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建筑梁體加固結構有效
| 申請號: | 201720932000.4 | 申請日: | 2017-07-28 |
| 公開(公告)號: | CN207435921U | 公開(公告)日: | 2018-06-01 |
| 發明(設計)人: | 鄭華奇;楊江利;安康;盧希文 | 申請(專利權)人: | 上海先達特種土木工程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E01D22/00 | 分類號: | E01D22/00 |
| 代理公司: | 暫無信息 | 代理人: | 暫無信息 |
| 地址: | 201419 上海市奉賢區*** | 國省代碼: | 上海;3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梁體 加固結構 建筑梁 本實用新型 壓條 橋梁構件 橋梁維護 損傷修復 柱體連接 行車安全 鋪裝層 碳纖維 腰壓 柱體 裂縫 保證 | ||
本實用新型公開了一種建筑梁體加固結構,包括柱體,所述柱體連接梁體,所述梁體上設置數道U形箍,所述梁體的上部設置板材,所述梁體與板材的連接處設置壓條,所述梁體的中部設置縱向腰壓帶,所述梁體的下部設置梁體碳纖維;本實用新型提供的建筑梁體加固結構,對梁體進行加固,減少橋梁維護和損傷修復次數,減少鋪裝層裂縫、橋梁構件開裂等,保證行車安全。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建筑結構,進一步說,尤其涉及建筑梁體加固結構。
背景技術
隨著我國經濟的迅速發展,交通運輸量大量增長,快速、重載車輛對公路提供安全行駛的要去也越來越高。橋梁是確保公路暢通的咽喉,其承重能力和通行能力是貫通全線的關鍵,因此,需要加強對現有橋梁進行調查研究、試驗檢測及荷載試驗,分析損壞原因,采取相應的加固及改建措施,確保道路交通正常運行。
提高橋梁承載力的加固:現在的橋梁是在不同的時期,按不同的技術標準修建的。隨著經濟的發展和技術進步,公路上行駛車輛的載重量和速度都大大提高,按舊的技術標準建造的橋梁很可能承載能力偏低,需要進行提高橋梁承載力的加固。本實用新型針對上述情況,提供了一種建筑梁體加固結構。
實用新型內容
本實用新型為解決上述技術問題而采用的技術方案是提供一種建筑梁體加固結構,其中,具體技術方案為:
包括柱體,所述柱體連接梁體,所述梁體上設置數道U形箍,所述梁體的上部設置板材,所述梁體與板材的連接處設置壓條,所述梁體的中部設置縱向腰壓帶,所述梁體的下部設置梁體碳纖維。
上述的建筑梁體加固結構,其中:每個U形箍的間距為200mm。
上述的建筑梁體加固結構,其中:所述梁體與板材的連接處設置的壓條為三角形。
本實用新型相對于現有技術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對梁體進行加固,減少橋梁維護和損傷修復次數,減少鋪裝層裂縫、橋梁構件開裂等,保證行車安全。
附圖說明
圖1為建筑梁體加固結構的示意圖。
圖2為建筑梁體加固結構的示意圖。
圖中:
1柱體 2梁體 3板材 4縱向腰壓帶 5壓條 6梁體碳纖維 7U形箍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結合附圖和實施例對本實用新型作進一步的描述。
本實用新型提供了一種建筑梁體加固結構,包括柱體1,所述柱體1連接梁體2,所述梁體2上設置數道U形箍7,所述梁體2的上部設置板材3,所述梁體2與板材3的連接處設置壓條5,所述梁體2的中部設置縱向腰壓帶4,所述梁體2的下部設置梁體碳纖維6,每個U形箍7的間距為200mm,所述梁體2與板材3的連接處設置的壓條5為三角形。
本實用新型提供了一種建筑梁體加固結構,對梁體進行加固,減少橋梁維護和損傷修復次數,減少鋪裝層裂縫、橋梁構件開裂等,保證行車安全。
雖然本實用新型已以較佳實施例揭示如上,然其并非用以限定本實用新型,任何本領域技術人員,在不脫離本實用新型的精神和范圍內,當可作些許的修改和完善,因此本實用新型的保護范圍當以權利要求書所界定的為準。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上海先達特種土木工程有限公司,未經上海先達特種土木工程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720932000.4/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