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一種氣動旋轉壓緊裝置有效
| 申請號: | 201720922273.0 | 申請日: | 2017-07-27 |
| 公開(公告)號: | CN207018284U | 公開(公告)日: | 2018-02-16 |
| 發明(設計)人: | 李巖;張繼根 | 申請(專利權)人: | 天津國際鐵工焊接裝備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F15B15/06 | 分類號: | F15B15/06;B23K37/04 |
| 代理公司: | 天津濱海科緯知識產權代理有限公司12211 | 代理人: | 張峻 |
| 地址: | 300000 天津*** | 國省代碼: | 天津;12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氣動 旋轉 壓緊 裝置 | ||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屬于車體焊接技術領域,尤其是涉及一種氣動旋轉壓緊裝置。
背景技術
汽車行業生產中,會涉及到定位與壓緊。普通壓緊氣缸壓緊機構打開后往往占用車體的上方空間很大。而薄型缸又只能上下運動,不能實現脫離開鈑件上方空間。因此考慮一種邊上升(下降)邊旋轉的氣缸。現在市場上已經有氣缸廠家生產出了這種氣缸,由于內部結構和輸出力強度等多方面考慮,氣缸活塞行程只有20~30mm左右,導致氣缸打開后依然靠近車體板件很近,取付時容易發生干涉磕碰,效果不是很好,但成本卻很高,通常價格是普通薄型缸的兩倍以上,因此考慮設計一種氣動旋轉壓緊裝置。
發明內容
有鑒于此,本實用新型旨在提出一種氣動旋轉壓緊裝置,以解決現有技術中存在的不足。
為達到上述目的,本實用新型的技術方案是這樣實現的:
一種氣動旋轉壓緊裝置,包括支座、氣缸、連接座、連接桿、壓緊塊、滑塊和限位塊,所述氣缸包括缸體和活塞桿,缸體下方與支座的一端固定連接,缸體上方與連接座可拆卸連接,所述連接座包括底座和空心圓管,空心圓管垂直設于底座的中心處,空心圓管的一側設有限位溝槽,限位溝槽的兩端封閉設置,空心圓管套裝在活塞桿上,底座與缸體相連;
所述連接桿設于連接座上方,連接桿的一端與活塞桿可拆卸連接,且連接桿與活塞桿的連接處位于空心圓管內,連接桿的另一端與壓緊塊可拆卸連接,且壓緊塊、連接桿與氣缸活塞桿之間兩兩均不發生相對轉動,連接桿上靠近所述活塞桿的一端固定有滑塊,滑塊的尺寸與所述限位溝槽相適應,活塞桿伸縮運動使得滑塊在限位溝槽內滑動。
進一步的,所述活塞桿為中空管,連接桿與活塞桿的連接端設有短管,短管伸入活塞桿的中空孔內且二者通過螺紋連接。
進一步的,所述連接桿上靠近活塞桿連接端的一側設有第一凹槽,活塞桿上位于第一凹槽的下方位置處設有第二凹槽,限位塊相應的卡合在第一凹槽和第二凹槽內,限位塊與連接桿可拆卸連接。
進一步的,所述第一凹槽的深度大于第二凹槽,相應的卡合于第一凹槽內的限位塊厚度大于卡合在第二凹槽內的限位塊厚度,第一凹槽與卡合在其內的限位塊間通過螺絲連接。
進一步的,所述連接桿上靠近壓緊塊連接處的兩側設有第三凹槽,壓緊塊下方通過凹形槽相應的卡合在第三凹槽內,壓緊塊與連接桿通過螺栓連接。
進一步的,所述限位溝槽包括豎直段和傾斜段,豎直段和傾斜段間圓滑過度相接,活塞桿帶動連接桿上下運動,相應的滑塊在限位溝槽內滑動從而帶動壓緊塊上下移動并同步旋轉。
進一步的,所述滑塊為圓柱銷,圓柱銷通過螺栓緊固在連接桿上。
進一步的,所述底座的四角與缸體通過螺栓連接。
相對于現有技術,本實用新型所述的氣動旋轉壓緊裝置具有以下優勢:使用普通薄型缸即可,行程不受限制,20~100mm以上均可使用,可以保證強度和垂直度及精度,壓緊更加突出;裝置內含襯套,減小摩擦阻力;結構簡單,節約空間,節省成本,可操作性強。本實用新型結構簡單,需要自制零件少,節約空間,退回后能夠躲避到板件下方,不存在干涉的問題,同時節省成本,可操作性強,通過改變限位溝槽的軌跡以及連接桿的尺寸,可以實現任意形成及角度。
附圖說明
構成本實用新型的一部分的附圖用來提供對本實用新型的進一步理解,本實用新型的示意性實施例及其說明用于解釋本實用新型,并不構成對本實用新型的不當限定。在附圖中:
圖1為本實用新型的結構示意圖;
圖2為本實用新型伸出狀態的結構示意圖;
圖3為本實用新型退回狀態的結構示意圖;
圖4為支座和氣缸的連接關系示意圖;
圖5為連接座的結構示意圖;
圖6為連接桿的結構示意圖;
圖7為限位塊的結構示意圖。
附圖標記說明:
1-支座;2-缸體;3-活塞桿;4-第二凹槽;5-底座;6-空心圓管;7-限位溝槽;8-連接桿;9-短管;10-第一凹槽;11-第三凹槽;12-壓緊塊;13-滑塊;14-限位塊;15-螺絲。
具體實施方式
需要說明的是,在不沖突的情況下,本實用新型中的實施例及實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組合。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天津國際鐵工焊接裝備有限公司,未經天津國際鐵工焊接裝備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720922273.0/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