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換熱器及換熱系統有效
| 申請號: | 201720924807.3 | 申請日: | 2017-07-27 |
| 公開(公告)號: | CN207113297U | 公開(公告)日: | 2018-03-16 |
| 發明(設計)人: | 高建華;董軍啟;耿時江;董海鋒;賈世偉 | 申請(專利權)人: | 杭州三花研究院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F25B39/00 | 分類號: | F25B39/00;F28F1/02 |
| 代理公司: | 北京博思佳知識產權代理有限公司11415 | 代理人: | 林祥 |
| 地址: | 310018 浙江省杭州*** | 國省代碼: | 浙江;33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換熱器 系統 | ||
1.一種換熱器(10,20),其特征在于:包括集流器(11,21)以及與集流器(11,21)連通的換熱單元(12,22),其中,所述集流器(11,21)內部至少設置有彼此隔離的第一溫度冷媒集流腔(111,211)和第二溫度冷媒集流腔(112,212),所述換熱單元(12,22)至少設置有與第一溫度冷媒集流腔(111,211)連通的第一換熱單元(121,221)以及與第二溫度冷媒集流腔(112,212)連通的第二換熱單元(122,222),所述第一換熱單元(121,221)與所述第二換熱單元(122,222)接觸。
2.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換熱器(10,20),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換熱單元(121,221)和第二換熱單元(122,222)的個數均為多個,多個所述第一換熱單元(121,221)與多個所述第二換熱單元(122,222)之間間隔設置。
3.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換熱器(10,20),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溫度冷媒集流腔(111,211)和第二溫度冷媒集流腔(112,212)中一個是接收腔,另一個是發出腔。
4.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換熱器(20),其特征在于:所述集流器(21)還包括第三溫度冷媒集流腔(213),所述換熱單元(22)還包括至少一個與第三溫度冷媒集流腔(213)連通的第三換熱單元(223),所述第三換熱單元(223)與所述第一換熱單元(221)和/或所述第二換熱單元(222)接觸。
5.如權利要求4所述的換熱器(20),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換熱單元(221)、第二換熱單元(222)和第三換熱單元(223)的個數均為多個,多個所述第一換熱單元(221)與多個第二換熱單元(222)以及多個第三換熱單元(223)之間間隔設置。
6.如權利要求4所述的換熱器(20),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溫度冷媒集流腔(211)、第二溫度冷媒集流腔(212)以及第三溫度冷媒集流腔(213)中一個是發出腔,另兩個是接收腔;或
所述第一溫度冷媒集流腔(211)、第二溫度冷媒集流腔(212)以及第三溫度冷媒集流腔(213)中一個是接收腔,另兩個是發出腔。
7.如權利要求4所述的換熱器(20),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溫度冷媒集流腔(211)、第二溫度冷媒集流腔(212)以及第三溫度冷媒集流腔(213)并列設置。
8.如權利要求1至7中任一項所述的換熱器(10,20),其特征在于:所述集流器(11,21)由至少兩個部件(113和114,214和215)組裝而成。
9.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換熱器(10,20),其特征在于:所述換熱單元(12,22)為扁管。
10.如權利要求9所述的換熱器(10,20),其特征在于:所述扁管與冷媒接觸的內表面設有防水腐涂層。
11.如權利要求1至7中任一項所述的換熱器(10,20),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換熱單元(121,221)穿過第二溫度冷媒集流腔(112,212)進入并連通所述第一溫度冷媒集流腔(111,211)。
12.一種換熱系統,包括至少一個換向閥、至少一個節流裝置、壓縮機,其特征在于,所述換熱系統還包括如權利要求1至11中任一項所述的換熱器(10,20)。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杭州三花研究院有限公司,未經杭州三花研究院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720924807.3/1.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一種油田污水余熱回收綜合利用系統
- 下一篇:換熱器和換熱裝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