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湖庫原位立體式植物凈化系統有效
| 申請號: | 201720915485.6 | 申請日: | 2017-07-26 |
| 公開(公告)號: | CN206940553U | 公開(公告)日: | 2018-01-30 |
| 發明(設計)人: | 敖亮;范圍;覃巧靜;黃凌悅;白楊 | 申請(專利權)人: | 重慶市環境科學研究院 |
| 主分類號: | C02F3/32 | 分類號: | C02F3/32;A01G22/00;A01G31/00 |
| 代理公司: | 重慶博凱知識產權代理有限公司50212 | 代理人: | 李海華 |
| 地址: | 401147 重*** | 國省代碼: | 重慶;85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原位 立體 植物 凈化系統 | ||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屬于水、廢水、污水或污泥的處理技術領域,具體涉及一種湖庫原位立體式植物凈化系統。
背景技術
目前,在湖庫外源整治完成后,大部分入庫水量被截留,除雨水補充外,沒有其他新鮮水源補給,雨水降落帶來的面源徑流污染成為湖庫流域截污完成后污染的主要來源,外源污染的輸入使內源污染持續增加,湖庫水體富營養化呈現上升趨勢,水質逐漸惡化。
因此,以高效吸收湖庫氮、磷的水生高等植物生態修復系統開始建立,然而,大部分水體主要以各類水生高等植物的單獨群落結構構建為主,未將植物系統有效的結合,綜合利用。在水質的凈化過程中,各種水生植物不應是孤立的,它們通常是通過相互間的協作來共同維護水中的生態平衡。也有部分關于水質修復的水生植物組合的應用,但通常因為沒有對具體植物的種類、搭配比例及具體水體、地形進行充分的分析、驗證,使用于凈化水質的植物組合在種類、搭配比例、種植區域、覆蓋度等方面不合理,未能使原湖庫流域截污后的水體進一步深度凈化和有效控制富營養化。
實用新型內容
針對現有技術的上述不足,本實用新型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是提供一種湖庫原位立體式植物凈化系統,避免單獨群落水生植物和不合理的水生植物組合對湖庫流域截污后的水體水質不能保持和控制富營養化的問題,達到高效去除氮、磷等營養物,使湖庫水體進一步深度凈化并保持的效果。
為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本實用新型采用如下技術方案:
湖庫原位立體式植物凈化系統,所述湖庫水體深度不大于三米,所述湖庫包括水陸交界區、表層淺水區、湖底深水區,所述水陸交界區、表層淺水區、湖底深水區由湖岸向湖心依次劃分;所述水陸交界區種植有挺水植物;所述表層淺水區種植有浮水植物;所述湖底深水區種植有沉水植物;所述表層淺水區與所述水陸交界區、湖底深水區的劃分交界線處分別設有圍欄以控制所述浮水植物的生長蔓延。
進一步完善上述技術方案,所述湖底深水區為水體深度0.51~3米的區域;所述沉水植物的種植面積占所述湖底深水區底面積的50%,所述沉水植物的種植區域為以所述湖底深水區與表層淺水區的劃分交界線為外沿的環形帶;所述沉水植物包括按種植株數計比例為3:2的苦草和篦齒眼子菜,每平方米共四十株。
進一步地,所述表層淺水區為水體深度0.2~0.5米的區域;所述浮水植物包括按種植株數計比例為1:1的鳳眼蓮和大薸,每平方米共四十株。
進一步地,所述水陸交界區為水體深度小于0.2米的區域,所述挺水植物包括按種植株數計比例為3:3:4的再立花、美人蕉和蘆葦,每平方米共十株。
進一步地,所述圍欄為高強度耐腐蝕塑料,采用漂浮式結構并通過固定在湖底的錨聯接牽引。
相比現有技術,本實用新型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1、本實用新型合理劃分了湖庫,規劃了水生植物種植區域、種類、搭配比例、種植密度,相比單獨群落水生植物和普通的搭配,對水體的處理效果更好。
2、本實用新型結構中的植物去污能力強,能高效去除氮、磷等營養物,起到深度凈化水體和控制富營養化的作用,并有效保持水質。
3、本實用新型水陸交界區的挺水植物形成強有力的岸邊帶植物欄,有效阻擋水土流失,彌補了單獨沉水植物群落對岸邊水土流失缺乏治理的缺點。
4、本實用新型在湖庫原位完成水體處理,結構簡單,構建成本低,便于廣泛推廣應用。
5、本實用新型美化了湖庫沿岸帶,提升環境景致。
附圖說明
圖1-本實用新型具體實施例結構示意圖;
其中,1-水陸交界區,2-表層淺水區,3-湖底深水區,4-圍欄,110-挺水植物,210-浮水植物,310-沉水植物。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結合附圖對本實用新型的具體實施方式作進一步的詳細說明。
參見圖1,本實用新型具體實施例的湖庫水體深度不大于三米,湖庫包括由湖岸向湖心依次劃分的水陸交界區1、表層淺水區2、湖底深水區3;所述水陸交界區1種植有挺水植物110;所述表層淺水區2種植有浮水植物210;所述湖底深水區3種植有沉水植物310;表層淺水區2與水陸交界區1、湖底深水區3的劃分交界線處分別設有圍欄4,圍欄4為高強度耐腐蝕塑料,采用漂浮式結構并通過固定在湖底的錨聯接牽引,以限制浮水植物210的生存空間,控制浮水植物210的生長蔓延。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重慶市環境科學研究院,未經重慶市環境科學研究院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720915485.6/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一種繼電保護裝置出口壓板電壓檢測電路
- 下一篇:一種電阻測量裝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