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一種醫療廢物碾磨裝置有效
| 申請號: | 201720946000.X | 申請日: | 2017-07-31 |
| 公開(公告)號: | CN207102807U | 公開(公告)日: | 2018-03-16 |
| 發明(設計)人: | 趙啟梅;李燕;葉瑩瑩;王婷 | 申請(專利權)人: | 趙啟梅 |
| 主分類號: | B02C19/00 | 分類號: | B02C19/00 |
| 代理公司: | 暫無信息 | 代理人: | 暫無信息 |
| 地址: | 442000 湖*** | 國省代碼: | 湖北;42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醫療 廢物 碾磨 裝置 | ||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屬于機械設備技術領域,具體涉及一種醫療廢物碾磨裝置。
背景技術
醫療廢物屬高危險、高污染性廢物,其所含病菌是普通生活垃圾的幾百倍甚至上千倍。我國對醫療廢物的無害化處理起步較晚,目前比較普遍的處理方法仍然是焚燒處理。除部分沿海發達地區引進國外成套焚燒系統、建有比較先進的醫療廢物無害化集中焚燒處理中心處理外,其余大部分地區的醫療廢棄物仍停留在各醫院自行處理階段。處理方法簡單,極易造成二次污染。
現有的碾磨破碎裝置都是小型的,在狹小殼體的內壁上固定有定刀,由刀軸帶動的軸向動刀旋轉完成切割碾磨破碎,碾磨破碎能力小,并且只能碾磨破碎一些較小的硬質醫療廢物,如塑料一次性注射器等,無法碾磨破碎如紗布、繃帶等的柔軟的醫療廢物,適應性差。
實用新型內容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醫療廢物碾磨裝置,以解決上述背景技術中提出的問題。
為了實現上述目的,本實用新型是通過如下的技術方案來實現:一種醫療廢物碾磨裝置,包括上殼體和下殼體,所述上殼體的頂端的右側設置有進料口,所述上殼體的底端內側安裝有第二轉軸,所述上殼體的底端的左側設置有電動機機箱,所述電動機機箱內安裝有第一電動機,所述電動機機箱的頂端內側安裝有第一減速器,所述第一電動機與第二轉軸通過第一減速器 傳動連接,所述第二轉軸的左端固定有連接軸,所述連接軸的左端安裝有碾磨球,所述上殼體的底端的右側安裝有第二拉門,所述第二拉門的下端設置有進料管道,所述進料管道的下端設置有下殼體,所述下殼體的右端固定有支撐板,所述支撐板上安裝有第二電動機,所述下殼體內安裝有第一轉軸,所述第一轉軸上安裝有螺旋片和粉碎刀片,所述下殼體的右端設置有第二減速器,所述第二電動機與第一轉動軸通過第二減速器傳動連接,所述下殼體的底部設置有出料口,所述出料口上方設置有第一拉門,所述下殼體的底端安裝有滑輪,所述滑輪上安裝有腳剎。
優選的,所述進料口為倒梯形結構。
優選的,所述出料口為傾斜結構。
優選的,所述螺旋片和粉碎刀片相互交錯的安裝在第一轉軸上。
優選的,所述第一拉門和第二拉門設置成活性連接結構。
優選的,所述電動機機箱安裝在下殼體的頂部。
優選的,所述連接軸與碾磨球為傳動連接。
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該醫療廢物碾磨球結構簡單合理、經濟實用,通過電動機、轉軸、連接軸和碾磨球的配合使用,能夠對于醫療廢物中針筒等硬性物體進行碾碎,減少對其刀片的損傷,通過電動機、轉軸、螺旋片和粉碎刀片的配合使用,能夠充分的將醫療廢物進行粉碎,通過滑輪和腳剎的使用,能夠使裝置不受場地影響。
附圖說明
圖1為本實用新型的結構示意圖;
圖2為本實用新型的上殼體的剖視結構圖;
圖3為本實用新型的碾磨球的安裝示意圖。
圖中:1、上殼體,2、連接軸,3、碾磨球,4、第一電動機,5、電動機機箱,6、螺旋片,7、粉碎刀片,8、第一轉軸,9、第一拉門,10、腳剎, 11、進料口,12、第二轉軸,13、第一減速器,14、第二拉門,15、進料管道,16、下殼體,17、第二減速器、18、第二電動機,19、支撐板,20、出料口,21、滑輪。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將結合本實用新型實施例中的附圖,對本實用新型實施例中的技術方案進行清楚、完整地描述,顯然,所描述的實施例僅僅是本實用新型一部分實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實施例。基于本實用新型中的實施例,本領域普通技術人員在沒有做出創造性勞動前提下所獲得的所有其他實施例,都屬于本實用新型保護的范圍。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趙啟梅,未經趙啟梅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720946000.X/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