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一種立式加工兩個活塞的切飛邊機有效
| 申請號: | 201720923114.2 | 申請日: | 2017-07-27 |
| 公開(公告)號: | CN207103809U | 公開(公告)日: | 2018-03-16 |
| 發明(設計)人: | 楊波陽;王玉 | 申請(專利權)人: | 成都市龍泉通惠實業有限責任公司 |
| 主分類號: | B22D31/00 | 分類號: | B22D31/00 |
| 代理公司: | 成都金英專利代理事務所(普通合伙)51218 | 代理人: | 袁英 |
| 地址: | 610000 四川省成都市成都*** | 國省代碼: | 四川;5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立式 加工 兩個 活塞 切飛邊機 | ||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活塞鑄造成型后毛坯飛邊切除的技術領域,特別是一種立式加工兩個活塞的切飛邊機。
背景技術
活塞是發動機動力部分的重要組成零件,活塞的結構如圖1所示,活塞包括內圈(17)和外圈(18),內圈(17)與外圈(18)之間為連接部,外圈(18)上沿周向方向開設有油孔。活塞的加工工藝為:先將鋁合金熔化,融熔液注入鑄造機的腔體內,利用機器人手臂將成型后的毛坯從腔體內取出,如圖2所示為毛坯的結構示意圖,待毛坯冷卻后,切除由于鑄造工藝殘留于內外圈上的飛邊(19),最后依次經過清洗、后續加工工位處理,實現了活塞的加工。通過這種鑄造機成型后的毛坯由兩個坯體構成,兩個坯體之間形成有中間副(20)。
現有的切除飛邊的工藝是先切除兩個坯體之間的中間副,隨后將其中一個坯體的內圈(17)內邊緣上的飛邊(19)切掉,最后將坯體外圈(18)外邊緣上的飛邊(19)切除掉,這種方法雖然能夠實現切除飛邊,但是分為三個工序分別進行,增大了工人的勞動強度,降低了切邊效率。此外成型后的坯體還需要工人運輸到后續工位中,進一步增大了勞動強度。
實用新型內容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現有技術的缺點,提供一種結構緊湊、減輕工人勞動強度、提高切邊效率、方便運輸、操作簡單的立式加工兩個活塞的切飛邊機。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通過以下技術方案來實現:一種立式加工兩個活塞的切飛邊機,它包括上托板、下托板和切邊模,所述上托板和下托板之間固設置有兩根導向柱,兩根導向柱之間設置有可沿導向柱滑動的壓頭,所述上托板的頂部固定安裝有油缸,油缸的活塞桿與壓頭連接,下托板的頂部設置有機箱,所述壓頭與機箱之間設置有兩個切邊模,切邊模包括上模和下模,上模由連接板、模具本體A和模芯組成,連接板固設于壓頭底部,連接板的底部固設有模具本體A,模具本體A的底部開設有柱形腔A,模芯設置于柱形腔A內且與柱形腔A同軸設置,模芯向下延伸于柱形腔A的外部;所述下模包括模具本體B,模具本體B固設于機箱頂部且與機箱連通,模具本體B為圓柱體,模具本體B的外徑等于柱形腔A的直徑,模具本體B位于模具本體A的正下方,且與模具本體A同軸設置,模具本體B的頂部開設有柱形腔B。
所述的機箱內設置有斜坡。
所述的機箱的側面開設有出口,出口與斜坡低位處連接。
所述的上托板平行于下托板設置。
本實用新型具有以下優點:本實用新型結構緊湊、減輕工人勞動強度、提高切邊效率、方便運輸、操作簡單。
附圖說明
圖1 為活塞的結構示意圖;
圖2 為鑄造成型后毛坯的結構示意圖;
圖3 為本實用新型的結構示意圖;
圖4 為切邊模的結構示意圖;
圖5 為圖4的A-A截面示意圖;
圖6 為下模的俯視圖;
圖7 為機箱的結構示意圖;
圖中,1-上模,2-下模,3-連接板,4-模具本體A,5-模芯,6-柱形腔A,7-模具本體B,8-柱形腔B,9-上托板,10-下托板,11-導向柱,12-壓頭,13-油缸,14-機箱,15-斜坡,16-出口,17-內圈,18-外圈,19-飛邊,20-中間副。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結合附圖對本實用新型做進一步的描述,本實用新型的保護范圍不局限于以下所述:
如圖3~7所示,一種立式加工兩個活塞的切飛邊機,它包括上托板9、下托板10和切邊模,所述上托板9平行于下托板10設置,上托板9和下托板10之間固設置有兩根導向柱11,兩根導向柱11之間設置有可沿導向柱11滑動的壓頭12,所述上托板9的頂部固定安裝有油缸13,油缸13的活塞桿與壓頭12連接,下托板10的頂部設置有機箱14,所述壓頭12與機箱14之間設置有兩個切邊模。
所述切邊模包括上模1和下模2,上模1由連接板3、模具本體A4和模芯5組成,連接板3固設于壓頭12底部,連接板3的底部固設有模具本體A4,模具本體A4的底部開設有柱形腔A6,模芯5設置于柱形腔A6內且與柱形腔A6同軸設置,模芯5向下延伸于柱形腔A6的外部。
所述下模2包括模具本體B7,模具本體B7固設于機箱14頂部且與機箱14連通,模具本體B7為圓柱體,模具本體B7的外徑等于柱形腔A6的直徑,模具本體B7位于模具本體A4的正下方,且與模具本體A4同軸設置,模具本體B7的頂部開設有柱形腔B8。
所述的機箱14內設置有斜坡15,所述機箱14的側面開設有出口16,出口16與斜坡15低位處連接。
本實用新型的工作過程如下: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成都市龍泉通惠實業有限責任公司,未經成都市龍泉通惠實業有限責任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720923114.2/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一種澆冒口分離器
- 下一篇:一種一次性切落活塞毛坯飛邊的模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