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耳穴吹灸儀有效
| 申請號: | 201720922348.5 | 申請日: | 2017-07-27 |
| 公開(公告)號: | CN208436062U | 公開(公告)日: | 2019-01-29 |
| 發明(設計)人: | 郭兆剛;金良焱;杜和峻;徐雪瑩 | 申請(專利權)人: | 武漢大正高科生物醫藥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A61H39/06 | 分類號: | A61H39/06;A61N5/06 |
| 代理公司: | 武漢開元知識產權代理有限公司 42104 | 代理人: | 唐正玉 |
| 地址: | 430074 湖北省武漢市東湖開*** | 國省代碼: | 湖北;42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耳穴 尾蓋 燙頭 本實用新型 手柄 連接氣管 推進彈簧 吹灸儀 定位楔 旋轉頭 穴位 彈簧 主機 阻擋 個體差異 內部空腔 三種模式 外殼兩端 預防疾病 連接頭 溫和灸 艾煙 艾油 灸材 灸療 空腔 藍牙 伸入 施灸 體位 支架 美容 | ||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耳穴吹灸儀,包括手柄、主機、連接氣管,主機通過連接氣管與手柄相連,其特征在于:所述手柄包括防燙頭、旋轉頭、阻擋彈簧、定位楔、外殼、推進彈簧、尾蓋;防燙頭固定在旋轉頭上,在防燙頭內部空腔內安裝有定位楔和阻擋彈簧,旋轉頭和尾蓋安裝在外殼兩端,在尾蓋上固定推進彈簧,且推進彈簧另一端伸入外殼的空腔內,尾蓋上設有與連接氣管相連的連接頭。本實用新型設有溫和灸、雞啄灸及藍牙三種模式,適應不同個體差異;支架可省人力又可不同體位施灸。本實用新型“耳穴吹灸”,源于古法熏灸,將灸材置于本設備,將艾的熱能、艾煙艾油等同時吹到穴位,通過灸療耳穴或其他穴位,達到美容、保健、預防疾病的目的。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用于醫療、養生和保健的艾灸儀器,尤其涉及一種耳穴吹灸儀。
背景技術
“耳者,宗脈之所聚也”是說耳與五臟六腑十二經脈緊密相連。
耳穴就是分布于耳廓上的腧穴,也叫反應點、刺激點。當人體內臟或軀體有病時,往往會在耳廓的一定部位出現局部反應,如壓痛、結節、變色、導電性能等。利用這一現象可以作為診斷疾病的參考,或刺激這些反應點(耳穴)來防治疾病。
而運用耳穴診治疾病,早在《靈樞·厥病》“厥頭痛,頭痛甚,耳前后脈涌有熱,瀉出其血,后取足少陽”。《靈樞·五邪》篇說:“邪在肝,則兩脅中痛……取耳間青脈以去其掣。”
吹灸源于古法熏灸,最早見于馬王堆漢墓出土的帛書《五十二病方》,在晉·《肘后備急方》、明·《本草綱目》中也明確提到。吹灸直至上世紀八十年代才真正得到重視,不僅進行了大量的臨床觀察,而且開展了較為深入的實驗研究,表明吹灸具有較為獨特的效果。
灸界前輩周楣聲老先生《灸繩》對吹灸、尤其對耳穴吹灸推崇備至。
傳統的耳穴吹灸(也有稱為葦管灸),是將葦梗切成管,一頭園一頭尖,園頭插入耳朵孔,尖頭上放艾絨,點燃艾絨,施灸者用嘴巴吹氣,將一部分艾煙和熱量吹到耳部耳穴,治療疾病。傳統的耳穴吹灸效果奇特,但操作麻煩,有許多需要改良的地方。
實用新型內容
本實用新型所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是克服傳統的耳穴吹灸的不足,同時保持傳統艾灸療效的本質“熱(熱量、溫度)、光(紅外線)、藥(艾油、艾煙)、穴(穴位)”,將以艾草為主要原料的手工艾條置于該設備,點燃艾條,以氣流的形式,將燃艾的熱能、艾煙艾油、紅外線同時吹到穴位或患處的一種施灸方法。吹灸于耳,稱之為“耳穴吹灸”,吹灸于耳部之外的其他穴位,稱之為“穴位吹灸”。
本實用新型解決上述技術問題采用的技術方案是:
耳穴吹灸儀,包括手柄、主機、連接氣管,主機通過連接氣管與手柄相連,其特征在于:所述手柄包括防燙頭、旋轉頭、阻擋彈簧、定位楔、外殼、推進彈簧、尾蓋;防燙頭固定在旋轉頭上,在旋轉頭內部空腔內安裝有定位楔和阻擋彈簧,旋轉頭和尾蓋安裝在外殼的兩端,在尾蓋上固定推進彈簧,且推進彈簧另一端伸入外殼的空腔內,尾蓋上設有與連接氣管相連的連接頭。
所述手柄還包括外套,外套包裹在外殼上。
本實用新型還包括支架,所述支架由固定套管、緊固旋鈕、蛇形管、支架管、鎖緊套、上壓板、壓板座組成,固定套管上設有連接氣管出口,固定套管通過緊固旋鈕固定在手柄的尾蓋上,蛇形管一端固定在固定套管上,蛇形管另一端通過支架管固定在鎖緊套上,鎖緊套固定在上壓板上,上壓板通過另一彈簧與壓板座相連。
本實用新型還包括艾灰缸,艾灰缸用于裝艾灰。
使用時,將點燃的艾條放置在外殼的空腔內位于阻擋彈簧與推進彈簧之間,艾條每燃燒一點,推進彈簧就將艾條往前推進,艾灰集于防燙頭內,燃艾產生的艾煙、艾油、熱能、紅外線被氣流從防燙頭的口吹出去。
本實用新型的主機采用常規單片機,設有溫和灸、雞啄灸及藍牙三種模式可選。
本發明的有益效果是: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武漢大正高科生物醫藥有限公司,未經武漢大正高科生物醫藥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720922348.5/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