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電連接器有效
| 申請?zhí)枺?/td> | 201720945476.1 | 申請日: | 2017-07-31 |
| 公開(公告)號: | CN207368289U | 公開(公告)日: | 2018-05-15 |
| 發(fā)明(設計)人: | 游萬益;洪永熾;梁麗麗;張勇剛;鄭峰 | 申請(專利權)人: | 凡甲電子(蘇州)有限公司;凡甲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H01R13/405 | 分類號: | H01R13/405 |
| 代理公司: | 蘇州威世朋知識產權代理事務所(普通合伙) 32235 | 代理人: | 楊林潔 |
| 地址: | 215425 江蘇*** | 國省代碼: | 江蘇;32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連接器 | ||
本實用新型提供了一種電連接器,用以安裝于電路板上,其包括絕緣本體及導電端子,絕緣本體具有主體部和對接部,對接部具有頂壁、底壁和形成于頂壁和底壁之間的對接空間,底壁形成有間隔設置的第一部分、第二部分及突伸部,每一導電端子具有固定部、接觸臂和焊腳,導電端子包括第一端子、第二端子、第三端子和第四端子,第一端子的接觸臂并排設置于頂壁,第二端子和第三端子的接觸臂呈并排分別設置于第一部分和第二部分,第四端子的接觸臂并排設置于突伸部,第四端子的固定部與焊腳在高度方向上的距離大于第二端子的固定部與焊腳在高度方向上的距離。本實用新型電連接器有效提高了位于底壁上的導電端子焊腳的共面度。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電連接器,尤其涉及一種共面度較好的電連接器。
背景技術
用于數據傳輸、數據儲存或圖像顯示等電子產品的接口規(guī)格繁多,從早期普遍應用的ATA(AdvancedTechnology Attachment)到SCSI(Small Computer System Interface,小型計算機系統接口)、SATA(Serial Advanced Technology Attachment)和較近期的SAS界面(串行SCSI,Serial Attached SCSI)。對許多需要高速數據傳輸的新興應用來說,串行技術可解決傳統并行技術所面臨的性能瓶頸問題,串行附加式SCSI(SAS)即是并行SCSI基于串行技術的發(fā)展,除了有更高的訊號傳輸速率優(yōu)點以外,SAS接口也能和SATA驅動器兼容,體積也較SCSI小很多。
當SATA接口在演變上遇到傳輸速率的瓶頸時,通過利用PCIe作為突破口,由此產生了SATA Express接口(SATA+PCIe);當SAS接口的發(fā)展遇上傳輸速率的瓶頸時,也使用PCIe進行突破,進而產生了U.2(SFF-8639),其為SAS接口與PCIe接口的組合,由于SAS接口本身就能兼容SATA,因此SFF-8639接口能兼容SATA、SAS、SATA Express、PCIe等規(guī)格的連接器。SFF-8639連接器主要支持高速串行訊號和電源,一般采用增強型設計,能夠在緊湊型存儲應用中實現更高的可靠性,然而SFF-8639連接器整體體積較小,端子數量較多,因此端子的焊腳共面度難以保證。
有鑒于此,有必要對現有的電連接器予以改進,以解決上述問題。
實用新型內容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共面度較好的電連接器。
為實現上述實用新型目的,本實用新型提供了一種電連接器,用以安裝于電路板上,其包括絕緣本體、固定于絕緣本體上的若干導電端子,所述絕緣本體具有主體部和自主體部向前延伸的對接部,所述對接部具有頂壁、底壁和形成于頂壁和底壁之間的對接空間,所述底壁形成有間隔設置的第一部分、第二部分以及位于第一部分和第二部分之間且朝背離對接空間方向突伸的突伸部,每一導電端子具有一固定于主體部的固定部、自固定部前端向前延伸的接觸臂、位于其后端以與電路板相連的焊腳,所述導電端子包括若干第一端子、若干第二端子、若干第三端子和若干第四端子,所述第一端子的接觸臂并排設置于頂壁上并且突伸入對接空間,所述第二端子和第三端子的接觸臂呈并排分別設置于底壁的第一部分和第二部分上,第四端子的接觸臂并排設置于底壁的突伸部上,所述第四端子的固定部與焊腳在高度方向上的距離大于第二端子的固定部與焊腳在高度方向上的距離。
作為本實用新型的進一步改進,所述第四端子的固定部與焊腳在高度方向上的距離大于第三端子的固定部與焊腳在高度方向上的距離。
作為本實用新型的進一步改進,所述第二端子的固定部與焊腳在高度方向上存在距離,第三端子的固定部與焊腳在高度方向上存在距離。
作為本實用新型的進一步改進,所述第二端子的固定部與焊腳在高度方向上的距離為至少一個第二端子固定部的高度。
作為本實用新型的進一步改進,所述電連接器還具有注塑成型于若干第一端子的固定部外的絕緣塊,所述絕緣塊具有與所述絕緣本體的主體部配合定位的定位部。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凡甲電子(蘇州)有限公司;凡甲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經凡甲電子(蘇州)有限公司;凡甲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yè)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720945476.1/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