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一種礦山井下自動風門有效
| 申請號: | 201720909695.4 | 申請日: | 2017-07-26 |
| 公開(公告)號: | CN206917677U | 公開(公告)日: | 2018-01-23 |
| 發明(設計)人: | 李含明;劉金明;岑佑華;吳國珉 | 申請(專利權)人: | 大冶有色設計研究院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E21F1/12 | 分類號: | E21F1/12 |
| 代理公司: | 黃石市三益專利商標事務所42109 | 代理人: | 沈軍 |
| 地址: | 435005 湖北*** | 國省代碼: | 湖北;42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礦山 井下 自動 風門 | ||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礦山井下的通風構筑物,尤其是一種礦山井下自動風門。
背景技術
當前,礦山井下巷道所布置的能供井下車輛進出的風門,采用壓縮空氣或液壓泵站作為動力,氣缸或油缸的活塞桿連接在風門上,當活塞桿縮回時,將風門開啟,當活塞桿伸出時,將風門關閉。這類風門存在的問題是:以壓縮空氣作為動力的風門,風門在開閉過程中壓縮空氣發出的噪聲大,當現場無壓縮空氣時,還需另配滿足工作需求的空壓機用來提供驅動力;以液壓泵站作為動力的風門,液壓泵工作時噪聲大,在對風門進行故障檢修時,連接在風門上的液壓油缸及其活塞桿等部件極易將液壓油滴漏粘附在風門和巷道底板上,造成污染。
發明內容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就是要解決采用氣缸或油缸驅動的礦山井下風門均存在噪音大,并且采用氣缸驅動的風門在無壓縮空氣驅動時,需另配空壓機,而采用油缸驅動的風門在進行故障檢修時,容易對風門和巷道造成油污染的問題,為此提供一種結構簡單、操作方便、清潔環保的礦山井下自動風門。
本實用新型的具體方案是:一種礦山井下自動風門,具有門形框架,在門形框架上裝有左、右兩扇呈對開式布置的折疊門;其特征是:在門形框架的橫梁上裝有軸承座,并在軸承座中配裝有沿著橫梁布置的絲桿,絲桿的一端依次連接減速箱和驅動電機;所述絲桿上設有左、右對稱布置的兩段反向螺紋,并在所述兩段反向螺紋的絲桿上各配裝有一套牽引機構;兩套牽引機構在絲桿轉動時,沿著絲桿作反向運行,并牽引左、右折疊門完成開啟/關閉動作。
本實用新型中所述門形框架的橫梁由左、右兩根并排布置的工字鋼構成;所述牽引機構包括移動螺母和左、右導向輪以及推桿;所述移動螺母安裝在絲桿上;所述左、右導向輪分別放置在左、右兩根工字鋼的下翼沿上,左、右導向輪之間通過短軸相連接;所述推桿的下端插裝在折疊門的門沿上,推桿的上端穿過短軸后與移動螺母相連接。
本實用新型中所述軸承座設有三個,并分別設置在絲桿的中部和左、右兩端。
本實用新型中所述門形框架的橫梁上裝有分別與絲桿的左端和中部相對應的行程開關/接近開關;所述驅動電機由正/反轉啟動按鈕、停止按鈕和接觸器構成的低壓啟動電路控制其啟停工作;所述行程開關/接近開關配設有控制器和聲光報警器,行程開關/接近開關用于檢測牽引機構的行程位置,并由控制器控制聲光報警器發出聲光報警指示及對驅動電機的工作狀態進行實時控制。
本實用新型結構簡單、成本低廉、操作方便,通過由高速旋轉的絲桿帶動兩套沿其作反向運動的牽引機構,實現了實時牽引左、右折疊門自動完成開啟/關閉的動作,并在進行開啟/關閉操作時噪音小、運行穩定、清潔環保,便于進行后期的檢修和維護。
附圖說明
圖1是本實用新型的主視結構示意圖;
圖2是圖1的A-A視圖。
圖中:1—門形框架,2—折疊門,3—軸承座,4—絲桿,5—減速箱,6—驅動電機,7—牽引機構,7a—移動螺母,7b—左導向輪,7c—右導向輪,7d—推桿,7e—短軸,8—行程開關/接近開關,9—聲光報警器。
具體實施方式
參見圖1-2,一種礦山井下自動風門,具有門形框架1,在門形框架1上裝有左、右兩扇呈對開式布置的折疊門2,每扇折疊門2均由兩塊門板鉸接而成;在門形框架1的橫梁上裝有軸承座3,并在軸承座3中配裝有沿著橫梁布置的絲桿4,絲桿4的一端依次連接減速箱5和驅動電機6;所述絲桿4上設有左、右對稱布置的兩段反向螺紋,并在所述兩段反向螺紋的絲桿上各配裝有一套牽引機構7;兩套牽引機構7在絲桿4轉動時,沿著絲桿4作反向運行,并牽引左、右折疊門2完成開啟/關閉動作。
本實施例中所述門形框架1的橫梁由左、右兩根并排布置的工字鋼構成;所述牽引機構7包括移動螺母7a和左導向輪7b、右導向輪7c以及推桿7d;所述移動螺母7a安裝在絲桿4上;所述左導向輪7b、右導向輪7c分別放置在左、右兩根工字鋼的下翼沿上,左導向輪7b、右導向輪7c之間通過短軸7e相連接;所述推桿7d的下端插裝在折疊門2的門沿上,推桿7d的上端穿過短軸7e后與移動螺母7a的下端通過螺紋相連接,并且推桿7d與短軸7e之間通過螺紋連接。
本實施例中所述軸承座3設有三個,并分別設置在絲桿4的中部和左、右兩端。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大冶有色設計研究院有限公司,未經大冶有色設計研究院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720909695.4/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智能掛鉤
- 下一篇:一種電機用定子鐵芯絕緣框架的插接輔助裝置





