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攝像模組和終端有效
| 申請號: | 201720921747.X | 申請日: | 2017-07-27 |
| 公開(公告)號: | CN207269242U | 公開(公告)日: | 2018-04-24 |
| 發明(設計)人: | 于濤;韓高才;李竹新 | 申請(專利權)人: | 北京小米移動軟件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H04N5/225 | 分類號: | H04N5/225;H04M1/02;G06F1/16 |
| 代理公司: | 北京三高永信知識產權代理有限責任公司11138 | 代理人: | 林錦瀾 |
| 地址: | 100085 北京市海淀區清河*** | 國省代碼: | 北京;1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攝像 模組 終端 | ||
1.一種攝像模組,其特征在于,所述攝像模組設置在終端本體內部的容置腔室內,所述攝像模組包括:
攝像連接體、攝像模塊、驅動結構和限位結構;
所述攝像模塊的一端與所述攝像連接體連接,所述攝像模塊的另一端從所述終端本體的開口露出,所述攝像連接體上設置有限位導軌,所述限位結構的一端通過所述限位導軌與所述攝像連接體連接,所述限位結構的另一端與所述容置腔室相對固定;
從所述攝像模塊的另一端開始受到第一次按壓操作的壓力到所述第一次按壓操作的壓力解除的時間段內,在第一次按壓操作的壓力和所述驅動結構的作用下,所述限位結構的一端在所述限位導軌上的位置由第一限位點移動至第二限位點,所述攝像連接體帶動所述攝像模塊從所述開口彈出;
從所述攝像模塊的另一端開始受到第二次按壓操作的壓力到所述第二次按壓操作的壓力解除的時間段內,在第二次按壓操作的壓力和所述驅動結構的作用下,所述限位結構的一端由所述限位導軌上的位置由第二限位點移動至第一限位點,所述攝像連接體的第一限位點與所述限位結構的一端卡接。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攝像模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限位點到所述攝像模塊的另一端的距離小于所述第二限位點到所述攝像模塊的另一端距離,
所述限位導軌由一心形導軌和一直線形導軌組成,所述心形導軌具有4個標定點,所述4個標定點包括:兩個上部尖點,一個上部凹點和一個下部尖點,所述直線形導軌的一端與所述心形導軌的下部尖點連通,所述第一限位點為所述心形導軌的上部凹點,所述第二限位點為所述直線形導軌的另一端的端點。
3.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攝像模組,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導軌內設置有引導凸臺,所述引導凸臺的第一側的坡度小于第二側的坡度,所述第一側與所述第二側相對設置,所述引導凸臺的第一側為所述限位結構在沿指定方向在所述心形導軌內移動時首先接觸的一側。
4.根據權利要求3所述的攝像模組,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導軌內每個所述標定點的第一側設置有一個所述引導凸臺,每個所述標定點的第一側為所述限位結構在沿指定方向在所述心形導軌內移動時首先接觸的一側。
5.根據權利要求1至4任一所述的攝像模組,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結構為限位桿和卡接桿,所述限位桿的一端設置有卡接頭,所述卡接頭能夠在所述限位導軌內滑動,所述卡接桿固定在所述容置腔室內,所述限位桿的另一端設置有通孔,所述限位桿的另一端通過所述通孔套接在所述卡接桿上。
6.根據權利要求5所述的攝像模組,其特征在于,
所述攝像模組還包括:限位板和固定件,
所述限位板通過所述固定件固定在所述容置腔室內,所述限位板與所述容置腔室間形成間隙,所述卡接桿固定設置在容置腔室上或所述固定件上,所述卡接桿位于所述間隙中。
7.根據權利要求6所述的攝像模組,其特征在于,
所述間隙的寬度與所述限位桿的厚度之差n滿足:0≤n<m;
所述m為預設差值。
8.根據權利要求6所述的攝像模組,其特征在于,
所述限位板上設置有螺紋孔,所述固定件為螺釘,所述限位板通過所述螺釘和所述螺紋孔的配合固定在所述容置腔室內。
9.根據權利要求6所述的攝像模組,其特征在于,所述攝像模組還包括:螺栓,所述螺栓包括螺桿和螺帽,所述卡接桿為所述螺桿。
10.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攝像模組,其特征在于,
所述驅動結構為壓縮彈簧,所述攝像模塊的第一面設置有第一連接桿,所述容置腔室的第一側壁設置有第二連接桿,所述第一面與所述第一側壁平行,所述第一面為所述攝像模塊遠離所述開口的一面,所述容置腔室的第二側壁上 設置有所述開口,所述第一側壁與所述第二側壁平行,所述壓縮彈簧的兩端分別與所述第一連接桿和所述第二連接桿套接。
11.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攝像模組,其特征在于,
所述驅動結構為拉伸彈簧,所述攝像連接體的第二面設置有第一連接桿,所述容置腔室的第二側壁設置有第二連接桿,所述第二面與所述第二側壁平行,所述第二面為所述攝像連接體靠近所述開口的一面,所述容置腔室的第二側壁上設置有所述開口,所述拉伸彈簧的兩端分別與所述第一連接桿和所述第二連接桿套接。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北京小米移動軟件有限公司,未經北京小米移動軟件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720921747.X/1.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