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一種提升芯片防破解能力的防破解芯片有效
| 申請號: | 201720912145.8 | 申請日: | 2017-07-26 |
| 公開(公告)號: | CN206946491U | 公開(公告)日: | 2018-01-30 |
| 發明(設計)人: | 熊偉;張軍 | 申請(專利權)人: | 北京芯愿景軟件技術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G06F21/76 | 分類號: | G06F21/76 |
| 代理公司: | 暫無信息 | 代理人: | 暫無信息 |
| 地址: | 100095 北京市海淀區*** | 國省代碼: | 北京;1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提升 芯片 破解 能力 | ||
技術領域
本發明屬于芯片安全設計領域,尤其是涉及一種提升芯片防破解的防破解芯片。
背景技術
在芯片安全設計領域,重要的一個防護目標就是防止破解,也就是防止破解者獲取芯片電路結構,而獲取芯片電路結構需要對芯片進行逆向工程。逆向工程包括對芯片進行封裝解剖和管芯分析,封裝解剖是很簡單的,管芯分析則比較復雜,包括多個環節,首要環節是得到管芯的分層照片,后續環節是根據照片提取電路和分析,因此逆向工程的關鍵點就是得到管芯的分層照片。而為了得到除了頂層之外的下層照片,需要對管芯進行研磨或者腐蝕來去除上層的材料,由于過度研磨或者腐蝕控制不好,經常會出現一種情況:就是將一顆管芯去除至特定的層次并拍照后,這一層次的平整度會變得很差,再基于此管芯去層至下一層就非常困難,此時只能換一顆新的管芯,一次性去除至下一層。因此,最終得到的完整的多層次的管芯圖像,其實是由多顆管芯的不同層次進行組合而成。
由于大部分時候都需要多顆管芯才能得到完整的多層次管芯圖像,逆向工程高度依賴于芯片產品的一致性。而目前的芯片產品是具備很好的一致性的,因為芯片設計完成后,其工程數據,也就是版圖數據,只有一份,所有的管芯都是通過這一份版圖數據進行制造而成,所以所有的管芯都具有同樣的物理結構。
已有的芯片安全設計方法,都是通過提高保密程度來實現的,比如將通信過程進行加密,或者是在管芯上面增加迷宮覆蓋層等,并沒有針對逆向工程的特點進行安全設計。部分芯片采用了唯一ID的方法進行保護,但唯一ID并不能夠防止逆向工程,因為ID通常是通過ROM進行存儲,對于逆向工程拍照來說,ID特征在一層照片上即可完整體現,即使混用了多顆不同ID的管芯,仍然可以得到和其中一顆管芯匹配的管芯圖像。
發明內容
有鑒于此,本發明旨在提出一種提升芯片防破解的防破解芯片,使得逆向工程的成功率降低至極低的程度。
本發明的核心思想是:電路結構相同,物理結構不同的芯片,其不同種類的版圖數據不能混用,如果混用則會修改電路結構,使得加工出來的芯片具備不同的物理結構。當采用多顆芯片進行逆向工程時,這些芯片具備相同物理結構的概率非常之低,以至于得到的管芯圖像并不反映正確的物理結構,從而導致逆向工程失敗。
本發明的目的在于提出一種防破解芯片,以使針對該芯片的逆向工程的成功率變得極低,從而提高了芯片的防破解能力。
為達到上述目的,本發明所采用的技術方案是:
一種防破解芯片,其特征在于包括:
電路結構相同但物理結構不同的多種管芯。
上述的多種管芯的封裝外觀相同,其中外觀相同指封裝類型相同,封裝尺寸相同,封裝的管腳相同,芯片型號相同;
進一步的,所述電路結構相同但物理結構不同的多種管芯,其中每一種管芯都對應多個版圖層,且管芯所對應的版圖層的層次數量相同。
進一步的,所述電路結構相同但物理結構不同的每一種管芯至少在2層版圖層或更多的版圖層上存在差異。
進一步的,所述電路結構相同但物理結構不同的多種管芯,所述多種管芯的版圖層不能混用,混合使用會改變電路的結構。
相對于現有技術,本發明所述的方法具有以下優勢:
(1)通過針對逆向工程的特點進行安全設計,從根源上切斷了芯片破解的主要手段;
(2)相比已有的安全設計方法,不需要增加額外的成本;
(3)本發明方法設計簡單,容易實現。
附圖說明
構成本發明的一部分的附圖用來提供對本發明的進一步理解,本發明的示意性實施例及其說明用于解釋本發明,并不構成對本發明的不當限定。在附圖中:
圖1A為本發明實施例中第一種的封裝底面圖。
圖1B為本發明實施例中第一種的封裝頂面圖。
圖1C為本發明實施例中第二種的封裝頂面圖。
圖1D為本發明實施例中第三種的封裝頂面圖。
圖2為本發明實施例中的電路圖。
圖3為本發明實施例中第一種版圖設計結果。
圖4為本發明實施例中第二種版圖設計結果。
圖5為本發明實施例中第一種混用不同物理結構的管芯得到的版圖結果。
圖6為本發明實施例中第一種混用不同物理結構的管芯得到的電路結果。
圖7為本發明實施例中第二種混用不同物理結構的管芯得到的版圖結果。
圖8為本發明實施例中第二種混用不同物理結構的管芯得到的電路結果。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北京芯愿景軟件技術有限公司,未經北京芯愿景軟件技術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720912145.8/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