機械技術領域,涉及一種自動上料機構,特別是一種裝配線自動送軸承機構。
背景技術
現(xiàn)有裝配流水線在對產品進行軸承裝配的時候,大都采用手工供料的方式,不僅效率低下,而且還存在安全性。為此,中國專利公開了一種輸送軸承的振動料盤[CN201520040092.6],包括底盤和與底盤固連的側壁,底盤上設有出料口,出料口處設有由內圍欄和外圍欄組成的送料通道,內圍欄上連接有擋板,擋板一端與內圍欄連接,另一端與側壁接觸,擋板底面與底盤之間留有間隙。擋板底面與底盤之間留有間隙,且間隙寬度略大于軸承的高度,只有端面向上的軸承才能通過間隙進入送料通道,保證軸承被輸送至檢測臺時端面是向上的,結構簡單,成本低。
上述用于輸送軸承的振動料盤只能對無正反面識別要求的雙向軸承進行供料,對單向軸承進行供料時,無法保證軸承的方向是否正確,存在局限性。
發(fā)明內容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是針對現(xiàn)有的技術存在上述問題,提出了一種能保證軸承安裝方向的裝配線自動送軸承機構。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可通過下列技術方案來實現(xiàn):
本裝配線自動送軸承機構,包括機架,所述的機架上固定有水平方向延伸的主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主板上固定有豎直設置的下料筒,所述下料筒的內徑略大于被送軸承的外徑,所述下料筒的下端設有用于將下料筒內的軸承逐個推出的送料結構。
下料筒的內徑略大于被送軸承的外徑,以被送軸承與下料筒之間間隙配合為準,保證被裝入到下料筒內的軸承上下基本同軸設置。工作時,將若干單向軸承以同一方向放入到下料筒內,位于下方的送料結構每次將一個從下料筒下端口處的軸承輸送到指定位置,被輸送的各軸承朝向相同。其還能對雙向軸承進行輸送。
在上述的裝配線自動送軸承機構中,所述的送料結構包括設于下料筒下方的與主板平行設置的出料板和設于出料板后端的用于驅動出料板橫向來回運動的驅動件,所述下料筒下端部至出料板上表面的距離小于被送軸承的厚度,所述出料板的前端設有用于接納軸承的盲孔,所述盲孔的深度小于或等于軸承的厚度。
當出料板在驅動件的作用下后移到最后端時,盲孔正對著下料筒。工作時,一個軸承從下料筒內落入到盲孔內,隨后驅動件工作推動出料板向前運動,位于盲孔中的軸承被輸送到指定位置,位于下料筒內的軸承抵靠到出料板的上表面,由于下料筒下端部至出料板上表面的距離小于被送軸承的厚度,軸承被限制在下料筒內。當驅動件帶動出料板退回時,第二個軸承落入到盲孔內,重復動作逐個將軸承輸送到指定位置。
在上述的裝配線自動送軸承機構中,所述機架的底部固定有底板,所述的底板上固定有沿出料板運動方向延伸的導軌,所述的導軌上固定有滑塊,上述的出料板固定在該滑塊上。
在上述的裝配線自動送軸承機構中,所述的驅動件為氣缸。氣缸固定在機架上,氣缸的活塞桿與出料板的后端固連,氣缸活塞桿的伸縮控制出料板的橫向來回移動。當氣缸活塞桿完全縮回時,設于出料板上的盲孔位于下料筒的正下方。
在上述的裝配線自動送軸承機構中,所述的主板上設有下料孔,上述的下料筒與該下料孔同軸設置,所述主板的上部還設有用于持續(xù)將軸承送入到下料孔內的補料結構。
在上述的裝配線自動送軸承機構中,所述的補料結構包括設于主板上部的轉盤,所述的轉盤上具有若干呈環(huán)形陣列分布的通孔,每個通孔處對應設有一個位于轉盤上方的儲料筒,所述通孔的直徑與上述下料孔的直徑相等且通孔至轉盤中軸線的距離等于下料孔至轉盤中軸線的距離。儲料筒內的軸承由人工同向排列。
在上述的裝配線自動送軸承機構中,所述的主板上具有與轉盤同軸設置的穿銷孔,所述主板的下部固定有其轉軸與穿銷孔同軸設置的伺服電機,伺服電機的轉軸穿過穿銷孔后與轉盤固連。
在上述的裝配線自動送軸承機構中,所述的通孔為2-10個。
在上述的裝配線自動送軸承機構中,所述的通孔為6個。
工作時,氣缸控制出料板來回進退,從而間隔放下和推出下料筒內的軸承,將軸承逐個推入至下一工序,當下料筒內的軸承出完后,伺服電機控制轉盤旋轉六分之一圈,使下一個裝滿軸承的儲料筒剛好位于下料孔的正上方,這樣儲料筒內的軸承就會經下料孔進入到下料筒內,實現(xiàn)工序自動化,提供了工作效率。
與現(xiàn)有技術相比,本裝配線自動送軸承機構具有以下優(yōu)點:
其結構設計合理,每次只將一個軸承推出,不僅適用于單向軸承的送料,還適用于單向軸承或其他盤類工件的送料,適用范圍廣,通過氣缸和伺服電機控制,實現(xiàn)工序自動化控制,工作效率高;由于設置了導軌,提高出料板運行的穩(wěn)定性。
附圖說明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浙江亨達電子設備有限公司,未經浙江亨達電子設備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yè)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lián)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720952409.2/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