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一種光耦矯正機有效
| 申請號: | 201720926060.5 | 申請日: | 2017-07-27 |
| 公開(公告)號: | CN207199622U | 公開(公告)日: | 2018-04-06 |
| 發明(設計)人: | 孫佳鵬 | 申請(專利權)人: | 南京衍勝電子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H01L25/16 | 分類號: | H01L25/16;H01L23/48 |
| 代理公司: | 暫無信息 | 代理人: | 暫無信息 |
| 地址: | 211100 江蘇省*** | 國省代碼: | 江蘇;32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矯正 | ||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光耦矯正設備,更具體地說,它涉及一種光耦矯正機。
背景技術
光耦是以光為媒介來傳輸電信號的器件,通常把發光器(紅外線發光二極管)與受光器(光敏半導體管)封裝在同一管殼內。當輸入端加電信號時發光器發出光線,受光器接受光線之后就產生光電流,從輸出端流出,從而實現了“電—光—電”轉換。由于它具有體積小、壽命長、無觸點,抗干擾能力強,輸出和輸入之間絕緣,單向傳輸信號等優點,在數字電路上獲得廣泛的應用。
現有申請號為201510728714.9的中國專利公開了一種光耦封裝結構、電壓反饋電路、系統、設備和封裝方法,光耦封裝結構包括塑封的第一、第二、第三和第四導電支架以及設置在導電支架上的基準電源芯片、紅外發射芯片和光電三極管。
但是光耦在制造完成后,光耦兩端對應導電支架間的距離不均勻,存在最大距離和最小距離,而線路板上用于插設光耦導電支架的孔距比最大距離小,導致光耦無法安裝到線路板上。
實用新型內容
針對現有技術存在的不足,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光耦矯正機,能夠使光耦兩端對應導電支架間的最大距離變小,使光耦能安裝到線路板上。
為實現上述目的,本實用新型提供了如下技術方案:
一種光耦矯正機,包括機體,所述機體上設置有第一斜向面,所述第一斜向面上設置有底座,所述底座上設置有滑道,所述滑道包括固定支座和移動支座,所述固定支座和移動支座上均垂直設置有滑板,所述固定支座與底座固定連接,所述移動支座與底座卡嵌連接且之間穿設有調節螺栓,轉動調節螺栓能使移動支座相對于底座沿垂直于光耦滑移方向移動,所述固定支座與移動支座上對稱設置有矯正滾輪且對應的矯正滾輪間最小距離小于待處理光耦兩端對應導電支架間最大距離,所述底座上設置有驅動裝置,所述驅動裝置能使光耦克服矯正滾輪的作用力沿滑道滑移。
通過采用上述技術方案,滑板與第一斜向面一樣呈傾斜狀態,光耦放置在滑板上后在重力的作用下沿滑板滑移,因為滑板兩側對應的矯正滾輪間最小距離小于光耦兩端對應導電支架間最大距離,所以沒有外力作用的情況下光耦在矯正滾輪處會停止滑移,而驅動裝置能使光耦克服矯正滾輪的作用力沿滑板繼續滑移,光耦與矯正滾輪沿滑移方向的作用力使矯正滾輪轉動,則光耦的導電支架沿滑移方向不會產生變形,而光耦與矯正滾輪沿垂直于滑移方向的作用力使光耦的導電支架發生變形,減小了光耦兩端對應導電支架間的最大距離,使光耦能安裝到線路板上;固定支座的位置是不變的,轉動調節螺栓使移動支座相對于底座沿垂直于光耦滑移方向移動,則移動支座移動的過程中兩個滑板的間隙就會改變,能夠適應不同導電支架距離的光耦,增加了光耦矯正機的使用范圍。
進一步地,所述調節螺栓包括擋塊,與移動支座螺紋連接,與底座通過擋塊限位使之只能相對于底座轉動,遠離移動支座一端設置有旋鈕。
通過采用上述技術方案,調節螺栓在擋塊的限位作用下只能相對于底座轉動,所以通過旋鈕使調節螺栓轉動后在螺紋的作用力下移動支座就能移動。
進一步地,兩個所述滑板外側對稱設置有導軌,所述導軌底部垂直延伸設置有導軌支座,兩個所述導軌支座分別與固定支座和移動支座連接。
通過采用上述技術方案,光耦兩端的導電支架分別位于滑板與導軌之間,防止光耦在滑移的過程中從滑道上脫落。
進一步地,所述導軌靠近機體頂部的一端設置有第二斜向面。
通過采用上述技術方案,第二斜向面能夠使光耦兩端的導電支架更容易進入導軌中。
進一步地,所述導軌支座上設置有固定槽,所述固定支座和移動支座上設置有與所述固定槽對應的固定孔,所述固定槽與固定孔中穿設有固定螺釘。
通過采用上述技術方案,通過固定螺釘能夠將導軌支座與固定支座或移動支座連接,而通過固定槽可以調整導軌與滑板的間隙,進而適應兩端對應導電支架間最大距離與最小距離差值不等的光耦,增加了光耦矯正機的使用范圍。
進一步地,所述驅動裝置包括支架,所述支架與底座連接,所述支架上設置有帶傳動裝置,所述帶傳動裝置包括電機、主動輪、第一從動輪、第二從動輪和張緊在各輪上的環帶,所述電機與主動輪固定連接帶動主動輪轉動;所述環帶處于第一從動輪與第二從動輪之間的部分位于滑道的正上方,與矯正滾輪相對應。
通過采用上述技術方案,電機帶動主動輪轉動,張緊的環帶也隨之傳動,環帶處于第一從動輪與第二從動輪之間的部分位于滑道的正上方且與矯正滾輪相對應,所以光耦與矯正滾輪接觸后環帶施加的摩擦力能夠光耦克服矯正滾輪的作用力沿滑道繼續滑移。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南京衍勝電子有限公司,未經南京衍勝電子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720926060.5/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一種光耦矯正機
- 下一篇:一種雙向超低容ESD防護芯片結構
- 同類專利
- 專利分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